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原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第十五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之后裔领地。明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弟别勒古代第十七世孙诺必特默克图的游牧地,所部号为阿巴嘎哈纳尔。清乾隆八年(1743年)建贝子庙,故俗称贝子旗。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仍以清王朝封建王公制度统治阿巴哈纳尔、阿巴嘎、浩齐特三个部。1946年春,中国共产党在锡林浩特地区开辟工作,建立了中共贝子庙(锡林浩特)党支部,成立锡林郭勒盟人民政府,彻底废除了封建王公世袭罔替制度。
1949年春,阿巴哈纳尔左旗、阿巴嘎左翼旗、浩齐特右翼旗划为中部联合旗。1952年5月26日,中部联合旗与西部联合旗合并。由于阿巴哈纳尔左翼旗庙由贝子管辖,故得名“贝子庙”。1953年9月15日,经锡林郭勒盟人民政府批准,贝子庙改称锡林浩特(相当于苏木级),归西部联合旗管辖。1956年7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将西部联合旗改称阿巴嘎旗;同年1年8月21日锡林浩特由锡林郭勒盟直接领导(区级建制不变)。1959年4月15日,锡林浩特升为旗县级浩特,盟直接管辖。同年9月将阿巴嘎旗宝力根人民公社划归锡林浩特。1963年10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锡林浩特改称阿巴哈纳尔旗。将阿巴嘎旗和西乌珠穆沁旗的阿尔善宝力格公社、朝克乌拉公社、朝克乌拉牧场、军营牧场、一二六队、贝力克牧场行政区域划为阿巴哈纳尔旗行政区域,原锡林浩特改设镇级政权,为阿巴哈纳尔旗领导。
1979年12月14日,阿巴哈纳尔旗的“哈”字改为“嘎”字,1983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阿巴哈纳尔旗,设立锡林浩特市,以阿巴哈纳尔旗的行政区域为锡林浩特市的行政区域。现为县级市。
火车:目前有经桑根达来到呼和浩特方向的列车,属于集通铁路分支线。
航空:锡林浩特机场位于市区西部,每日都有航班往来于北京、呼和浩特、海拉尔等地。
公路:207国道和203国道穿过锡林浩特市。其中207国道向西南方可到张家口市,203国道则通往东南方向的克什克腾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