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荷叶塘
我私下里以为,中国近现代史上,自湘军兴起之后,湘人一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应该算湖南湘乡荷叶塘人,晚清同光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
今秋到湖南出差,在省城长沙呆了几天。公务之暇,同人纷纷到韶山瞻仰毛泽东故居。我忽然动了心思,何不借此机会,寻访百五十年来湖南俊彦硕材之鼻祖曾国藩的旧居。
曾国藩旧居,湘乡荷叶塘毅勇侯第,现属湖南双峰县荷叶镇富托村。
从长沙到双峰县的公路还是不错的水泥路,但拐进去荷叶镇的小路就完全两样了。坑坑洼洼,尘沙漫天,二十多公里的路,走了将近两个小时。直到夜幕四合、灯火闪烁的时节,才总算到达那个荒僻的小镇荷叶镇。
入夜后下榻在小客栈里,面对稻谷割尽后寂寞的荒野,伴着秋虫唧唧的鸣声,睡了一个无梦的好觉。翌日清晨,早早起身,胡乱吃点大饼豆浆,随即赶往富托村。
当我终于风尘仆仆地站在毅勇侯第漆黑正门前面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赶得有点过早了。曾国藩故居管理所的人员还没有上班,只有一群群佩红领巾的当地小学生,络绎不绝地穿过曾国藩故居门前的沙土小路上学去。
毅勇侯第本名富厚堂,由曾国藩两位弟弟曾国荃、曾国潢主持修建。工程始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是年曾国藩47岁,曾氏亲手创建的湘军与太平军的战争正处于白热化状态。曾国藩因父亲麟书公去世,急流勇退,奏请咸丰皇帝恩准,回乡丁忧守制。按照曾氏个人的思想,他想就此淡出官场纷扰,淡出沙场杀戮,躲进藏书楼,以完成一介书生著书立说的终极理想。
时势造英雄,太平天国起义之前,曾国藩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赫赫有名的湘军统帅。可以说,没有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只是清王朝一位普通官僚,绝无机会成为同光中兴第一名臣。
中国现代史最著名的两位政治家毛泽东与蒋介石,对曾国藩均极为推崇。毛泽东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氏对作为杰出军事家的毛泽东来说,影响最深是其"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的建军思想。蒋介石也说,"曾氏已足为吾人之师资矣"。蒋介石认为,曾左之所以能打败洪杨,是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洪秀全、杨秀清腐化日甚,而曾国藩、左宗棠持身谨慎,无日懈怠,最终是曾左的道德学问与精神信心胜过了对手。
咸同时期,由于赫赫战功,曾国藩先后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授"英武殿大学士",诏加"太子太保",封"一等毅勇侯",可谓位极人臣,荣耀无比。毅勇侯第富厚堂,就是严格按照古代礼制修建的侯爵府。
从富厚堂建筑的形制来看,旧湘乡荷叶塘的好风水好地脉全部被这座侯府占光了。整座宅第坐西朝东,背倚古木森然的鳌鱼山,东面是一片平野,与远方的衡岳诸峰遥遥相对。
毅勇侯第正门前是一个半月形台坪,台坪外是一个很大的半月形莲塘。这荷塘取自《礼记·王制》"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中的泮宫之意。泮宫即周代诸侯的学宫。我在深秋的早晨赶到这里,这荷塘早已失去了往日一望翠绿的神韵,惟有参差疏落支楞着的枯叶,暗示着这里曾经有过的旺盛气象。
曾国藩是个非常复杂的历史人物,撇开他的政治军事思想不说,我觉得他的修身持家之道,在现今功利盛行物欲横流的世风中,特别有针砭的价值。曾氏为清王朝疆场效命,官至极品,金银财帛,唾手可得。但曾氏以为,"处此乱世,愈穷愈好",自己虽身居高位,"总以钱少产薄为妙"。
曾氏以武功建不世奇勋,但作为理学大儒,却终生为政务所羁绊,他在遗嘱中深愧自己一生"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告戒子嗣须做到"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曾国藩希望后代不要再涉足军政界,而以治学为安身立命之本。曾氏后人也谨遵祖训,无人热衷仕途,学者倒是出了不少。
在秋日荷塘边诚心的一段等待时间之后,富厚堂的黑漆大门终于向远方来客打开了一条缝隙。我穿过寂静空旷荒凉的巨大庭院,踩着吱吱嗄嗄的木楼梯走上宅南藏书楼求阙斋的三楼。望着平和广袤的秋野,我顿时明白,同治十年(1871年)曾国藩以刚过花甲之岁,客死于南京两江总督任上时,内心深处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在有生之年回到荷叶塘,回到自己精心收集富甲天下的藏书楼,翻翻书卷,曝曝冬阳了。
清咸丰七年(1857年),曾国藩回乡为父亲去世守制时,建造了富厚堂第一座藏书楼思云馆。经过曾国藩、曾纪泽、曾纪鸿等曾家五代人的苦心经营,共修建宅南宅北公记、朴记、芳记等四座藏书楼,藏书总数超过三十万卷,为我国近代私家藏书第一楼。
曾氏藏书楼建成后一百多年,制定了严格的藏书楼管理和书籍保护的规章。藏书楼设的专职管书人,虽然都是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荷叶塘乡民,却深深为曾文正公的道德人格所折服。他们以无比钦敬的目光看待眼前这一排排一架架曾文正公翻阅过或未及翻阅的书函,终自己毕生精力,兢兢业业保管藏书,不敢稍怠职守。曾府管书人的职业由王姓乡民代代相传,第四代管书人王席珍老人至今还健在。
民国时期,蒋介石对曾国藩故居的保护非常重视。富厚堂被国民政府公布为"中华民国文物保护单位"。抗战军兴,蒋介石曾两次电令湘乡"就地驻军保护先贤曾文正公故宅"。一九四二年,曾国藩曾孙女曾宝荪由香港回到荷叶塘老家富厚堂时,曾氏藏书楼还保存得非常完好,"书楼一尘不染,书籍琳琅满架"。
解放后,富厚堂被作为区乡政府机关的驻地。曾氏卷帙浩繁的藏书,毁损的毁损,流散的流散,一部分被保存到湖南省图书馆。毛泽东与曾国藩同为三湘雄才,生平深受曾氏政治军事思想的影响,却未对曾国藩故居加以丝毫保护。文革中,毛泽东说了一句话"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透漏了其中消息。毛泽东是阶级斗争理论的创造者,并在晚年将之发挥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曾文正虽然是私淑的乡贤,在现实政治面前,也只能牺牲了。
直到1988年,双峰县政府才将富厚堂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湖南省政府将富厚堂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不过,最近听说,国家文物局已经批准曾国藩故居藏书楼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经常从一个点出发,又重新回到这个点,这也算是一个小小而有趣的规律了。
站在空空如也的曾氏藏书楼三楼,远远地我可以看到富厚堂正门前的半月形泮宫荷塘。深秋的荷塘中,枯萎的荷叶莲蓬一片凄凉,但到明年初夏季节,又会有满池绿绿田田的荷叶在风中摇摆,又会有翩翩红蜻蜓飞来停在尖尖的荷蕾上。让我觉得遗憾的只是,曾氏藏书楼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却仅仅剩下了一个空壳建筑,曾国藩的奏稿日记书信、批校过的经史子集、收集的宋元旧椠,曾纪泽出使西洋带回的外文图籍,恐怕是鸿飞渺渺后,永远只留下雪泥爪痕了。
二零零三年十一月十三日深夜于藤屋 茗禅
作者:ttz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