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丛中的山洞,有一缕烟云;岩洞里的石头上,还有一段轻云;伴你上天游峰,那是层层梯云……
说起“奇秀甲于东南”的武夷山,大多数人可能立即会想起那萦回于幽峡碧谷之中的九曲溪。确实,迂回盘折在竞秀争奇、兀峰怪岩之中的九曲溪,溪水碧澈见底,波映翠影温柔可人;也会有人想起武夷山的山,确实,矗挺在溪水两岸的36座山峰,峦壑秀拔奇伟,竹葱松郁雄姿英发。“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有声欲静三三水,无势不奇六六峰”,此山此水,游时让人流连忘返,别后让人牵肠挂肚,一点儿也不奇怪!
于此山,于此水,我钟之爱之。但一提起武夷山来,更让我梦怀萦绕的,却首先是武夷山的云。
或者是武夷山的云与我有缘?种种奇云竟都赐我一面。步入“五曲”,岩上刻了两个大字“云路”,我想我们是要走在云上了吧?接待我的女士居然说,这一片依山临水的地方,称为“云窝”。我说:云儿有“窝”,福建人挺会用词儿的。一个窝字,极言云之多,俗字入词而词极雅。女士见多识广,笑着说,不是言其多,是这里真是云的窝,这里有大大小小几十个洞,冬春两季,洞里会生出许多许多云来呢。只是你来的不是时候。话音才落,她竟惊呼了一声“咦——”
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我也精神一振,那半山的竹树丛中的洞里,真的冒出了一缕缕烟云!那云,静静地、轻轻地直线上升,没多高后突然向左一偏,开始在峰石之间游荡,到了一块大石前,云便不走了,后来的云就越来越多,成了一个大云团。云团越来越大,忽然一下子散开,越过大石,又开始在树石间飘飘荡荡,一会儿舒一会儿卷,无比自在,有一团云升得太高了,被风一下子吹散,不见了。可新的云团又升了起来——这里真的是云的窝啊!
如此风景胜地,自然历代都有人在这里或隐居、或清修。其中明朝的少司马陈省曾在此隐居流连10多年,建了不少亭台楼阁,个个都和云相连。有宾云堂、栖云阁、巢云楼、生云台、迟云亭、停云亭……看来此公也是个和云苦恋的人“只可惜他见的那些都已经不复存在了。不过,听听这些名字,就会知道云在这里的山间如何千姿百态。”
过了问樵台、碧漪亭,就是“卧云洞”。在洞外,女士说进去,先看看。看她郑重其事的样子,我停住脚,仔细一看,原来岩洞里的石头上,竟还有一段轻云。那云,袅袅婷婷,娇柔无力,真像一位卧床的美人。这就是“卧云洞”得名的由来了。
不打扰还没起床的云姑娘,我们没进洞。但是看到前面一个黑黝黝的洞口在向外喷吐着缕缕白云的时候,我再也忍不住,冲进了洞里。这个叫“嘘云洞”的洞不大,但和外面的温差很大。外面有三十度,里面却只有十七、八度。刚刚还汗流浃背的我,一会儿就遍体透凉了。仔细看看,洞的南北各有一条岩罅,东南风把暖热的水气吹进北面的岩罅,一冷,就成了雾;再有风吹来,洞口就喷吐出缕缕白云了——原来云是这样生出来的。女士说,到了冬天,洞深处的暖气蒸腾而上,在洞口遇到低温也会形成白雾,所以这个洞冬天也会“嘘云”。她还说,云窝一带这样的洞很多,所以才能成为“云窝”。我感叹,天工造化,无奇不有,信然!
出了“嘘云洞”,有“幽兰空谷香生径”的幽兰,有“方竹满山绿满溪”的方竹;在水月亭能看到周围苍崖环立。眼前碧水环流的美景;在茶洞里能赏雪花泉、仙浴塘,每一处景色都美不胜收。然而,最令我动心的,还是“梯云”的云。我又一次领略到“福建人会用词”,不叫云梯而叫“梯云”的妙处。叫云梯,无非是说一种工具,而梯云,却是一种感觉。登崖而上,云雾往来于脚下,有时就像登云而上,飘飘乎,冉冉乎,我乃仙人乎?
梯云而上,直到武夷第一山——天游峰。让我兴奋的是,居然在这里看到了浩瀚无涯的云海奇观!看云海,我不是第一次,峨嵋山、黄山的云海我不止一次地看过,每一次都令我心荡神迷。不过,峨嵋山的海拔是3300米,黄山天都峰的海拔是1800多米,而这天游峰顶的海拔才409.6米啊!只见大片的云,像滚滚的波涛,漫过巨壑,漫过深谷,漫过群峰直涌我们脚底。云层翻滚,瞬息千变,一时如万马奔腾,一时如巨浪涛天,偶尔云海中现出远近峰峦,恍如海上仙山,又一次看得我血脉贲涨!
离开的头天晚上,忽然听人说,还有个我没去的地方叫“白云岩”。说是每到拂晓,会有白云缭绕于岩的半腰。
拂晓,果然有白云在岩半腰缭绕,忽聚忽散,舒卷自如。只是时间不长,就消失了。但它毕竟和我见了一面。
我想,或者云也是有灵性的,你追求它,它就会垂青你。或者,世间多数事物都是这样,你相恋着的东西,总会垂顾于你,人间如此,自然也如此!
作者:phoenix6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