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徽州,人们肯定会想起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安徽宏村和西递,但如果您拜访过婺源的汪口,一定会发现,对于徽州的诠释,同样可环肥燕瘦。
汪口,三面临水,四周群山环抱,因村前两河交汇,碧水汪汪,故名“汪口”。1960年以前,婺源东部“陆不通车”,水路航运只能到达这里。据《婺源县志》记载,汪口古为重要的水陆码头,“通舟至此”。明末清初时期,店铺林立,商贾如云。裕丰、立和、兆记、同茂、悦来和德通、四通等老字号店铺和商行鳞次栉比。水之多、商船之盛,是其他地方少有的。由于这里是货物之集散地,水陆交通便利,水路通乐平、鄱阳、饶州,陆路可直通休宁、屯溪和歙州等处,故汪口成了当时的“草鞋码头”。
当汽车翻过安徽与江西交界的山,快接近汪口的时候,两边的古民居就开始跃入眼帘了——秀丽和黑白,非常的分明。我已经意识到我来到了中国最美丽的农村了——连绵万里的茶岭、黄绿相间的稻田、潺潺的河流、高大的古树、飞扬的屋檐以及拱桥、蜿蜒的石板路,古徽州的文化并没有随着地名的消失而消失。
走在古人留下的那长长的、铺满青石的“千年古街”上,两边高高翘起的青砖墙垛和伸向街面的雕花廊楼,几乎把头顶的天空遮满,仰天俯地,我仿佛听到远古的呼唤。东南向之古街道呈半月型,街长600余米,全村340余幢古民居,其街面两边就占有150余幢。粉墙黛瓦、砖木结构,两边马头墙微微挑出。如今漫步古色古香的一里长街,即有清新寂静之感,亦依稀可感昔日集市的繁华。千年古街还分设有“鱼塘”、水碓、酒坊等十八条巷,这是汪口村的一大特色。基本上巷巷直通溪下当年的店口埠头,给汪口历史上商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汪口村全村姓俞,“俞氏宗祠”就落建在两河之口的码头边,由朝议大夫俞应纶入宫省亲回乡捐献兴建,占地665平方米,建筑为清代中轴歇山式。祠堂为三进院落,前后进各五间,有天井和小园门,中进三间,青石板铺地。整个祠堂以细腻的木雕工艺见长,凡梁枋、斗拱、脊吻、檐椽、雀替、驼峰等处巧琢雕饰,有双凤朝阳、万象更新、福如东海、双龙戏珠、福寿双全和渔樵耕读等精美图案百余组。用深雕、浅雕、透雕的艺术手法,人物鸟兽仿佛呼之欲出,山水花果无不形态逼真。总体格局气势宏伟、布局严谨、工艺精巧、风格独特,被古建筑家誉为“艺术宝库”。当我们走进祠堂时,正有一群上海来的摄影家们,架着三角架,将高级相机的镜头频繁地对准自觉兴趣的角落,可见这座艺术宝库的魅力。
村中的“大夫第”、“懋德堂”、“一经堂”等巍然考究的古老建筑似乎诉说着当年的兴旺和繁荣,门楣上精巧的砖雕和厅堂里玲珑的木刻无不标示出这些官宦商贾的显赫和富有。一经堂,其古屋的历史主人俞念曾,清政廉洁、为人宽厚,且勉学勤读,颇得民心。此房子是在他任职后所建。由于祖上经商,故家下富足。这幢清式楼房,占地面积为150平方米,三间两厢,其特点是,石库门枋墙面的砖石雕饰简朴,而至内之梁、门、槛之木雕精细、讲究,古色古香,虽经岁月之沧桑,但现在仍保存完好。天井下的排水结构非常奇特,水由左边流进,到中堂打转后再从右边排出,取“肥水不落外人家”之意。俞公受古训:“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唯一经”之影响,故把自己的厅堂取名“一经堂”,意思是说,不学别人留给子孙的是金钱满箱,而我要传给后代的是经书,教诲他们要好好地读书,使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懋德堂”,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婺源“东门出城第一家”,占地面积为250平方米。五进三层楼,圈围北面有一间专供富家小姐居住的“绣楼”,造型讲究,雕工别致。正屋石库门枋砖石雕工精细、栩栩如生,物体造型呼之欲出。其主人俞理臣一贯经商,并兼收祠众租事,祖业殷实,家下富足。传说他家当时做生意赚钱,“赛过河滩搬石”,故享有“业至三省,家无白丁”之名气。他取“懋德堂”,就是要教诲其子孙后代,凡为人处世之事要施行大德。大夫第,是村里一幢正宗的四合大院,建于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年),占地为200平方米。此官府之右侧配有一间生活起居室。圈围内西侧设有陶瓷花饰墙槛。正屋设计庄重气派,石库门枋两侧打磨砖柱下之石磉雕饰出现麒麟图案雕刻,充分体现出其主人之地位与名气。室内雕梁刻栋,大天井四面的“走马楼”宽敞恢弘,雕饰门窗,石板铺地。大夫第是以其祖孙三代为官而闻名,真乃是古巷书香,人杰地灵之门第。
保存完好的“养源书屋” ,是由驰封奉直大夫、翰林院待诏俞光捐资,于清光绪五年(公元1880年)兴建的,是昔日专供孩童读书之场所。在那可以寻到深厚悠远的徽州文化底蕴,据史载,这里自宋至清有仕宦2665人,著作1275部,选入“四库全书”的就有175部。
走出古色古香的村落,我伫立在村口两河交汇的桥上,依恋地打量着这座山环水绕的千年徽州古村,其古村宅、古祠堂、古樟、古桥、古街……,无不向我们诉说着古徽州的辉煌和岁月的沧桑,心里不免油然而生:徽州忆,最忆是汪口!
作者:bluesky_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