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了一天调休的机会,早早地就开始计划一个人的出行,以舒缓两个月来紧绷的神经。在网上查了无数的资料,我这个人很有点奇怪的,有时对事情细致地无可挑剔,有时大大咧咧,说走就走,这次我是前者。最后,把目标锁定在西塘。
星期六,连续上了九个小时的英语写作,我的眼睛和老师的脑袋都开始发直,和老师聊着欧洲和美国关于某个词用法的不同,但思绪早已飞到90公里以外的千年古镇。晚上回家把前一天打印出来的资料整理了一下,草草地收拾了一些东西,把一本Bill Bryson的《哈!小不列颠》塞到包里,11点上床养精蓄锐。
周日早上,9点50分的火车,梅陇火车站就在我家附近,走20分钟就到了。K823,从梅陇到嘉善,只需45分钟,路线是早就烂熟于心的。出嘉善火车站,四处张望,没有发现有意图打车的人。于是只好步行10分钟到汽车站,坐了一辆中巴到西塘的农工商门口。从这里到景区还有一段路,我叫了辆人力三轮,来到第二人民医院门口,这是我和江家大宅的周阿姨约好的地点。来接我的是她身高1.92的儿子,领着我在窄得只容两个人过的小弄里穿梭。江家大宅是那种很适合酝酿闲适心情的老房子,据男主人介绍,江家原来是镇上的大户人家,娶了四房老婆,每个老婆住一进。解放之后,房子被共产党收回来,分给了当地的百姓。当我看到二楼房间里的那张雕花大床,桃木躺椅,房间外的四方露台,还有露台上能看到的一棵桂花树,我对周阿姨说:就是这里了。心里想着,晚上可以把桃木躺椅搬到露台上晒月光,明月,深院,老宅,桂树......我都要按捺不住心中的向往了。
午饭是在网上久负盛名的“响堂”吃的:椒盐南瓜,炒螺蛳和菱肉毛豆,味道都不错。这里的老板很健谈,说话的时候却透着南方水乡的腼腆。我想起网上有人叫他“温柔的完颜洪烈”,不禁哑然失笑。
晌午的太阳炙烤着小镇,没有一丝风,我想念起江宅我那间带空调的房间来,于是匆匆往回赶,心里盘算着下午等太阳快下山时再出来拍照。
房间里的雕花大床很像以前外婆家里的那张,很宽敞,横着睡、竖着睡都可以。我把空调开得大大的,伴着房子里熏香的味道,美美地睡了个午觉。醒来的时候已经5点了,我抓起包和相机,到烟雨长廊上捕捉余晖中的古镇。“又一村”的门面很不显眼,我在天快黑的时候才找到了它。因为已是周日晚上,整个饭馆里就我一个人,我大刺刺地挑了个靠江的位置,刚坐下来,外面居然下起了雨,于是对面的烟雨长廊上挂上了一串串小小的水帘。老板娘人很好,送了我四个一口粽,老板又送了我两杯十年陈酿的黄酒。很温润的酒,配合一个人的心情。一个人斜靠着倚江的窗户,听着雨点打在水上的声音,希望自己就此醉掉,此时此地此景,能醉掉何尝不是另一种放松?江边上每一家的屋檐下都挂着一串灯笼,在夜色中晕成一片红色,煞是好看。
这时,手机不合时宜地响起来,看着屏幕上闪动的名字,我迟疑了好一会,想接听却按到了挂断键上。过了5秒,又是同样的电话,我接了,说些无关痛痒的话,开些无关痛痒的玩笑,似有似无的客气,机械地接收些无关痛痒的关心,一个将自己私人邮箱里我发的信全部删除的人的关心,我恨恨地想,再喝些酒,挂掉电话,有些人只适合留在回忆中。
20分钟之后,我坐在小船上夜游西塘。两个很闹的女孩子过来问我是不是也住在江宅,其中一个带着一顶可笑的珠花头饰,长长的珠子一直垂到脖子上,我点点头,但很担心一个人的浪漫就此泡汤。果然,两个人粘着我不放,我陪了她们一会,找了个借口逃开了。今夜,我就是想一个人待着,在这个安静的小镇上。月光被薄薄的云层遮掩着,透出微弱无力的光,映照着沉睡中的古镇,而我,有沉静的心情陪伴。
第二天一早,8点作了个痛苦的决定,从床上爬起来,洗漱一番之后,跑到当地人称作双桥的地方找豆腐花和馄饨。今天是周一,卖馄饨的老爷爷估计也有周一综合症了,9点钟还没看见他的身影。我心里念叨着馄饨,在镇上乱逛,却还是找不到有卖的。只好折回双桥,老爷爷在升炉子!这里的馄饨是我吃过的皮最薄的馄饨了,我忍不住又叫了一碗。
周一早上,没有什么游客,到处可见的是三五成群画水彩的学生。我买了块粉蒸肉,坐在其中一个旁边,专注地看着她同样专注地往纸上涂抹颜色,晒了一个小时的太阳,慵懒地像老乡家里的小猫。
最后,带着一身古铜色,慵懒的心情,还有,好吃的一口粽回到上海。
作者:1981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