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镶白旗历史悠久。据历史记载,汉时为上谷郡北境,唐为单于郡护府辖地,辽为西京倒塌岭节度使司南境,宋为辽地西境。从元代成吉思汗之孙、元世祖忽必烈1260年在今正兰旗境内的金莲川建都后,为历代皇室(黄金家族)领地和大汗的护卫地,归中书省上都路管辖,明为龙门地及开平(上都)卫西北边地,1480年蒙古中兴之主达延汗设立察哈尔左右翼各3万户。
正镶白旗是由历史上著名的察哈尔蒙古八旗正白旗、镶白旗及明安旗、太右旗的一部分合并而成。原正白旗、镶白旗是以清朝军队旗帜的颜色而取名的。正白旗的旗帜为全白色,镶白旗的颜色为中间白色镶红边。正白旗、镶白旗同时建于清天聪九年(1653年),建立初期兼有军事、行政、生产三方面的职能,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归张家口都统管辖。民国三年(1914年)改为察哈尔特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又改属察哈尔察北地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重新划属察哈尔盟,从此隶属察哈尔盟。1945年获得解放,建立了人民政权,当时正白旗辖18个佐,旗政府驻哈那哈达庙(和硕庙),1947年迁至布日都庙。镶白旗辖16佐,旗政府驻巴嘎海力根(衙门诺尔)。1949年3月两旗合并为正镶白联合旗。1956年9月11日经国务院三十七次会议决定,将正镶白联合旗改为正镶白旗。并将原属正兰旗扎格斯台苏木的西部、明安太右联合旗的宝力根陶海苏木和宝昌县二区(原属正镶白旗租银地)划属正镶白旗,形成现在的区域范围。1958年锡林郭勒盟与察哈尔盟合并,为锡林郭勒盟十二旗县市之一。
正镶白旗历史悠久,景色怡人,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历史上蕴育了多位历史文化名人,其中有十八世纪杰出的科学家明安图,著名藏学家、蒙古文学、历史、历法学家罗布生朱力图木等。
铁路:集(宁)—通(辽)铁路横贯正镶白旗南部78公里,并在旗所在地明安图镇设立了二级站,正镶白旗站是区间五大站之一。
公路:公路东至赤峰市417公里,西达集宁市244公里,南通张家口仅205公里,北到锡林浩特市237公里,距首都北京经110国道全程420公里,距207国道66公里。县级公路白(旗)—宝(昌)、白(旗)—化(德)县、白(旗)—黄(旗)线、白(旗)—兰(旗)—多(伦)县。全部通车,客运班车直达北京市、石家庄市、张家口市、呼和浩特市、锡林浩特市,交通十分方便。集赤304省道在正镶白旗南部境内77公里,路经明安图镇。省际通道横跨旗境内73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