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着淮水,湖水南下与长江汇合的古运河,流到扬州城南十多里处,水势分成两支,一支直出瓜州港;一支西向经过仪征入江。这里临河有一座“天中塔”,所以地名叫“宝塔湾”。清朝圣祖康熙曾把扬州北边“茱萸湾”的地名移用在此间,所以又叫“茱萸湾”。由于这里水路成三叉形,民间都把它称做“三汊河”。在“三汊河”口西南岸上,有一座巍峨壮丽的庙宇,这就是扬州“八大刹”或“二十四丛林”中首屈一指的“高冥寺”。过去,“高冥寺”不独在国内有名,它与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宁波天童寺,合称我国佛教禅宗的四大丛林,在海内外佛教界享有很高的地位,连东南亚各个崇奉佛教的国家,也都对它敬仰。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保护寺院。
相传高冥寺建于隋代,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在这个漫长的岁月中,屡经兴废。清代顺治年间,在此重建寺庙,名“文昌阁”,并建天中塔。康熙南巡时,这里是行宫。康熙曾登临天中塔,赐寺名“高冥寺”。“冥”有两个含义:一是在高空眺望万物成熟的秋天;意识上者以仁德呵护下面的人。后来乾隆六次南巡,也都是以“三汊河”行宫作为驻 之所。
高旻寺宫殿重叠,碑亭众立,是一座幽静的皇家花园。康熙、乾隆南巡,皆驻跸于此。乾隆南巡到扬州,先到高旻寺,然后再骑马入扬州城,乘画舫游览平山堂。正如乾隆所作的《自高旻寺行宫再游平山堂即景》诗云:“春风行馆憩天宁,早见平山黛色青。便进湖船漾新碧,且看夹岸画为屏。”
高冥寺里曾有一座金佛殿,里面供奉着一尊金佛,是康熙派学士高士奇、太监丁皂宝从北京专程送来的。藏经楼内藏有两位僧人用鲜血写成的经卷。天中塔,高七级,耸入云端。“宝塔一层灯一层,灯光直上天光下。一更二更灯初红,照见隔水清芙蓉。十里五里灯尚见,明星隐约疏林中。”(清代清恒《放生河亭观高旻寺塔灯》诗)塔之壮观,不言而喻。据《扬州府志》和《扬州画舫录》记载,过去寺内还有不少文物,其中最名贵的有:雍正赐的国内少有的大珊瑚钵,他的颜色呈黑色,是用整块的珊瑚剜制的。此外,还有汉代的陶器、王曦之的字迹、唐伯虎的画轴等物。咸丰年间高冥寺遭受过一次严重的战火,寺内古迹全部被烧毁。同治,光绪年间和民国年间,寺僧陆续重建和维修部分店堂。今寺宇山门上嵌有康熙手书的“敕建高冥寺”汉白玉石额。寺内的大雄宝殿、山门殿、天王殿等均已相继重建完成。缅甸洞缪观音寺住持惟静法师赠送的立、卧玉佛各一尊,既体现了中缅佛教界的传统友好交往,也为古刹增辉。
有兴趣的朋友,可从扬州市区乘座18路公交车前往游拜。
(以上内容根据均相关资料整理收集)
作者:dao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