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 敦煌 晴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来到敦煌,想起王昌龄的《出塞》。岁月在这里留下了多少历史刻痕:汉长城,沙州故城,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白马塔……
敦煌,是丝绸之路南北道的分叉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在丝绸古道上闪闪发光。敦煌坐落在一片戈壁滩中,南面的三危山(也许就是我们在车上看到延绵百里的山)和北面的汉代长城见证着敦煌的历代兴衰。
卫青,霍去病击退匈奴后,汉朝正式设立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并在敦煌西南修建阳关和玉门关,控制西域通汉的交通咽喉。汉朝对河西的开发不仅给敦煌带来经济上的繁荣,而且把中原文化传播到敦煌。东晋末年十六国时代,敦煌成为西凉政权的都城(敦煌历史上唯一一次作为都城)。隋炀帝统一中国,他决计要像汉武帝那样建功立业,开始西巡。炀帝西巡解除了吐谷浑和突厥对河西走廊的骚扰,带来了丝路的空前繁荣。唐朝继承隋朝,改敦煌为沙州,进入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安史之乱后,唐朝失去对河西、安西、北庭的管辖,从此一蹶难振。河西节度使覆灭的前后,沙瓜人民对吐蕃作了不屈不挠的抗击,书写了敦煌最可歌可泣的一页。史学家对敦煌人民的抗蕃斗争评价颇高,认为没有沙瓜抗蕃,就没有晚唐张义潮率众起义,也就没有以后近200年的归义军史,更没有9-11C丝绸之路的再度通畅。随着元朝沙洲的最后一次兴盛,及明朝忙于经营水上交通、修筑嘉峪关而放弃瓜沙二州,敦煌荒废了。直到清雍正才渐渐复苏。
近代敦煌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敦煌学”成为一门文化学科。究其原因,是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莫高窟和东西千佛洞榆林窟一字排开,可谓满山是经遍地是佛。它集深、玄、秘、神、美、继于一体,融建筑,壁画,雕塑艺术为一炉,是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但在近代,一段令中华民族悲痛欲绝的屈辱史被掀开了。让我们听听讲解员对莫高窟历史的述说吧。
敦煌以东南的三危山在雨后初霁的时节,常常突然迸发出绚丽迷人的?佛光?,稍现即逝,壮丽而神秘。(东晋未)前秦时,有一僧人在三危山前忽见万道金光,认为佛灵显圣,便在三危山对面的沙山里开凿了第一个石窟。以后一千五百年中,人们陆续开凿石窟。佛教在隋朝很兴盛,在30年间竟建造了70多个洞窟。唐、宋、西夏、元代又留下了更雄伟的杰作。至今石窟仍存500多个。
因明清时敦煌荒废,19c末叶莫高窟已是一片荒沙堆积,最下层许多洞窟被掩埋。余下三座小庙,被一个叫王圆禄的道士改成道观。王道士以算命为生,不知不觉竟成了莫高窟的实际主持人。他把化缘得来的钱请人清扫洞窟积沙,修补塑像。有一天,被请来抄写经书的老头无意中用草秆插入墙壁裂缝中,感到深不见底,断定墙内是空的。便将此事告知王道士。深夜,王道士挖开了甬道墙壁:原来这是一个较小的石窟,里面竟然密密麻麻地堆满了书卷!这个洞窟正是举世震惊的藏经洞!
其时,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一个文化宝库就在这个不幸的年代被发现了!莫高窟藏经洞的悲剧开始了!
正在新疆一带考古挖掘、偷盗宝藏的帝国主义文化强盗得知敦煌发现藏经洞的消息后,疯狂扑至莫高窟。
1907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以40块马蹄银从愚味无知的王道士手中骗取了24箱精选经卷和5箱绘画、刺绣及一批工艺品。这批敦煌文物轰动了欧洲。次年,汉学家法国人伯希和用3个星期时间在藏经洞精心挑选,“购”得学术价值术极高的6000经卷。他还给洞窟编号,拍摄壁画。斯坦因,伯希和在敦煌的收获震惊世界,日本的大谷探险队,俄国的鄂登堡相继来到敦煌,干了什么事情就不用说了。由于中国学者的强烈呼吁,1910年,腐朽的清朝不得不下令将敦煌遗书运往北京。可悲的是沿途又遭地方官员窃劫!可以说偷走敦煌遗书的除了外国人,中国人自己也是强盗啊!更可悲的是,王道士早已私藏的大量写卷又落到了斯坦因手中。
藏经洞这个古代图书馆所有经书已被瓜分完毕了,然而劫难并未结束。愚味无知的王道士为了积“功德”,请来水平低劣的工匠制作塑像,修葺佛头、手臂,甚至打通洞窟之间的墙壁,致使大片壁画被毁!1920年莫高窟又遭浩劫:一伙在十月革命中失败的白俄军被中国当局拘留,昏庸无知的地方官竟将艺术宫殿作为拘禁地!于是,壁画、彩塑成为发泄对象,壁画上写满斯拉夫人的下流话;洞窟被生火做饭的烟熏黑……
1923年,美国人华尔纳来到敦煌,发现藏经洞已被瓜分一空,心有不甘,无耻地将魔爪伸向其它石窟:明目张胆地剥取壁画,盗走两尊精美的唐塑。
至于藏经洞为会么藏满经书?考古学家、史学家倾向于“避难说”。11c初,党项族掘起,争夺河西走廊。莫高窟僧人担心窟中经卷在战乱中丢失,全部集中放置在一个较小的洞窟中,用沙泥封堵。此后,西复政府虽然也营造石窟,竟没有任何人知道藏经洞的秘密。于是这个古代图书馆被完好的保存起来。800年后,与世隔绝的藏经洞终被发现,可惜上天把时间安排在一个不幸的年代!
