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丹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丹阳境内就有人类活动。丹阳建置始于战国时期,初为云阳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实行郡县制,改云阳邑置云阳县。不久又更名为曲阿县。新莽始建国元年(9)改曲阿县为凤美县。东汉初复名曲阿县。吴嘉禾三年(234)改曲阿县为云阳县。晋太康二年(281)复名曲阿县。唐天宝元年(742)改润州为丹阳郡,曲阿县为丹阳县,丹阳县属丹阳郡。乾元元年(758)改丹阳郡为润州,丹阳县属润州。后经历朝,丹阳均属镇江。民国元年(1912)丹阳县直属江苏省。1949年4月丹阳全境解放,属镇江专区。1958年9月改镇江专区为常州专区,丹阳县属常州专区。1959年9月又改常州专区为镇江专区。1983年实行市管县后,丹阳县属镇江市。1987年12月,丹阳撤县设市,为丹阳市,仍属镇江市。
【文化、文物】丹阳有6000年的文明史。历史上人文荟萃,三国吴的韦昭,南朝的萧衍、萧统、萧刚、萧子显,唐代的皇甫冉、曾昆仲、许浑、张潮,宋代的吴淑、蔡肇、高述,明清时的姜绍书、吉梦熊等,他们分别以文学、史学、书画等名垂史册。近、现代,则有美术教育家吕凤子、语言学家吕叔湘、史学家唐邦治、文学家束纫秋、孔学家匡亚明,以及彭炎、束沛德、梅朵、尚丁等,他们均对中国文化作出了贡献。丹阳的民间文化艺术亦丰富多彩,民歌民谣、民间传说、曲艺戏剧等,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广为流传。具有地方特色的丹剧,就是取之民间艺术精华,为优秀地方剧种。
丹阳境内的文物众多。南朝齐梁陵墓石刻有11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朝延陵季子墓碑及碑亭、江南第一梵钟——唐中和铜钟、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总前委旧址等4处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朝玉乳泉井、明朝万善塔等60处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他还有古文化遗址多处,并从中发掘大量历史文物,其中有良渚文化遗物——黑陶弧腹罐、新石器时代晚期遗物——黑陶宽把盖杯、湖熟文化遗物——鬲、马家浜文化遗物——腰沿釜、西周青铜凤纹尊等。丹阳故有“江南文物之邦”之美称。
气候特点:2002年的基本气候特点是:冬季偏暖,夏季偏热,春季雨水多,秋季雨水少,全年日照偏少。年平均气温16.5℃,比常年偏高1.5℃,是丹阳自195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全年12个月的平均气温均比常年值偏高。冬季(12月~2月)平均气温5.9℃,比常年偏高2.5℃,是历史最高值,也是自1986年以来的第16个暖冬年,最低气温≤0℃的日数共26天,极端最低气温-4.6℃,出现在2001年12月25日和26日;春季(3月~5月)平均气温15.8℃,比常年偏高2.0℃,其中3月份平均气温12.0℃,比常年偏高4.0℃,是历史的最高值;夏季(6月~8月)平均气温26.8℃,比常年偏高0.6℃,≥35.0℃的日数为8天,极端最高气温达38.6℃,出现在7月15日,仅次于1959年的38.8℃;秋季(9月~11月)平均气温17.4℃,比常年偏高0.8℃。2002年的终霜日为2月24日,初霜日为11月2日,无霜期250天,比常年长29天。
丹阳市
降水量:年降水量1243.3毫米,比常年多184.9毫米,偏多17.5%,属正常略偏多年份,但降水的多寡,在时空分布上不均匀。冬季降水量153.4毫米,比常年多41.1毫米,偏多36.6%;春季降水量407毫米,比常年多144.5毫米,偏多55%,其中5月份明显偏多,偏多111.7%,属特多月份;夏季降水量507.3毫米,比常年多38.2毫米,偏多8.1%,属正常年份,但7月份特少,降水量仅为75.4毫米,为常年同期的42.3%,由此造成了明显的伏旱现象,对秋熟作物的生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秋季降水量174.0毫米,比常年少43.2毫米,偏少18.7%,其中11月份特少,为10.5毫米,仅占常年的19.6%。全年总降水日数111天,比常年少10天。降水日数最多的月份是4月份和12月份,降水日数均为15天,降水日数最少的月份是9月份和11月份,降水日数均为4天。最长连续降水日数9天,出现在12月17~25日,降水量57.4毫米;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25天,出现在1月27日~2月20日;一日最大降水量为82.5毫米,出现在6月20日。全年≥50.0毫米的暴雨日为6天,比常年多3天,其中6月份两次暴雨,5月、8月、9月、10月各有一次暴雨。6月19日入梅,7月8日出梅,梅雨长度为20天,梅雨量243.6毫米,梅雨情况基本正常,但梅雨量略偏多(偏多16.6毫米)。
