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游记一开始写得较为啰嗦,主要是所有的经历和想法都想写进去。写到从老乡家出
来时,回忆起当时从老乡家出来就一直在想这对老夫妇突然有不少东西就不太想在写进
去了。所以有些虎头蛇尾。
文章到今天写完正好离野营已经一个月的时间,中间也是断断续续,有段时间心情
不是很好停了很久。本想在最近再去野营一次,再去徽杭古道那边一趟。可现在因为"非
典"学校严禁学生外出,很快就要毕业了,这种机会不大会有了。
谨此纪念大学里最后一次旅行最后一次野营。
2003年5月4日
凌晨三时整
附:
【徽杭古道简介】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皖南古称徽州,她北靠黄山,南
依天目,生存资源的匮乏,使得当地人民自宋朝以来就不断向外寻求发展。一代代的徽
州人靠贩运盐、茶、山货,走出了一条条饱含风霜的经商之路。
徽杭古道即其中之一,位于皖浙两省交界清凉峰国家自然保护区北侧,是古时徽商
入浙的要道,比绕道昱岭关近百余公里。自皖南绩溪县逍遥乡起,经遥遥岭、马头岭、
雪堂岭而达浙西临安县马啸乡止,全长四十余里。沿途山势险峻,怪石嵯峨,高峰巨岩
,南北夹峙,中有逍遥溪水婉蜒其间,时而涓细飘逸,时而湍急成潭。人行起上,胆小
者心悸目眩,扪壁缓行,不敢俯视,虽空手且战战兢兢不止,更何况古时候徽商肩挑背
扛,往来贩运呢?
事实上,清朝道光年间,皖南浙西的大山里,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挑着一副百余斤
重的货担,沿着崎岖的山路蹒跚而行。他要翻过这座山头,把货物送到杭州,才能卖个
好价钱;这担货物卖掉了,就会有第二担、第三担……更多的货物源源不断地运了出来
,少年的生意越做越大,不仅皖南浙西,甚至上海、京城也有了分号,他成了全国第一
大商人。
这位少年就是中国商业史上赫赫有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
【江南第一关】
又名瑶瑶岩。在伏岭乡东部,海拔424米。是徽杭古首重要关隘,清凉峰主要通道。
关脚岩口亭,书"径通江浙"魏体大字。过江南第一关,自西拾级登关,山势险峻,怪石
嵯峨,以磨盘石、天冠石、将军石、漏米砻最奇。高峰巨岩,南北夹峙,中隔涧壑,逍
遥河水蜿蜒其间。北岩石壁嵌入约2米长花岗石板,筑成栈道,部分石条半悬空际。顶端
一孔云天,即为关口。自岩脚至北,凡1400余级。初登者心悸目眩,扪壁缓行,不敢俯
视。涧中一川乱石,如兽如爪,重重堆叠。涧水潆回,轻吟怒啸,时而涓细飘逸,时而
湍急成潭。关门由4根大石条横架天然岩石构成。门楣西刻"江南第一关",东刻"徽杭锁
钥 同治二年里人建造 邵道棠题",楷字。门当关而立,山风猎猎,恍若凌空驾虚。入关
后,石径稍夷,仍盘旋陡壁间。关东施茶亭旁岩壁上,刻记古道小史:宋保佑间(1253
~1257),大石门胡旦随山势凿石为磴,凡五里余,以便行旅。元大德间(1297~1307)
,北乡(今北村)程氏视下深险,复伐石为栏,障于旁,往来愈安。明成化间(1465--
1487),汪以茂等重修。以后历代均有修补。建国后,附近村民立约组织维修至今。关
内有"二程"庙,胡家村胡桂森建。传民国21年(1932年)春,北村程灶起、程瑞湖去浙
经商,避雨岩下,岩崩俱毙,遂筑庙志哀示诫。后由邵在炳出资造石亭于旁。江南第一
关得名的由来:相传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于1861年率部经此,赞为天险而命名;一说为
明代胡宗宪所取。
作者:corner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