吐鲁番(2000年6月4日)
离开坎儿井后我们来到吐鲁番市内观看维吾尔歌舞表演,我第一次观看疆舞蹈是童年时期,那时候一个民族歌舞团来我们老家慰问解放军,穿着鲜艳服装的演员精彩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又看到载歌载舞的新疆舞蹈,那熟悉的情景,好象又回到童年的美好时光。
演场外是摆卖刀具和其它工艺品、食品的小市场,小贩们都很友好,看到我们给他们拍照有的还主动摆好姿势让我们拍。
下午我们来到吐鲁番市偏东南46公里高昌故城参观。高昌故城建于公元前一世纪,为丝路重镇,于十四世纪毁于战火。1961年被国家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故城的门票是20元,入口处有许多维族人赶着驴车拉客,一群10岁左右的维族小朋友围着我们照相和贩卖小铃铛之类的工艺品。
我们坐上几辆驴车进城里参观,战火和岁月的摧残已使故城面目全非,留下的只是土黄色粘土筑成的残垣绝壁。小朋友们也骑着单车或徒步跟随我们进去,一个长着一双大眼睛、穿着花色长袍、拖鞋和戴着小帽的维族小朋友很讨人喜欢,围着我转来转去,我和他留下了好几张合影。
要离开故城了,和我们在城里跑了一圈的小朋友涌到我们的汽车前向我们招手道别。和我合影的小朋友也挤到前面向我招手,显得依依不舍,看着他真诚、可爱的模样我有些难过:“再见了!小朋友!”我们的车缓缓驶动了,这位小朋友还追着车招手,我只有扬着手向他道别,除了刚才在故城里给了点钱他,我还能做什么呢?汽车扬起的尘土很快掩没了他的身影。两年过去了,我还清晰的记得他穿着拖鞋追着中巴向我招手告别的难舍神情。
由于风沙大,吐鲁番的天色总是灰蒙蒙的,离开故城后我们沿着火焰山脚到著名的葡萄沟参观,灰褐色的火焰山光秃秃的,寸草不生。
葡萄沟位于火焰山的峡谷中,长约一公里、宽约半公里,这里绿树成荫,流水潺潺,到处是葡萄。在一家简陋的小餐厅里,10多个维族小朋友围着餐桌吃饭。我问他们办什么好事,一个小朋友站起来:“今天是我生日!”难怪这么多小朋友。看到我要给他们照相,这些小朋友马上站起来,活蹦乱跳的,吱吱喳喳,有的扬手,有的做着各种动作、表情让我拍照,一点不见生。
苏公塔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当地维族人为纪念汉族人苏公所建。苏公是清朝派遣到当地的一名官员,为维族人做了许多好事,深受当地人欢迎。我们看到具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苏公塔保存的很好。
傍晚时分我们到3座古墓穴参观。沿着地道进到里面,也许当地气候干燥的原因,墓穴里1000多年前绘的壁画依然清晰,人物造型、色彩都很美。
深夜2时15分,我们在吐鲁番火车站登上了赴甘肃敦煌的双层豪华旅游列车。
敦煌(2000年6月5日)
上午8时多,我在睡梦中被导游叫醒。列车窗外是茫茫的戈壁滩,一望无际,除了偶尔看到低矮的长满利刺的骆驼草、沙枣树外,似乎没有别的生物。下午1时多在柳园火车站下车,这里是客、货列车的中转站,地里位置很重要。由于地处戈壁,柳园非常缺水,生活用水也是火车运来的。
天气只有6度,下着牛毛细雨。午饭后我们来到仿宋城参观,这是1987年日本一家电影公司为拍摄电影〈〈敦煌〉〉而仿造的古城,城内是一排排新疆常见的平顶泥坯房,里面还有一个跑马场,演员们穿着古代服饰表演骑马交战。
据说电影拍完后,日本的电影公司要将城卖给当地不行后要烧毁仿宋城,我国外交部有关人员说可以,但要把灰烬拉回日本,日本公司只好无条件把城送给中方。
