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市境位于涟水上源,西起东经111°33′的三甲乡硐下村,东至东经112°2′的金石镇江边村,南起北纬27°27′的荷塘镇左湾村,北至北纬28°2′的伏口镇梅湾村,南北最长65公里,东西最宽40公里,总面积1897平方公里。市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与娄星区、双峰、邵东、新邵、新化、冷水江、安化、宁乡等8个县市区相邻。全境属山地丘陵区,大致可分为北部中低山区(约占30%)、中部丘岗平区(约占51%)和南部中山、中低山区(约占19%)。西北部的雪峰山余脉、西南部的龙山山脉和中部的雷峰山脉由西向东延伸,构成一个中部隆起、朝东敞口的“E”字形地貌轮廓。龙山主峰岳坪顶,海拔1513.6米,为境内最高峰。渡头塘乡桥溪村江东湾,海拔103.5米,为境内最低点。主要河流有涟水、孙水和湄水。湄水在渡头塘乡铜铃桥汇入涟水(上游又称蓝田水),涟水东流至娄底市娄星区犁头嘴(原属涟源),与孙水汇合,形成涟水干流。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集中,无霜期长,严寒期短等特征。年均温16.9℃,1月均温5.1℃,7月均温28.6℃,极端最低温度-12.9℃(1977年1月30日,桥头河),极端最高温度40.6℃(2003年8月2日)。年均降水量1377.3毫米。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在4、5、6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3%。年均日照1648.1小时。年均无霜期276天。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完成接收、改造原有学校的基础上,贯彻“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向工农开门”的方针,小学实行“乡学乡办”,在中学生中发放人民助学金,教育事业获得较快发展,1952年在校学生达到6.2万余人,比1950年增加2.77万人。1953~1957年,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文教方针和整顿小学的指示,调整了小学规模,整顿教师队伍,明确了教育机构的责任,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到1957年下学期开始“反右”斗争,致使400多名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教育受到冲击,给涟源教育事业造成严重损失。1958~1960年“大跃进”期间,涟源教育也出现了“大跃进”。当时全县中小学达738所,在校学生131874人,教职工3736人,其中民办教师1052人。幼儿园与托儿所由1957年的1所猛增至2731所。入园幼儿由55人增加到75656人。各地普遍办起农民“红专夜校”,参加学习人数以10万计。教育的“跃进”,超越了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大大超越了地方经济的承受能力,出现了缺经费、缺校舍、缺师资的严重困难。1961~1965年,为纠正“大跃进”中出现的“左”的偏差,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中小学条例,撤并学校,压缩超龄生,解散农村幼儿园所,精简教师队伍,强调按教育规律办事,使教育迅速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同时,根据“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大力兴办耕读小学和农业中学,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0%,耕读小学学生占小学生总数的28%,农业中学学生占中学生总数的42%。建国后17年,涟源教育在曲折中前进,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由于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左”的错误的严重影响,涟源教育和全国教育战线一样是重灾区。那时,党政机关瘫痪,学校也陷入混乱,中学和部分小学停课,学生和学生、教师和教师之间,派性斗争异常激烈,大批教育行政领导和教师横遭批斗,其心身受到严重摧残。11所县办中学下放到公社管理,全部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办,公办小学教师回本大队任教,下放大批教师到社、队劳动,接受“再教育”。同时,提出“大队办小学,片办初中,社办高中”的冒进口号,学校纷纷升级,教师层层拔高,结果导致层层无骨干教师,小学基础教育架空,中学教育畸形发展。这一时期,涟源高中达64所,初中285所。高中学生达14233人,初中学生46698人。造成中学教育恶性膨胀,教育质量严重下降。“文革”10年,给涟源教育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改革开放以来,涟源经济高速发展。1998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3.7亿元,实现财政收1.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69元。全市现有工业企业1000余家,其中,中央省地企业14家,市属企业60余家,乡镇企业900余家。工业初具规模,形成富有特色的6大行业。一是以涟邵煤田为主的采矿业。涟源市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市之一。1998年产原煤350万吨,焦炭10万吨。二是机械工业。洪源机械厂配有中南地区最大的水压设备,湖南锻造厂是中南五省最大的锻造企业,湖南煤机厂是江南地区煤炭机械制造的最大厂家。三是建材工业。全市有大小硅酸盐水泥厂33家,年生产能力过100万多吨,堪称建材之乡。四是冶金工业。年产铸造生铁10万多吨,是湖南三大生铁铸造基地之一。五是以制药、造锅、食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六是以生产氮肥、磷肥、电石、炸药为主的化工业。湖南169厂是湖南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民用爆破器材厂。全市工业涌现出了一大批名优产品,现有5个部优产品,24个省优产品,还有10个地方名牌产品。199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45.76亿元。涟源农业基础为不断加固,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拥有64万亩耕地,其中水田42.5万亩;茶果园8万亩;山地104万亩,其中林地88万亩。主产水稻。