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访禅
五岳有四岳分布在黄淮流域,唯南岳衡山位于长江之南湘江之滨,这不能不使人觉得意外,其实也无须感到意外。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中原一带,而荆楚属荒蛮之地,于是就愈显衡山之特别了。五岳中东岳(泰山)独尊,西岳(华山)独险,除中岳(嵩山)的宗教文化积淀之厚可与南岳比肩外,东岳、西岳、北岳就相对逊色一些。明朝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有句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把黄山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那是就山川地理风貌而言。南岳独秀亦是就其地理风貌之特征而言。处于大唐盛世的南岳衡山即是中国禅宗的第二座摇篮。从禅宗六祖创立南宗以来,南岳以香火之盛,寺院之多,名禅师之众奠定了其在中国宗教史上的崇高地位。探禅宗之源不可不去南岳衡山,察人生之奥妙也不能不去南岳衡山。为此我于夏季的一个丽日晴天开始了对南岳的寻访。
一、福严寺凭吊七祖
南北朝时,印度达摩东来开创了禅宗一教,到隋唐时一分为二,其中六祖慧能倡导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顿悟成佛的悟道法刷新了禅宗的历史。而架起南能顿宗的桥梁,建立起灯塔的便是弟子南岳怀让和再传弟子马祖道一以及百丈慧海禅师的改制。共同生活集体修行的禅宗丛林的创立使其教徒日增,光华大放。禅宗的圣地在那里呢?从导游图上我找到了我要去的第一站__福严寺。由南岳大庙沿汽车路而至半山亭再由山腰折向西,沿绿树成荫的道路而行,不久我来到了掷钵峰下隐藏在密林深处的福严寺。
福严寺乃六朝陈光大二年(568年)南岳佛祖慧思和尚所建般若寺,于唐713年为南岳怀让和尚辟为禅宗道场,在宋代改为福严寺。寺院座落于山坡之中,周围巨石环峙古木参天。山门外有银杏数株,苍劲挺拨,不知其年几何。山门横额题有“天下法院”四字,两边门联刻着“六朝古刹 七祖道场”八个刚劲有力的字,向人们诉说着这个寺院的不凡之处。进得寺来,寺院有一副楹联“福严为南山第一古刹 般若是老祖不二法门”将这个寺院的历史和佛法的真髓两相映照对得绝妙。寺分数进,有知客厅、岳神殿、正佛殿、方丈室、莲池、禅堂、斋堂连为一个整体,规模宏大。在寺中,其布局和供奉的佛与诸寺无异,找不到禅宗的更多痕迹。在僧人的指点下,去南岳山庄接待室对面凭吊唐代高僧禅宗七祖怀让墓。其墓建得较有规模,分三级,从第一级迈向第二级之间有一块巨大的石额,篆刻着唐朝宰相裴休亲笔手书的四个大字“最胜轮塔”。在第三级墓塔周围刻有许多碑铭,均为当时人所撰。记述了七祖的无量功德。离墓约五十步有一巨石,上刻“祖源”二字,乃磨镜台,又名马祖庵。禅宗的“坐禅岂能成佛”的公案即出典于此。据说马祖道一在此建草寮整天盘腿静坐冥思,怀让认定其为佛法的大器,便去问他:“大德坐禅,冀图个什么?”马祖说:“欲求作佛。”于是怀让禅师拿了一块砖,日日去他坐禅的庵前去磨,马祖问师“磨砖作甚?”怀让云:“磨作镜”。马祖曰:“磨砖岂得成镜?”师曰:“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成佛?”马祖于是大悟,便参怀让为师。随侍十年,得入堂奥,密受心印。
由此可知,人生一世,求学问道,勤固可嘉,但若执迷不悟,固步自封,又无明师点拨,岂不常徒劳无功。读万卷书,尚需行万里路。禅宗注重顿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和平实的生活机趣里彻悟到最奇特幽玄的妙谛。释尊拈花,迦叶微笑开风气之先,禅宗众多禅师的扬眉瞬目,或一棒一喝,或树一指,或吹布毛,或见桃花而悟道,或闻钟声而彻悟。使人恍然行遍万水千山,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忽然达临澄明之境。所谓澄明之境就是感觉自己的意识和思维都如浮光流影,如雁过长空,风来水面。如踏雪飞鸿,了无踪迹可寻。平生所思所为只是镜花水月,根本无法把握,根本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于是便会“无心于事,无事于心”从而做到“空诸所有”。为人生迷途之众寻找到一条遁逃之路,赋予生以一种情趣。
后马祖到江西南康龚公山建立丛林,聚徒说法。传怀海禅师等一百余人,均成一方宗主。中国唐代禅宗的文化是在马祖道一大师手里才大事弘开的,并因此而成为了划时代的宗教人物。南禅的顿悟法门愈来愈为大众和封建士大夫所接纳,其流风传播四野,举世皆以谈禅悟道为雅。并远播东洋和亚洲各国。
作者:1790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