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9.20 星期六 天气:多云
西塘,对我而言,曾经只是一个空洞的地名,听多了关于周庄和乌镇商业化气息过浓的消息对这个传闻中依旧保持着原汁原味水乡风格的古镇,多少有些半信半疑。到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从众多网友风格迥异的游记中,渐渐勾勒出自己想象中的西塘,对西塘的向往也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累积。当出行这日真正到来时,自然激动不已。就仿佛重回少儿时代,为每次春游之类的活动兴奋地无法入睡,即使目的地不过只是公园、动物园之类的去过N次的地方,可那份激动和热情却是一成不变的,现在想起来还真的好怀念。
参考网友推荐的路线,我们乘坐9:50从梅陇开出的K823次,到嘉善只有10:36,出站后便直奔出租车。起初问了一辆停在火车站广场内的出租车司机,他一口价25元到西塘,没有商量余地,还振振有辞说什么要交费,20元就赚不到钱。但我们有从网上的资料,根本不理会他的坚持,就往外面走,没多远就碰到一辆刚放下客人的出租车,问司机也说25元,但我们还20元后,他爽快地答应了。在开往西塘的路上与司机聊天,司机说通往西塘的路是刚修的,是专为发展旅游修的,过西塘后没多久路就不好走了,而且还告诉我们黄菊就是西塘人,我们都说还真不知道呢。就这样边聊边看外面的风景,路况很好,车开得很快,不多时就看到网友提到的农工商,我知道应该不远了,果然不多时司机就在邮电东路停下车。下车环视,看到周围都是些仿古的建筑,也就是楼顶都依照江南民居进行处理和修饰,或许是为了和古镇协调吧。
但在视线范围内,似乎看不到什么老房子,问路之后带着满腹疑问边走边留意是否有什么标志。迎面碰到不少象我们一样自助的年轻人,于是安心许多。向前走看到一条巷子,便试探性走进去看是否可以走通,没想到里面却是一家饭店,好像叫静怡轩,由于老房子光线很暗,走进去看似乎走不通,就连忙退了出来。后来才知道从静怡轩里面可以走出去,藏在它后面的就是有名的石皮弄,这是我们后来从石皮弄走到底后发现了静怡轩才恍然大悟的。我们接着前行,看到前面的唐家弄时再次决定走进去一探究竟,好像有些探险的味道呦,^_^。几个人走在弄堂里兴奋不已,本刚打算拿出相机拍照,还没摆好姿势,就看到后面来了一辆黄包车,狭窄的弄堂里根本避让不开,我们只好放弃拍照的打算,赶忙走出巷子,就这样,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与美丽的西塘正面相遇了,也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揭开了西塘神秘的面纱。
那时已经11点多了,正逢游人正旺之时,虽然街上的小吃和古玩都吸引着我们,但寻找住处却是首要任务,只好收回好奇的眼光步履匆匆行走在石板路上。由于是周六,而且时间也不早了,网上有名的几处都已客满,比如“桐村雅居”、“姚宅”的房间都被网友打电话预定完了,真没想到会如此紧张。一个当地人带着我们一路找过去,看了几家,都不是很理想,最后选择了环秀桥附近的环秀旅舍。临水的房间也已经没有了,只剩下临街的两间,条件还可以,就安顿下来。那个当地人在我们决定住下来后问我们是否需要黄包车服务,我们才明白他这么辛苦带我们找住处的用意,虽然并不太想坐,但想到他毕竟也辛苦地走了那么多路,就让他留下手机号码,等我们需要的时候再和他联系。看到他并没有因为我们不照顾他生意而改变态度,多少令我们有些不好意思。
依照网友的推荐,来到“又一村”吃饭。“又一村”位于西大街东边,门口“又一村老鸭煲”的旗随风飘扬着,如果不是看到旗帜还有门口前的小招牌,差点就错过了。一楼靠窗的座位已经坐满,就到二楼选一临窗伴水的位置,报出的是已经可以背出的菜单,“汾湖虾25元、椒盐南瓜8元、醤爆螺蛳8元、清蒸白丝鱼35元、老鸭馄饨煲25元、菱角毛豆8元”,或许是大家都饿了,所以一下子点了那么多,等菜上来才发现好像太多了。在等菜的时候,老板娘送上来一口粽。汾湖虾应该是当地的河虾,个头比平时菜场里卖的虾小很多,颜色也浅一些,但却很新鲜,只是水煮的味道略淡。清蒸白丝鱼,或许蒸的时间有些久了,肉吃起来有些老,似乎有些美中不足。老鸭馄饨煲味道不错,不愧为招牌菜,汤浓色白,味道纯厚,听网友的建议,馄饨尽快吃以免馄饨烂掉,或许在老鸭汤里的缘故,给馄饨增味不少,特别是汤味道很好,回味无穷。菱角毛豆很是清新爽口,值得推荐,不过是时令菜。椒盐南瓜,做法很别致,网友们说了很多,就不多说了。吃完饭后,老板娘又拿来一小袋子的一口粽送给我们。结帐时老板娘问到菜的味道,我们说不错,早有耳闻,接着老板娘笑着说总有人说网上说好,也不知到底是怎么说的,恰好从网上下载后打印的资料在手中,就拿出来给老板娘看,那上面恰好说老板娘人客气,菜味道也好,老板娘看后很是开心,又想起没给我们大头菜,便叫我们等着,过了一会拿出几袋大头菜,并说明一种是干的,比较耐放,另外一种是湿的,放不了多久,并分别让我们尝,再看个人喜好后选择,我们后来选了湿的那种,不住地道谢,很是感动。