日照:全年日照总时数1548.3小时,比常年1992.6小时少444.3小时,偏少22.3%;除1月和9月略有偏多外,其余月份均偏少,最少的4月份,仅为常年值的40.9%。冬季日照时数340.7小时,比常年少75.6小时,偏少18.2%;春季日照时数244.5小时,比常年少231.0小时,偏少48.6%;夏季日照时数501.3小时,比常年少100.6小时,偏少16.7%;秋季日照时数492.9小时,比常年少6.0小时,偏少1.2%。由于全年日照偏少,对农作物的热量吸收、光合作用及水稻的分蘖、发棵带来不利的影响。
风向:全年以偏东风占主导,其风向频率为16%,其次为东北风,其风向频率为8%。十分钟平均最大风速10.3米/秒,风向为西北偏北风,出现在3月21日,另一次是出现在8月26日的西风;8级以上瞬间大风日数为3天,是常年的69.8%。
其他特殊天气:全年雷暴日数共22天,比常年(32天)少10天。全年大雾数为26天,比常年(39天)少13天。
丹阳的交通优势非常突出,是苏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有航空、铁路、公路、江河运输之便。沪宁铁路、京杭大运河、312国道、沪宁高速公路四线并行,横贯全镜;著名的万里长江沿北部四镇蜿蜒东去,直达上海;常州机场离市区20公里,到南京国际机场也只有80公里;东北角18公里处有长江第三大港——镇江大港国际港口,年吞吐量达2000万吨,可直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航空
丹阳市
丹阳市没有机场,但它和以下四个机场距离很近,交通也都十分方便:
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高速公路2小时车程;
距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高速公路2.5小时车程;
距南京禄口机场,高速公路1.5小时车程;
距常州机场,公路20分钟车程。
航运
丹阳距镇江大港国际港口30公里(该港口已新建20座万吨级以上的货柜、散件和化工品专用码头)。此外,还可通过上海港、张家港等港口进行海上运输。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贯穿境内,极尽舟楫之利。
铁路
京沪高速铁路、沪宁铁路从境内通过;京沪高速铁路在丹阳设有站口。
公路
市内公路与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相连,四通八达。
丹西公路介绍:丹西公路是丹阳市交通重点工程,起自河阳镇南与312国道交叉处,经司徒、全州、行宫、延陵等镇,止于珥陵镇北,与241省道(原222省道)相接,路线全长约31.7公里。该工程将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双向四车道,路基宽31米(其中分隔带8米,两侧各有7.5米行车道,2.75米慢车道),路基边沟外各为15米绿化带,设计时速100公里,全程共有桥梁9座,涵洞200余道,工程总投资约2.65亿元。丹西公路是镇江市地方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公路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路网结构,分流现有312国道、222省道、101省道车流量,缓解丹阳市区交通压力,促进丹阳西部茅山老区经济发展。
金陵(丹阳)饭店
★★★★ 丹阳市云阳路1号
0511-6998888
新世纪国际大酒店
★★★★ 丹阳市经济开发区东方路85号
051186928888
丹阳大酒店
★★★ 丹阳市新市口广场1号
0511-6527199
丹亚大酒店
★★★ 丹阳市金陵西路117号
0511-6967878
华阳大酒店
★★ 丹阳市中山路204号
0511-6519111
界牌宾馆
★★ 丹阳市界牌镇
0511-6387879
东亚大酒店
涉外饭店 丹阳市丹凤南路999号
0511-6517788
花园大酒店
涉外饭店 丹阳市丹凤北路315号
0511-6561888
丹阳封缸酒 丹阳封缸酒在历史上已著名。据记载,北魏孝文帝南征前与刘藻将军辞别,相约胜利会师时以“曲阿之酒”款待百姓。曲阿即今丹阳,故丹阳封缸酒古有“曲阿酒”之称。
丹阳黄酒 丹阳黄酒是一种米酒,历史早已驰名,可与浙江绍酒媲美。几千年来,丹阳黄酒盛誉不衰,它色泽光灿清亮,香气醇浓,鲜甜爽口,回味无穷,且酒精度适中,是一种上等的滋补饮料,营养价值非同类酒能匹敌。
丹阳眼镜 眼镜产业是丹阳市的传统产业,丹阳市素有“中国眼镜之乡”的美誉,1985年轻工部在镇江(丹阳市隶属镇江市)召开发第一届中国眼镜协会会员代表大会,并成立了“中国眼镜协会”。全国第一家眼镜研究所在丹阳诞生,第一家省、部眼镜产品质量检验监督站建在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