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 门 】
也许是住在海边的缘故,一般不会选择海滨城市作为旅游的目的地。因为厦门算是福建的代表城市,名气甚至超过了省会福州,于是便把厦门作为这次福建之行的终点站。
泉州到厦门两个多小时,到达时已是下午。厦门的公共交通很方便,随便上了一辆去码头的公车。平时在广东听惯了用普通话和白话报站名,初到厦门听到用中文和英文报站名,让人感觉厦门在开放和中西方交流上更胜一筹。开放的厦门当然经济也不错,吃倒是不贵,而住相对就比较贵了。好不容易在繁华的中山路上找到了一家一百八的标准间,墙上的照片告诉我,郁达夫曾经住过这里,古老的楼房,木制的楼梯,似乎可以作为佐证。
干净的空气,整洁的市容,富裕的市民,这些海滨城市通常的特征,厦门都有,而厦门有别人没有的鼓浪屿。放下背包,便去码头。渡轮很方便,入口处有自动控制人数的栏杆,并且二十四小时服务。挤上船却不用买票,一打听,才知回来时才买票。
下了船,跟着别人的后面,穿过清一色的特产和旅游品店,便来到了日光岩公园。公园里没有什么有特色的东西,几间庙、几座雕塑、缆车、百鸟园。唯一让人兴奋地便是登上整个鼓浪屿的至高点——日光岩。 登上这座标志性的岩石,放眼望去,整个鼓浪屿尽收眼底,与厦门市区隔岸相望,远远的还有一座斜拉桥,特别像金门大桥。日光岩上的导游便是这样给大家介绍的——大家往右边年,那里是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模模糊糊的是大小金门岛。大家往左边看,那里是美国,你看那是金门大桥,在我们的脚下。
日光岩下来便在沿海公路旁的椅子上坐下,等着天黑。不多久,对岸市区里的高层建筑一点点亮起来,虽然不够灯光通明,却也十分美丽,暖暖的海风吹着,真有点此处是我家的感觉。
第二天一早便直奔久闻大名厦门大学参观。在网上见到一篇文章里把厦大说成是美的不能再美,比公园还美。也许是期望值过高,原本确实也是不错的厦大,在我的挑剔的眼中却没有多少的吸引力。转一圈出来,门口便是南普陀寺。正赶上星期天又是初一,寺里人头涌涌,我的兴趣便是在寺里众多的旅游品售卖点里挑了一家,买了些佛教CD,也算是捐点香油钱。然后照着网上另一篇文章中所说,去品尝了一下地道的普陀寺斋菜,没有文章中说的便宜,却也还消费得起。
往回走的路上,游人有增无减,穿过嘈杂的人群,心烦意乱。我不知清心向佛的僧人是否能真正静下心来?也不知四大皆空的出家人在售卖旅游品和开光的佛珠时,心里、眼里是不是真正是“空”的?
再之后去的太阳岛海滨度假中心和古炮台,因为没有太大的兴趣,便匆匆而过,甚至因为25元一张的门票而没有进古炮台。倒是之后在在中山路上买特产时,反倒是有点兴趣,有一家“黄则和花生汤店”的馅饼,味道挺好,买的人也不少。另外在大同路找到了一家“吴再添”小吃店,有厦门市授予的特色小吃的招牌,几十种小吃,简陋的店面,便宜的价钱,不可不尝。而吃客多是本地人,更让觉得小吃的地道,虽然对于我有点吃不惯。
离开厦门是在晚上,颠颠的汽车里,昏昏的脑袋,闭上眼,一切便没有了记忆。
作者:伤心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