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大理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河流--红河的发源地。有保存完好的始建于明洪武23年、距今600多年的古城,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14座道教名山之一的巍宝山,有鸟类迁徙的要道“鸟道雄关”,有省、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余处。
巍山也是滇西著名的宗教圣地之一。巫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甚为盛行,其中尤以巫教、道教、佛教历史最为久远。境内有巍宝山、巫印山,小鸡足山等名山以及天魔牙寺、伏虎寺,降龙寺、玄尼守,灵岩寺等等道佛寺观。白唐代以来,在境内修建大批宗教寺庙,这些寺庙历代不断修复重建,1994年巍山古城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巍山还是云南省宗教工作重点县之一,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和原始宗教都有悠久的历史,县内还有玄珠观、圆觉寺、云隐寺、是和庵、龙于山、五印山、三鹤洞、圭峰寺、清真寺等等。据统计全县现有佛寺85座,道观104座,原始宗教78座,目前已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16处,各级各类馆藏文物共2100多件,省、州、县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0多处,明代以来人文蔚起,出过进士20多人,举人200多人,留下许多珍贵墨迹,清乾隆年间,被御封为"文献名邦"。
巍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23年,城内古建筑星罗棋布,主要标志拱辰楼建筑雄伟壮观。有的文物古迹如巍宝山道观古建筑群,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联系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纽带。近年来,全县的交通事业发展迅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县交通较为便捷,境内北经关巍公路接320国道,南经巍南公路接214国道,全县10个乡镇、83个村民委员会及82%的自然村实现通达,2006年关巍公路巍山段全面开工建设。至2006年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612.141公里,其中省道77.012公里,县道314.636公里,乡道490.376公里,专用公路15.924公里,村道714.193公里。全县公路网密度为0.73公里/平方公里。巍山县境内运输方式有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其中主要靠公路运输,全县营运车辆共有1214辆,其中:货运车辆354辆,客车260辆(班线车115辆,公共车10辆,微型客车135辆),拖拉机600辆;客运量54.5万人,客运周转量2572.4万人公里,货运量24.9万吨,货运周转量3075.9万吨公里。水路运输基本上属民间渡口,报县人民政府并经批准同意设置渡口八个,分别是牛街乡犀牛渡、小密喜渡,青华乡拉四渡,五印乡富去妈渡、扎妈古郎渡、地固渡、礼可渡,马鞍山田口渡。随着小湾电站建设截流后,我县黑惠江流域的回水库区长达119公里,给我县的水上运输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全县所有渡口均处于小湾库区回水区,水域宽广,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通过评审,决定投资建设犀牛渡轮渡码头一个和7个停靠站点,这些水运设施的建成,对我县航运事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农业特产主要有烤烟、茶叶、核桃、肉牛、黑山羊、白芸豆、啤大麦、水果、药材等。
地方特产主要有扎染布、民族风味小吃、蜜饯、咸菜、牛干巴等。
巍山的扎染具有民族传统工艺特色,曾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扎染艺术之乡——巍山”。巍山扎染出口日本、欧美、东南亚等国。
巍山的蜜饯、果脯,是远近驰名的土特产。名特小吃“粑肉饵丝”,不油不腻,清香可口。游人到此,总要品尝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