听完讲解员声情并茂的历史讲解后,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想哭。
参观过程中,我还没回过神来,脑袋嗡嗡作响,丝毫没留神书本上说的——早期中心塔柱式-方形平面上为覆斗-中心佛坛——不断变化的建筑风格。至于佛像雕塑,早期受印度影响较大、隋代追求华丽、唐代面容丰满等等,我却不大懂得欣赏。倒是讲解员对壁画的讲解吸引了我。如九色鹿的故事,反弹琵琶和飞天。我小学时收藏了一套敦煌壁画邮票,珍爱有加,现在有幸亲临欣赏,心情不免激动。看看飞天与西洋油画的天使的区别:天使身上长着翅膀,像鸟一样飞;而敦煌的飞天只凭几根薄薄的丝绸就能随风飞舞!谁更高明,不言而喻!飞天暗含“帆动、风动、心动”的深刻哲理。
石窟内最大的一尊佛像确实令人难以忘怀。那是武则天为巩固帝位而开凿的弥勒佛像。高十层楼!据说弥勒佛头大身小,不合比例。这正好修正了仰视的教徒的视错觉。我想,倒底是雕刻石像的工匠故意这样做,还是不经意做成这样,然后在下面观看的工匠认为ok就收工了呢?我联想起乾陵司马道上的石人,都是头大身小的,看来有意做成如此。至于为何头大身小,百思不解。另外有一个石窟,做成棺材内部的形式,中间躺着一尊“含笑涅 像”。
在某石窟前有一个壁画临摹作品陈列厅。石窟中的壁画大多脱落,或因为太暗而看不清,现在我们可以从这些临摹作品中仔细欣赏。壁画色彩丰富,与中国画淡雅写意的画风有很大差异。也许壁画是画在墙壁上的,所以颜色稍为浓烈以便更好观赏吧。而且在石壁上难以界定画幅,所以壁画总是填得满满的,很少留白。这样就具有了西洋曲画的某些特征。有些壁画,乍一看就以为是西洋画。怪不得吸引了那么多外国人!我看到了张大千的作品,精妙绝伦。说到张大千,现代对他的评价颇有争议。
1941年张大千听说莫高窟有许多古代壁画,便带着弟子向敦煌进发。而对富丽堂煌的壁画,张大千陶醉了。凭着广博的艺术修养,他大致分出了洞窟壁画的年代风格。他临摹了一批壁画,开办画展,引起轰动。很多人认为这些壁画太世俗(可能就是我觉得不像中国画的原因),反对张大千继续临摹。当时,民间画师的壁画被视为非正统艺术,但站在现今的时代高度,专家们不得不承认那些民间画师实在是功力深厚的艺术家。
张大千决定再去“大干一场”。这一次真的是大干了一场。记得讲解员介绍壁画时提起,张大千发现后世的壁画覆盖住前代的,于是临摹完了就剥去表层继续临摹。这一举动成为今天争论的焦点。作为第一个研究敦煌学的美学家,早期敦煌学界对他评价颇高,“实能于吾民族艺术上别创一新境界,其为敦煌领域中不朽之盛事,更无论矣。”可是以今天眼光看来,剥落壁画,无疑令敦煌壁画再次蒙受了一场灾难!张大千在莫高窟逗留一年多,剥损壁画三古余处,损毁了三个洞窟!也许他认为,把壁画临摹下来就是“抢救”国宝!
如此看来,斯坦因把经卷“偷盗”到伦敦英国图书馆,也算一种“抢救”了?!
据称,在洞窟内墙上居然有张大千毛笔题写的一篇文字。有人说,“这种对中华国宝的满不在乎,以及唯我独尊的态度,令人惊诧。”
走进莫高富陈列中心,我们的心情才平静下来。我们惊喜于近年国内学者敦煌学所作的贡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敦煌在中国,敦煌研究却在外国”这种屈辱说法可以洗雪。
陈列中心无论从造型、喻意,还是内部空间,我认为都很成功,只有孙蕾不喜欢。我暗想;千万别告诉我这是日本人设计的!
