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所有团友都按预订时间来到大堂,等待导游带领大家进入餐厅用早餐。我穿着中袖T恤、牛仔裤、外套棉外套(上海此时正在38度高温煎熬中,而这里的早晨真的有点凉)、遮阳帽、太阳镜,我还是感到头重重的,有点迷迷糊糊,不知是来到了圣地拉萨太兴奋还是高原反应的关系,反正就是有点缺乏真实感的味道。老公也不太讲话,也许他也不是太舒服(西藏旅游局的人告诉我们,通常男人比女人反应强烈,胖人比瘦人反应强烈,运动员比普通人反应强烈)。突然,坐在我身边的一个年轻团友站起来,直冲到大堂的一角,大口地呕吐起来,那是一个应该身体很棒的小伙子,因为他看上去很结实,可是现在……这也是高原反应的一种表现吧?!
早餐后,大家上了车,准备前往布达拉宫。其中有一位有高血压的中年团友还带了一个大枕头氧气(有备无患),以后的日子证明他真是明智之举。当再次看到布达拉宫,当我真实地站在拉萨市地面上看着她时,我真是欣喜若狂,忙不迭地给在上海的朋友们发了这样一条手机短消息:“终于真实地站在布达拉宫前了,被彻底征服了。这回,我的人生完整了!”。刹那间,头不再晕了,是不是佛祖显灵,太神奇了(在那种环境下,一定会有这种感觉)。
我们从布达拉宫的背后慢慢向上走,在海拔3680米的拉萨,要爬119米高的布达拉宫,真比在平原上去征服一座大山更吃力。走几步,我就停下来,喘上几大口,好象在学校时进行800米的长跑似的累,连举起的摄像机都总是在抖,但是,我来了,西藏;我来了,拉萨;我来了,布达拉宫,我梦想中最神圣的地方。湛蓝的天、朵朵棉絮状的白云、布达拉的红宫、布达拉的白宫,我真地来了,我真切地站立在最神圣的土地上,最神圣的宫殿中。
在布达拉宫的内部,几乎没有什么电灯,只有盏盏酥油灯在里面燃着,也不知已经燃了多少年多少世纪了,地上也油腻腻的,像是打翻了什么,其实那是长年点酥油灯的结果。导游告诉我们,为了保护墙上的壁画,如果重新修整会失去意义,但如果不保护,又会因为有游客和朝拜的人来人往而遭破坏,所以只点酥油灯少点灯,一来可以节约电,二来空气中的酥油又能起到保护壁画的作用,再来又能增加布达拉宫的神秘感。
太多的灵塔,太多的真身,布达拉宫真是藏龙卧虎的地方。当我们在听导游的讲解时,总会有一拨一拨的藏民从身边走过,他们眼中透露着虔诚,手中拿着一袋袋的酥油和勺子,他们细心地在每一座佛前的酥油灯中添加着酥油,口中念念有词,他们不会遗漏任何一个,他们专注地、虔诚地、唯一地来到布达拉宫。虽然这里到处充盈着浓浓的腻腻的甜甜的酥油味令我这个刚到西藏的游客有些反胃,但亲眼目睹到这些仿佛生下来就为了来布达拉宫拜拜的藏民们,真的被他们的精诚所至而折服。有些年老的藏民,可能由于长期背负重物,所以直不起腰来了,他们便左手柱着拐,右手顺时针地转着转经筒,勉力地抬起他们的头,满脸的皱纹又深又密,充满毅力地努力用嘶哑的嗓音念念有词,用浑浊的但专注的目光望向他们将到达的前方;有些可能是藏北的藏民(听说那里的生活水平差些),他们背着已在上海看不到的老式热水瓶,亦步亦趋地来到佛前,把未干化的流质状的家里自产的酥油倒入酥油灯内,此刻的我真是感慨颇多,也许他们一年的收成都会很有限,但他们还是打制了酥油献给了佛,也许这将是他们一个月,甚至半年的收入;有些藏民是全家一起来朝拜的,他们牵着小孩子,满身的尘土,头上沾着油腻的灰和草(真实的现状),边走边念着经文。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在这个藏传佛教的圣地,佛是多么的至高无上,佛是多么的万能,因为那里的人们人人都把她向往,只有佛的存在世界才美好……
从布达拉宫下来,来到布达拉广场上,大家开始拍照摄像,我和老公也谋杀了好多的菲林,毕竟这是布达拉宫啊!西藏的人民真是伟大,布达拉宫真是伟大!
作者:maggie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