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汾口,缘起于县文管所干部随口的一句话。那次不速的拜访本来是一无所获的,小鲍--那位文管所干部--对我的询问一直处于防御态度,尽管我已经说明自己是一个旅行者,只是想寻找些原汁原味的古村古建,绝无动本县文物的念头。交谈中我明白了他防御的原因--许多老东西在改革开放年代的盗卖散失,并不亚于破四旧和文革时期,文管部门力量又有限。
既然没戏,于是起身告辞。小鲍一直将我送到院门口,好象有些歉意,我说我非常理解你的做法。大门口摆着一对残破石马,估计是从某座古墓前搬移来的。“或者,你可以到汾口附近转转,”站在石马边上握手道别时,小鲍说。
慢慢看资料,知道汾口镇是旧遂安地界现今的中心,地位相当于准县城。淳安县是五十年代兴建新安江水库时,由淳安、遂安两县合并而成的。两座老县城都已沉入水底,因为在水下,避开了好几场劫难,应该是当今中国保存最完好的两座古城了,听说有好事者打算开发潜艇旅游和潜水项目。旧遂安县与徽州一山之隔,水下的那座县城叫做狮城镇--后来在汾口镇中心的小广场上看见一座狮子雕像,是汾口镇的镇标,狮头朝着狮城镇方向表情有点怅然。
大概两周以后的一个晚上,我、猴子和兮兮,三个人已经坐在汾口镇的一家小餐馆里。猴子原来说要下海去做几天渔民,临到我离开他家时,忽然收拾起包跟我走了。然后是兮兮独个儿追到淳安与我们会合。
汾口人喜火锅,饮食习惯粗旷。小餐馆墙边的大号锅可以让小个子在里面洗澡,中号锅是普通的脸盆,我们三人点了小号的鱼头豆腐火锅。火锅还没上,磕着瓜子,我翻着随身那县书店买的《千岛湖风物传说》,一来消磨时间,二来也是旅行的线索。看了一篇,心里不是滋味,我说我来讲个悲剧故事吧。
故事说的是琅琯塔的典故,塔在汾口附近。春秋时这一带是吴楚边界,伍子胥由楚国逃往吴国时,经过此地的琅琯岭,前有岔路,后有追兵。岭旁有溪,溪深流急,溪边有一浣衣老妇。伍子胥问清了路,向老妇人作了个揖,说我是逃难之人,后面有兵在追我,请不要告诉他们我从这儿经过。老妇人说你放心,我不说便是。伍子胥走出几步,又回转来,再作一揖,说事关重大,请千万不要告诉他们我从这儿经过。老妇人说,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说的。伍子胥走出几十步,又回转来,向老妇人磕了三个头,再次恳求老妇守密。老妇听罢,投身溪中。后来伍子胥在吴国发达了,专门在老妇投溪处建了琅琯庙、琅琯塔以纪念。
猴子说听到第三次求老妇时,他已猜着结局了。三个人为老妇叹息一番,又聊些伍子胥的其他故事,奇怪以伍子胥用心之毒、投敌之事,竟然在正史和民间还是个正面人物。然后就定下了明天去找这座塔。
作者:胡禅 出自:www.xingzhe.org 登录名: 二加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