敦煌城南五百里处,由积沙堆起一座座小山,这就是鸣沙山。本以为在这浩瀚的沙漠中驼队穿行,大漠孤烟,想不到游客这么多,好不热闹。人烟荒无的印迹早已丢诸脑后。
只见沙山一座接一座,刀刃般锋利的山脊,挥洒出一道道优美的孤线。傍晚时分,日薄西山,山脊的一边被太阳晒得金黄,另一边则暗灰阴沉,两边反差强烈,更显出山脊蜿蜒飞舞。眼前的沙被踩得坑坑洼洼,有如惊涛骇浪。我们走了几步,好软啊!每踏一步陷入半步!于是我们光着脚走。如果踏着前人的脚印就实许多,走起来没那么费力。我们像其它游人一样,沿着山脊攀登。开始我以为爬“锋利”的山脊危险,错了,其实是最安全的!山脊的坡度最平缓,又不容易陷下去。据说爬山时沙粒如波涛翻腾而下,发出轰轰之声,故称鸣沙山。可是我们就是没听到!只听到远处驼队叮叮的驼铃和游人的笑声。游人把沙子踩下来,长年累月会不会把鸣沙山踩平了?别担心,第二天风就把山脊恢复成刀刃般锋利了。
爬上一个山头,回头一看,月牙泉就在呜沙山的环抱之中!赶紧坐下来欣赏这大自然的奇观!一泓池水如月牙弯弯。双手捧起一杯沙,又细又滑,倏地从指缝间流下。浩瀚壮阔的沙漠环抱着月牙泉,令她越发显视一种柔和细腻之美。据说月牙泉所处地势非常特别,风从西山口入,东山口出,常年飞旋上升,将人踏下的大片细沙刮回山上,所以“泉不涸竭”,也不为沙掩埋。真是大自然造就的杰作!
我们又登上一峰,看见前面有人滑沙,急忙过去。我们期望下滑时能听到沙声轰轰,可是下滑太慢,最终还是没听到。也许滑得快也听不成,太刺激了,谁还有心思顾着听沙鸣!
太阳彻底下去了,呜沙山仍然热闹非凡,骆驼仍不知疲倦地把游客驮上背下……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呜沙山。
8月3日 敦煌 多云
敦煌市博物馆看起来几十年不加装修,寒伧得很。然而藏有敦煌遗书等稀世珍宝,可谓“禾秆盖珍珠”!
敦煌历史是以丝绸之路作为主线。丝路虽然在明代被废弃,但它留给我们的遗迹,仍闪耀着夺目光华。可以想像,古代丝路,驿站遍布,市镇联珠,该是多么繁荣的景象!丝绸之路除了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北边的“南、北二道”之外,以后又开辟了敦煌-哈密-吐鲁番-吉木萨尔-伊犁河谷-巴尔喀什湖-中亚各国的“新北道”。我们明天就要经“新北道”去吐鲁番了。
我们没有时间去阳关、玉门关。还好,在这可以看看照片。经营于汉代的阳关、玉门关今天已不存在,只留下一个“小方盘城”的模样,就是一个相当巨大的土墩。而玉门关的遗址,史学家、考古家直至现在仍不敢确认。玉门关,你究竟是什么模样?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白马塔有个动人传说。前秦年间符坚派吕光西出阳关,征战西域。班师回国时,随军携龟兹名僧鸠摩罗什到长安译经(鸠摩罗什和玄奘、真谛、不空并称我国佛经翻译四大家)。鸠摩罗什骑一匹白马,历尽艰辛到达敦煌。不料白马病倒了。鸠梦见白马对他说:“我受天命,在茫茫沙海中驮你东传佛教。如今前面便是阳关大道,我的使命也结束了。”鸠摩罗什惊醒,方知白马已死。他花重金修建此塔以纪念白马。
台基上,塔分九层。第一层实际上也是台基,八角形;第二层也呈八角形,有收分;第三、四、五层为折角重叠圆形,有檐口,但出檐很浅;第六层呈莲花花瓣状;第七层为覆钵塔身,似喇嘛塔塔身;第八层如第三至五层,直径收缩得更小;第九层为相轮形,其顶为六角形坡刹盘,似金属做成,每角挂一风铃。整个塔身比例适当、优美。
白马塔在沙洲故城内,所以在塔后的玉米(青稞?)田走百来步就能看见古城墙遗迹。古城已沦为农田,唯独城墙某些部分仍屹立不倒。其实城墙也只剩一个土墩,要不是有一定的高度,真让人以为是当地农民用土堆起来的围栏!在白马塔后面有一个碑,碑文记载了清代(?)放弃故城的原因:“经党水北冲”……“另筑卫城”。
明天我和孙蕾、戴明将去吐鲁番,而刘立欣则回石家庄。想起刘立欣在西安(渭城)与我们结伴,直至敦煌(阳关)和我们道别,应该为我们唱一曲《渭城曲》啊: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作者:yeah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