晚上住宿敦煌山庄。这是香港人兴建的,也是仿古建筑。
敦煌——嘉峪关(2002年6月6日)
天还没亮我们来到离敦煌山庄不远的呜沙山和月牙泉参观。不远处传来一阵阵的驼铃声,牧民已牵着一匹匹骆驼在等候。太阳出来了,朝霞满天,连绵不断的金黄色的呜沙山层次分明,我拿起相机拍下了这油画般的景色。我们骑上骆驼向呜沙山缓缓走去,一个弯月形的湖呈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月牙泉,它因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水清如镜。令人叫绝的是它四周被沙山环抱,流沙与泉之间仅数十米,多少年来都没被流沙掩没,虽经千古而不干涸。泉边是一片庙宇古刹。
上呜沙山是件不容易的事,我们顺着铺在沙面上的木梯爬上一座沙山顶已累得要虚脱。下山也难,坡很陡,弄不好要滚下山去,好不容易坐着小沙舟才下到山脚。突然间一个人从沙山顶顺着陡峭的沙坡直冲下来,两腿摆动的频率之快无法想象,跑得慢一点肯定要头向下滚下来,太危险了!我们惊叫着。但这人还是平安的在沙山脚下停了下来。体力真好,一打听原来是这里的牧民。
回到山庄吃早餐后,我们到莫高窟参观。莫高窟位于呜沙山东麓,是一座灿烂辉煌的建筑、绘画和雕塑的综合艺术之宫。这里最著名的壁画是洞窟内的“飞天”和“反弹琵琶”。接待我们的导游是一位很有气质的漂亮小姐,得体大方,讲解很有水准。她说这里的导游从选人到培训要求很严格,难怪有这么好的导游。
下午我们向嘉峪关进发,一路还是茫茫的戈壁,难得有车经过,人影、飞鸟更是难觅。只是时而远远的看到一些湖泊,有真的,也有假的,假的是海市蜃楼。
晚上8时20分到达嘉峪关市,住宿嘉峪关宾馆。
嘉峪关(2000年6月7日)
嘉峪关是长城的一个著名关隘,建于明代。我早就梦想着登上嘉峪关了,刚好今天上午自由活动,下午集体参观嘉峪关。我决定先去嘉峪关写生。
我花了20元坐上的士到嘉峪关的后城门,只见不高的城门上一块匾书着“天下第一关”,也许是看到我在城门外写生并背着相机,以为我是画家或摄影师之类的,守门人竟然不收我的门票就让我进关去了。关内都是一座座的古建筑,里面就象一座小城,出前门关往西就是古代所称的西域了。
站在前门高高的城墙上,遥望着关外无尽的戈壁滩,难于想象古人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是如何在这恶劣的条件下开辟丝绸之路、征战沙场的。只能用“大漠孤烟直”、“西出阳关无故人” 的古诗来形容当时的感受。下了城楼,我在大门里面买了一张5元的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印制的出关证,拿着这张仿古的出关证出关还真有点出塞的苍凉感觉。
天色阴沉,寒风呼啸,在关外望着高耸的城楼和巍峨的城墙,我只能用宏伟来形容嘉峪关了。
晚上我们又坐上旅游专列去兰州。次日9时多,到达甘肃的省会兰州市。在市里浊浪翻滚的黄河边有一座清末建筑的铁桥和一座供游客参观的巨型木水车,再往前一点是著名的雕塑《黄河母亲》。我们越过铁桥到对面依山而建的回民区参观,这里的房屋参差不齐,最显眼也是最漂亮的建筑是一座清真寺。导游说回民很善经商,兰州拉面也是民发明的,按伊斯兰教规,回民女子只能嫁给本族男人,而男人则可娶异族女子。我们坐缆车登山游览,沿途可见在陡峭山坡上架设的自来水管不时地向山坡的植物自动洒水,可见这里长年难得下雨。
下午我们在兰州机场登机返回深圳,结束了这次丝绸之路的旅行。
作者:zzy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