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9日凌晨,我们同学三人在苏州下了火车,很快有旅行社的人来拉生意,热情得让我们不忍拒绝,便加入“风光旅行社”。8点钟,开始了苏州一日游。
第一站到了“苏州民俗博物馆”。馆内设婚俗、节俗、寿俗等几个展厅,大大小小陈列了好几百件展品。诸如“天下第一轿”、送子娘娘、睡桶、摇篮等等之类,我真诧异于见到如此精美绝伦、古朴奇异的真品。苏州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和清朴醇厚的风土人情由此可见一斑。
从博物馆出来,一拐便到了紧邻的“狮子林”。这里是假山王国,它以太湖石假山文明天下,素有“奇石甲天下,叠置尤巧心;直以数弓地,幻作丘壑深”之誉。湖石玲珑,洞壑宛转,曲折盘旋,如入迷宫。主峰“狮子峰”有21个洞口,9条通道,据说,当年的乾隆皇上在石洞内走了两个多小时没有走出来。而我们,尾随着雀跃的孩子,在里面转了好几圈,真有点转了向。参观了园中的“燕誉堂”,了解了高大、宽敞、宏丽的古大厅如何体现了“男尊女卑”的设置格调(前厅——男,后厅——女,以屏风相隔):“听雨楼”(指柏轩)中,体味了一下当年的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浪漫情怀:“真趣亭”旁,观赏了乾隆御笔的匾额“真趣”,领略了亭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与众不同的皇家气派。
从狮子林出来,走不远就到了苏州最大的园林——拙政园。清澄潆洄的水池、重幛叠翠的林木,临水而筑格调不一的亭台轩榭,让游者更真切地感受到苏州园林佳天下的美境。“远香堂”是全园的精华,堂名取自北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句意。看罢堂内各式精致的清式陈设家具,置身于这座长窗落地、明朗大方的四面厅内,周围的景色便尽收眼底:一池青荷,一片翠竹,几座亭阁,山作屏,水相映,幽谷静谧,让人遐思不尽。还有闲静的水院的“小沧浪”,可居高四望的“放眼亭”,别具一格的“与谁同坐轩”……只怨时间匆匆,不及细品。
接着我们到了“耦园”。单从表面上来看,你不会领略这个小园林的妙处。静坐在石凳上,倾听着从阁楼上传来的委婉动听的苏州评弹,余音袅袅,犹闻远方传来的天籁之音;听了导游小姐的介绍,我们沿着曲回的“夫妻廊”走一遭,联想一下夫妻两人一起耕种,双双隐居归田的意境,这里的山水便别有一番情趣了。然后我们被引上了护城河中的摇橹小舟,荡漾在碧波盈盈的的小河里,身穿印花蓝布衫的姑苏船娘一边摇橹一边唱起了古老的吴地民谣,尽管我们一句没有听懂,但这无关紧要,难得的是那份闲适幽雅的心境。
乘车的第三站,我们到了北塔公园。这是苏州城内最大的佛教丛林,入得园门,迎面便是气势宏伟的“北寺塔”,相传在三国时期,孙权为报答母恩所建,又名“报恩塔”。塔高76米,八角九层。沿着曲折的木梯,我们很快爬到第七层(不知是何原因,上面两层被堵上了)。外廊依凭栏杆,可俯瞰全城,远眺山水田园风光。来到塔东侧的楠木观音殿,面对观音菩萨,闭上双目,默默地许个心愿,心,便有了片刻的安宁!
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原本是一座不起眼的寺院,小巧得如芊芊弱女,在常人看来亦没有多少独特之处,只因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而名扬天下,去者大都为着追寻诗中所述的那份诗情画意。上得钟楼,花五元钱,撞三下钟,静听着延绵的回音,企愿着这曾敲打着无数羁旅者心坎的钟声真的能给自己带来福气。
结束了一天的游玩,疲惫中心已满载了收获。沿途还可以尽览苏州黛瓦白墙的古城遗韵,玲珑精巧的飞檐雕花,久负盛名的精美刺绣,典雅艳丽的丝绸衣物……
置身于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倾听着历史霜河中那一个个美丽感人的传说故事,一棵松柏、一张石凳、一把木椅、甚而一块铺地的卵石都有了灵气和生机。睹物思人,令你无法不为此而心动、而沉醉。水波潋滟的苏州河,满载着古往今来的帝王将相、凡尘俗子、文人墨客不尽的希望、寄托和遐思,静静地流淌着……
作者:d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