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吴应科
吴应科(1859-?),原名天保,四会市会城镇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14岁时,由清廷公派留美学习,回国后入福州马尾船政学堂驾驶班补习。光绪十八年(1892年)任北洋海军提标都司,充督队船大副。甲午中日海战中,吴应科英勇善战,被清廷赠以巴图鲁(勇士)称号赏戴花翎。后历任海军蓝翎干总、北洋电讯局总办等职。曾出使英国任头等翻译,保升副将,并兼总兵衔,又任上海江南船坞总办、署理。宣统二年(1910年)为北洋舰队统领。辛亥革命后,被湖北军政府委为海军总司令。民国时期曾任海军右司令(海军中将衔)、海军部参议、总统府咨议、接收威海卫参赞等职。后其故居被称为“将军第”。
彭泽民
彭泽民(1877~1956年),字锦泉,四会县清塘镇白沙村人。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漂泊到马来西亚吉隆坡。光绪三十二年参加中国同盟会,竭诚拥护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参与创建中国农工民主党。
民国15年(1926年),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和海外部长。与共产党人亲密合作,为发展海外侨务作出贡献。次年,“四?一二”事变发生后,与宋庆龄、邓演达、毛泽东、林伯渠、董必武、恽代英等联名发表《讨蒋通电》,同时极力反对汪精卫“清共”诡计,保护中共领导人吴玉章、林伯渠。然后,毅然去南昌参加“八一”起义,被推选为革命委员会委员。“八一”起义后,隐蔽到香港行医。民国19年,同邓演达组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民国22年参加蒋光鼐、蔡廷锴等发动的“福建事变”,事变失败后,再返香港,入陈伯坛中医专科学校进修6年,毕业后在香港挂牌行医。并任香港陈李济制药厂、先施化妆品厂、永安蒲包仓和广生行的厂医。曾与章伯钧等在香港召开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创办《抗战华侨》杂志,积极向海外侨胞宣传加强团结、抗日救国的主张,发表《致全国各界领袖书》。民国30年1月12日,与宋庆龄、柳亚子、何香凝等联名发表《关于皖南事变致蒋介石及国民党中委书》。民国36年1月,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中国民主同盟南方总支部主任委员。民国37年12月,应毛泽东的邀请,前往东北解放区哈尔滨市,商讨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事宜。民国38年9月代表中国农工民主党,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并被选为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建国后,曾任中央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首都归国华侨联谊会主席、全国侨联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等职务。1951年起任农工民主党副主席,1954年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56年10月在北京逝世,终年80岁,遗体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谭 勇
中国著名花鸟画家,1918年生于广东四会,在六岁时离家求学,早年加入了岭南画派高奇峰门下的“民间画会”, 1938年考入徐悲鸿为主任的中央大学艺术系,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任徐悲鸿的助教,作为徐悲鸿的入室弟子,与其老师朝夕相随,深受其称赞和奖掖。抗日战争时谭老的画作专以劳苦大众为题材,徐悲鸿曾给以高度评价。谭老历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是徐悲鸿奖学金委员会委员,60年来教学与创作并举,人称“画坛多面手”,长于人物山水画,尤精花鸟,工写俱能,题材宽广,有“中华第一鸽”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