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大家说去周庄,来自北方的同事都是欢呼雀跃,而杭嘉地区的同事却反应很冷淡,不管为什么了,去了再说吧.....
到周庄的那天是雨天,本来有两个好友同行的,因为下雨就没有来。在失望之余,感叹他们读书太少,不知道去水乡最好的时间是雨天,这样才有湿漉漉的感觉.....
的确,雨天看那周庄是不同风味。首先阿拉上海人少了许多(不是不喜欢上海人,而是清净许多),到一个地方去玩,如果人太多,滋味减半;再者如果是同俗人去的话,那就再折半,好在我是一个人.....
烟雨中的周庄的确可以用风姿袅娜来形容,且不说那杨柳的风情万种,光是那河上的点点薄雾,便足以让人陶醉。不过这是在江南的小雨中去的,如果是大雨的话,那就如菜里面加调料太多,趣味全无了......
周庄建于900年前的元朝,原来的名字叫贞丰里,因为南浔人沈秀即沈完三搬迁到那而闻名。沈氏极善营生,生意做得很好,传说中他有一个聚宝盆,后来因为多次犒赏三军,朱洪武一怒之下,降罪而家败,好在有位大臣说:“不详之民,天将诛之,陛下何诛之?”而得以保全性命.....
进入周庄,便有很多所谓的导游前来,我自诩对历史了解,便没有理他们,买了地图便开始了水乡之旅。其实说真话,虽然庄子极大,且小路较多,但有了地图自己去游览是没有问题的,由于我精彩的解说,以至于很多游客都跟着我游览了,更不用说我们的同事了......
看看三毛去过的小店,走走陈逸飞出名的钥匙桥,感受昨天沈厅的富贵,除了河水没有想象的那么清洁外,的确可谓一步一景。每个景点都有画素描的人,出售周庄山水的风景小画,还有些老上海香烟的招贴画,感觉有点象是30年代的上海,本来因为这东西很少有,不过后来去上海才知道,这是很普通的,而周庄为什么买老上海的东西也是让人搞不懂,其实那些画画的大部分是外地人.
由于是自助游,所以吃的都要自己解决,我看看那猪蹄还不错,便买了一只,这就是极有名的万山猪蹄,据说光这一项带动了江浙的养猪业,而且年销300万头猪,而阿婆菜,不过是江南很常见的菜薹腌制的,据说也是销量不错,而女同事很多买的是青团子......
据说周庄为了建设,把苏州的观前街都拆了,周庄人在大发其财之余也把所有江南特色的东西搜刮一空,后来有人说其实周庄的景色江南到处都有,不过是全了些,加上搜刮一番,自然就独特了,而一味的伪造,让人觉得不是有点而是很昧俗了.......
回来才知道,为什么江南的同事会觉得一般了,其实景色有如美女,有点清纯之美的确迷人,如果是为了清纯而故做状态,便是俗粉了.....
作者:lig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