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江苏省沿江经济开发带经济发展较快的市之一。距上海和南京皆为200公里。市内宁靖盐高速公路纵跨南北,328国道横贯东西;内河航运与泰州港、南通港、上海港等直接相连;宁启铁路姜堰站正在建设中。全市面积1051平方公里,92万人口,普及高中教育,现有省级以上重点中学5家,其中姜堰中学是全国重点中学,全市高等教育入学率达86%。姜堰呈亚热带平原地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银杏之乡”、“教育之乡”、“建筑之乡”。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是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先进市、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江苏省小康市。联合国授予的生态环境“全球500佳”是姜堰现代化绿色农业的缩影。以溱湖风景区为核心的旅游资源丰富,有中国民俗风情游、温泉度假村、麋鹿生态园等。 姜堰自古人文荟萃,叶甸仓场为汉朝吴王刘濞粮仓所在;宋朝岳飞、文天祥抗金均曾驻足姜堰;明朝抗倭名次唐顺之在姜抗倭直到病逝;哲学家、“泰州学派”创始人之一王栋长期在姜讲学,其授课处“王公祠”已作文物保存;明代著名山水画家唐志契、其弟唐志尹、侄唐日艮均工中国画,时称“三唐”;清朝棋圣、围棋国手黄龙士引领清代围棋走向封建时代最高峰;贡生卢福保曾任台湾道台兼学政;刘荣庆、刘国庆兄弟同为武状元,时称“熙朝盛事,旷古未闻”;现代艺术大师梅兰芳祖居张沐镇,曾数次回乡访祖;现代学者、诗人、书法家高二适由毛泽东主席倡导,与郭沫若展开“兰亭论辩”,传为历史佳话。姜堰在外的名人、能人众多,据初步统计,截止2002年底,姜堰籍在外的副教授以上的专家学者200多人,县处级以上干部600多人,县处级以上干部600多人,在京的少将军官5人。姜堰是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城市,有着特殊的人文资源,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对中国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特殊的贡献。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十四军在蒋垛镇建立苏中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抗战时期,陈毅曾驻足姜堰曲江楼,运筹黄桥决战。原隶属姜堰市的白马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野”渡江指挥部和中国人民海军诞生地。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志的姐姐江泽芬、现任党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的妹妹都是我们姜堰人,对家乡的发展极为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