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 馨 家 园
的确,厦门最温馨之处,就在于她像一个家。
一般的说,厦门的人际关系,相对而言是比较和睦的。尽管“窝里斗”是咱
们中国的“特产”,矛盾哪儿都有,但在通常情况下,厦门人大体上还能相安无
事,而且也多少有些家庭般的温馨感。比方说相互之间的称呼,除必须加以头衔
的外,一般都称名而不称姓,比如“丽华”、“勇军”什么的,宛如家人。无论
老头子,抑或小伙子,都可以这样亲切而自然地呼叫自己的女同事,而毋庸考虑
对方是一位小姐,还是一位夫人。反过来也一样。女士小姐们也可以这样呼叫自
己的男同事男同学。这在外地人看来也是匪夷所思的。因为在外地,尤其是在北
方,即便夫妻之间,也不能这样称呼,而要叫“屋里头的”或“孩子他爹”。同
学之间,即便是同性,也要连名带姓一起来,否则自己叫不出口,别人听着也会
吓一跳。所以外地人到了厦门,便会对这种“家庭感”印象深刻,并欣然予以认
同。我自己便已习惯了厦门人的这种称谓方式,因此如果听到有人连名带姓叫我,
弄不好就会吓一跳,不知出了什么事情。
这种家庭式的人际关系无疑是给人以温馨感的。更难得的是厦门人不但自己
恋家,而且还能设身处地地设想别人也会眷恋家园向往天伦。于是,逢年过节,
家在厦门的学生,便会把自己班上的外地同学请到家里来围炉。如果来的人太多,
做父母的还会让出自己的房间。一个真正的厦门人,是不会让自己的同学、同事、
学生到了“年关”还“无家可归”的。这几乎已成为厦门岛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
不信大年三十下午你到厦大门前一条街去走走看,保证你只能看到几个僧袍飘逸
的“出家人”(南普陀寺在厦大校门旁)。
同样,厦门人在建设自己的城市时,也像在建设自己的家;在维护自己的城
市时,也像在维护自己的家。在厦门,讲文明,守公德,已成为许多人的习惯。
一个合格的厦门市民,甚至到了外地,也能自觉做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和大声喧
哗,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如果找不到垃圾箱,他们就会把东西捏在手
上,直到找到垃圾箱为止。厦门市的决策者和建设者们则有一个共识,就是不能
以牺牲环境求得经济的发展。因为厦门是厦门人民共同的家园,不能为了眼前的
一点经济利益毁了自己的家。在厦门人大会堂周围,原本打算要建的大楼取消了,
留出了大片的绿地让市民休闲。在美丽的环岛路上,笔直的大道常常会拐一个小
弯,因为那里有一棵榕树需要保留。在厦门市的各个路口,都竖有设计精美图文
并茂的路牌,告诉你到某某地方去应该如何行走,而这某某地方也许不过近在咫
尺。这说明厦门市的管理者们,其实是很能为自己的市民着想的。同时也使得我
们出门上路,就像在自己家里走动。
问题并不在于厦门人民和厦门市委市政府做了些什么和怎样做,而在于他们
这样做时的那种心态。许多作家(比如福建作家孙绍振)都注意到,厦门人无论
是在建设自己的城市,还是在维护自己的城市时,态度都十分自在、自如、自然,
就像是在装修和打扫自己的小家和住房。
这种从容乃至安详无疑来自只有厦门人才有的对自己城市的“家园之感”。
正是这种“家园之感”,使得他们不必依赖于纠察队或罚款员的监督而能自觉保
持街道的洁净如洗和车站的秩序井然。也正是这种“家园之感”,使他们像德国
人服从内心道德律令一样,不做有损自己城市形象的事情。
的确,这种把自己城市当做自己小家来看待的“家园情愫”,也许就是厦门
人有别于其他城市(比如福州)人的紧要之处,是厦门最突出的城市社区特征。
我们知道,对自己家乡的尊崇和偏爱,大约是人类一种共同的情感。许多地方都
有“惟我家乡独好”的说法。但似乎只有厦门人,才把“惟我厦门独美”的情绪
表现得那么随便,那么自然,那么漫不经心,那么理所当然。包括厦门人在内的
闽南人,原本是在1000多年前从中原迁入的。现在,他们可真是“直把他乡作故
乡”了。那么,祖上来自中原大地、有着长途迁徙历史的厦门人,为什么会把自
己的城市建设成温馨家园,并创造了不同于当今中原文化的另一种文化呢?
也许,原因就在于厦门是岛,而且是一个美丽的小岛。
作者:wangsheng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