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晚到周日,天台小分队一行七人(胡禅、敬亭、阿六、虎耳草、窗帘、莞尔、贫血)
经宁海王爱-仰天湖-八辽-华峰,至华顶寺,后又前往高明寺和螺溪钓艇,沿山路、机耕路到104国道至天台县城。
徒步路段:仰天湖-姜桶山-八辽-洞油圩-华峰-华顶寺-华峰;高明寺-螺溪钓艇-黄坦丘-104国道。
精彩风光:仰天湖、螺溪钓艇
精彩路段:仰天湖-姜桶山,华峰-华顶寺、高明寺-螺溪钓艇-黄坦丘。
本次活动原先计划是走浙东大峡谷大嵩溪段、逐步段登华顶,经咨询经验人士后,了解到大嵩溪段已开发旅游,
逐步段已淹没一半,逐步到华顶大半是公路风景一般。所以于周三晚碰头会上我临时决定改变路线,拟走徐霞客古道前往天台华顶,然后转往苍山-一座海拔11xx的山峰。取得另六位报名者的一致认可,因为不再需要溯溪,路线难度降低,而另六位报名者的实力感觉都不弱,所以未作删选,实际人数比原定人数限制增加1人。
周三晚,通过laral 联系到了家住宁海的旅游专家童老师,了解了徐霞客由宁海前往华顶古道的现状和沿途村名。因为手边地图不详细,几种地图标志的道路、村名大相径庭,后来基本上是根据laral和童老师提供的信息以及沿途询问找路。
周五晨,预计4:43到站的火车(31元,列车满员,多亏窗帘预先购票),于4点半左右即到站,随即在宁波中巴南站乘上前往宁海的中巴,15元。到达宁海客运站已天亮,分打两辆出租到达宁海西站,每车5元。西站用早餐后乘坐前王爱的中巴车,约50分钟到达王爱(大路下村)。
原先预计这里是徒步的起点,但不少当地人建议我们租车到高湖小学然后再徒步,因为古道许多路段已荒废难寻,我们仍想尝试走走。由王爱西行半里到达筋竹岭庵,有宁台古道碑为近年新立,此庵徐霞客曾住过两次,发现再往前基本是沿着机耕路行走,徒步意义不大,折回王爱岔路口租了辆面的前往高湖小学,40元,约15公里(也有班车但我们等不及)。
王爱前往天台县,行车路线是先到5公里外属天台的泳溪(有面的营运),然后转中巴车到天台县城。而我们选择的路线基本与古道一致。
王爱到高湖,沿途经过白溪水库南岸、山色尚属可人,有几处村庄,最大一处为蓝田凹,有上百户人家。到高湖小学向校内老师问路后,上行近1公里到达仰天湖,此处为中山湿地,景色开阔自然,有上好平坦草地,听见水声但未寻到水源。
因为火车上大家都没睡好,加上租车节约了两个多小时时间,我们在仰天湖休整了约两小时,补了点觉,11点半重新出发。此时天色阴,但雨直到我们在华峰住下才下来,真是幸运。
从仰天湖寻到山路,沿山脊步行,方向西西北,约15里到达天台县的姜桶山村,途中经过两处荒废驿亭兼山神庙颇有古意,并无人烟,山路纵横交错凭着指南针认准方向选路。姜桶山村民告诉我们,其实到八辽不必经过姜桶山,有更近的山道。我们选择的小路偏北了一点。由姜桶山,沿机耕路行5里,即到八辽村,此村有中巴前往华峰和县城,也有近路前往华峰-翻一个坡就到。我们在八辽村小卖部用了点酒食,欣赏了村口一座漂亮的乱石拱桥,此类拱桥在接下来途中又见到几处。
由八辽翻山5里经一处山口(似名天封口)到达华峰(天封村)。虽然时间来得及上华顶寺,因为住寺内规矩多,而且次日往苍山估计仍要从华峰出发没必要背装备往返华顶,我们在华峰找了户村民家食宿,夜雨,天明放晴。
在华峰询问前往苍山道路,村民答复约六七十里,且沿途少有村落,山路不好找,一般不从这里走而是走泳溪方向。考虑寻路的困难,我们决定改往螺溪钓艇-一处尚未开发的峡谷景点。周六上午由华峰乡上山,北行约10里山路到达华顶寺。华峰乡到华顶寺有至少两条山径,都不收门票,沿途竹林清溪,景色不错。
返回华峰已是中午十二点,因为是周六,原先十二点经过华峰往县城的中巴车没来,估计是到石粱飞瀑迎送游客去了。在村里花80元包了辆农用卡车直达高明讲寺,约18公里,价格有点贵了,但节约时间(坐中巴需要在石粱镇转车)。
在高明寺,巧遇年轻住持了文,他引领我们参观了寺中几处古代碑刻,又引至方丈室以茶点水果招待。根据了文指点,我们出高明寺左行,经圆通洞到达峡谷底,沿溪向北步行百米,发现一处上佳宿营地,就地宿营,四人就地休闲,3人空身向北步行4里到达螺溪钓艇的代表景观石笋岩后折返。是夜又在雨声中入眠。
补充一点:从螺溪钓艇北行约40里,可以到达华顶,但石笋岩以北的山路蔓草丛生,已少有山民行走。
周日上午十点多,小雨中整装出发,雨稍行则止,沿溪而下,经黄坦丘约12里到达104国道边,搭中巴车1.5元每人到达天台县城的小北门,又每人加1元让司机送到天台西站。西站与小凌会合,购得60元每张的特价回沪快客车票(15:40),同去许尚礼小炒店腐败。
至此三天活动,公共花费分摊每人200元整,包括上海往返路费,沿途班车若干次、包车两次、村民家食宿一晚两餐、高明寺门票、周五宁海早餐、周日天台腐败,最后公费尚余二三十元,上返沪快客前一并换成水果。
沿途纷呈景观、趣闻琐事,留待其他队员补充。
作者:胡禅 出自:www.xingzhe.org 登录名: 二加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