经过多年的发展,水果、烤烟、药材、瘦肉、型猪、黑山羊、蔬菜等十二大农产品基地已初具雏形,涌现出了斗笠山镇花萼粉丝厂、金石镇植物化工厂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花萼牌粉丝、鹰嘴岩翠茶、玉笋春茶、富田桥豆制品、兴津牌蜜桔等一大批名牌农产品。199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3.87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99亿元。涟源市商业贸易繁荣活跃。蓝田城区历来商贾云集,素有“小南京”之称,是湘中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蓝田市场是湖南省最大的县(市)级综合市场,建筑面积42000平方米,市物质总公司汽车配件市场、民主街木材市场、六亩塘建材市场等一批专业批发市场已形成较大规模。商业网点遍布城乡,保证了市场的稳定供给。199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61亿元。 涟源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交通比较便利。湘黔铁路横亘东西,目前已实现电气化并正在修建复线,还有4条地方铁路,207国道纵贯南北,即将进行拓宽改造,娄涟高等级公路正在紧张修建,毛路已基本拉通,涟源火车站东货场、涟源新汽车站已经建成,省道、市乡公路密如蛛网。通信网络不断健全。全市实现了乡乡通电话,一半以上的行政村也已经开通了程控电话,装机总容量达到34266门,电话普及率达到2.7%;大哥大用户达5400多户,BP机用1 9000户,建成了光缆传输网、语言信息网、数据通信网,初步形成了一个有线和无线、固定和移动、数字和模拟并存的多功能的现代化通信网络。城市功能强,规模较大。目前建成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各方面设施基本配套,人民公园正在建设之中,火车站广场、环城路、即将动工。小城镇建设迅猛发展,功能日臻完善,全市形成了以蓝田城区为中心,以杨市、桥头河为重点,以集镇为基础的城镇网络体系。 涟源是革命老区,有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1994年7月和1997年1月两次被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涟源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市拥有职业中学及普通中小学学校607所,在校学生近21万人。1998年通过国家“双基”(基本普级九年义力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达标验收。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一批作家、摄影家、词作家、书画家已在国内外崭露头角。1998年全国首家“作家爱心书屋”在白马镇田心坪村建成开馆,收到各类捐献书籍52000多册。全市现有各类技术人员28000余人,有各级各类科研机构17个。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健全,综合预防、保健、治病能力不断增强。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5%。 涟源作为对外开放城市,近年来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市政府成立了市外事办、外经办、招商办、协作办等涉外机构,并实行合署办公。市政府还在长沙、北京、深圳、广州、海口等城市设立了办事处。为加速地方经济发展,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具体操作时,坚持政策性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形成放手、放胆发展经济的良好环境。 涟源市在充分考虑现有基础和自身特点的前提下,制订了《涟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远景规划》,明确了到2010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措施。计划到2010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160亿元,把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小康的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涟源带入21世纪。涟源大门四面开,笑迎宾客八方来。竭诚欢迎海内外各界有识之士前来共谋发展,同创伟业。
涟源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涟源市城南,孙水之源,距娄底市区仅45公里,总面积8926.37公顷.,森林覆盖率92.35%。公园因山体庞大浑厚,山势高峻挺拔,山形伸展如龙而得名,最高峰岳坪峰高达1513.37米。全园共分凤凰、药王、铁狮、茶竹、白马、飞水崖、将军石七大景区,有“四十八面龙山”之称。 园内群山漫舞,林涛浩荡,悬瀑飞流,云雾缭绕,鸟语啾啾,山花飘香,更有岳坪峰的日出,彩凤湖旁的晚霞,白马湖畔的水上乐园,飞水涯的怪石嶙峋,凤凰村的古朴民风,是一处旅游观光,避暑度假胜地。 公园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龙山维管束植物多达192科、762属、1672种,其中已查明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54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银杏、伯乐树、银杉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23种,兰科植物28种。公园内保护动物有27目、52科、143种,其中已查明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12种,包括红腹锦鸡、白鹏、赤腹鹰、雀鹰、松雀鹰、虎纹蛙等。 龙山具有独特的医药文化,是华夏中药文化圣地。据《旧唐书》记载,唐代医学家孙思邀为研究药方,撰写医书,曾定居龙山,并在此完成了两部医学巨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公园内有关药王的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仍遗存至今。在龙山最高峰岳坪峰顶,现仍保存着一座建于1774年,占地达900多平方米的药王殿。整个建筑条石砌墙,铁瓦盖顶,山门上“湘南孕育”四字古朴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