这是一个美好的秋日午后。天高云淡,水清风和,秋日不再毒辣的阳光柔和地洒下来,照在身上暖洋洋,心里热乎乎。不需要地图,也不需要向导,弯弯曲曲的巷子就是最好的方向,走到尽头就原路返回,看到岔路就拐进去看看,这样的古镇,本就是一份随意和悠闲,刻意琢磨反而失去原本的味道。
华灯初上,古镇终于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夜晚,在盏盏灯笼的摇曳中,不知不觉放慢脚步,放松心情,将自己融入其中。看中永宁桥附近的美丽夜景,便决定在那附近吃晚饭,先到钱塘人家去,里面人气很旺,不仅有旅游团的大队人马,还有不少早已占据了靠窗位置的散客,或许人太多,因而十分嘈杂,感觉也不太好,只好退而求其次,到对面的江南人家,老板娘在门口招揽客人,饭店里面人不是太多,最终选定二楼靠窗的位置坐下,正好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感觉不错。由于中午吃的比较饱,晚上大家战斗力不是太强,就少点些菜,“椒盐旁边鱼、河蚌豆腐、红烧二月红(实际为河蟹)、粉蒸肉”。所谓旁边鱼是种约大拇指长短的小鱼,油炸后洒上椒盐而成,咬在嘴里很香,其它没什么特别的。二月红为西塘那里比较特色的河蟹,但吃起来也着实一般。河蚌豆腐实在令人失望,不仅吃不出河蚌的鲜味,还感觉有些腥气,并且还吃到一些没弄干净的地方,很倒胃口。只是粉蒸肉值得推荐,起初我们四人只要了一个尝尝,但吃过之后就又要了三个,很快一扫而光。薄薄的豆腐衣里面裹着粉和肉,肉肥瘦正合适,少许的肥肉蒸出的油滋润着粉,令粉吃起来不那么生涩、干燥,味道的确很不错。相比之下,阿牛粉蒸肉就相形见拙了,因为看到有很多人推荐,就在回来时买了几个,可回来一蒸,打开荷叶,看到里面的豆腐衣干干的,而裹于其中的肉和粉一夹就分开了,或许象阿牛打出比别家贵的理由那样,的确都是瘦肉,但似乎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粉和肉吃起来都很干,感觉不好。而且或许是大批量生产的缘故,时间或许比较久,味道也没有在江南人家那么香,很是后悔没尝就买。
夜,悄然无息地拉开帏幕,将古镇笼罩在一片黑暗中,河岸两旁的红灯笼一串串点亮,红影倒映水中,秋风吹过激起片片漪涟,灯笼与倒影摇曳生姿,交相辉映,可谓美轮美奂。8:00游船准时开船,一艘船上12个人,前前后后好几艘船紧紧相连。乌篷船缓缓地在河中前行,船夫默默地摇着橹,船上游客也从悄悄低语渐渐变成无声无息,耳边响起的只有船橹激起水花的声音。身体倚在船梆上,看着两岸的灯笼一盏盏落在身后,看着夜色中古老民居留下错落有致的剪影,看着头顶闪亮的星光点点,就这样,我醉了,毫无保留的。
从游船下来已8:30,在愈发安静的弄堂里穿行,总感觉说话的声音太响,总感觉步履不够轻盈,怕少些的声响也会惊醒旁边一扇扇紧闭的木窗后已开始入睡的人们。城市的喧嚣令我们变得浮躁,变得喧哗,但在这个如此安静的古镇,才意识到这些都是那么多余,甚至有些令人讨厌。随便找条弄堂,穿行其中,两旁都是平常人家的院墙,里面透出些许灯光,但却听不到什么声音,是习惯了低声细语还是更习惯无言的默契?我问自己。不多时,已走出了狭窄的弄堂,从弄堂这端走出时,呈现在眼前的已是另一种景象,就仿佛乘坐时光机器通过时光隧道来到了另一个时代,一个所谓现代化的社会。明亮的路灯,震耳欲聋的音乐,车水马龙的嘈杂,马上充斥着每个器官,实在无法想象这样迥异的两种生活竟然只有几百米之遥,真的太神奇了,到现在想起来依然感觉不可思议。那时已经是秋天的夜晚,风清夜高,但在那所谓现代社会的街道上,我感觉到的只有窒息,只想尽快逃离,逃回到那属于过去的现在。我真的喜欢那里。以至于回来后,同事们问到西塘好玩吗时,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还要去!”。
作者:lovech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