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晶宫是一个经历了两亿多年地壳变化而成的大溶洞,位于燕子岩山腹中。1981年8月,被广东省水文地质二队在寻找水力资源过程中发现的。洞内重叠共有四层,下洞中主洞,于1984年春节起,向游人开放。中洞和上洞亦于1986年相继开放。最底洞为冲积层,洞低矮,还有积水,不利于通行,故仍未开放游览。巳开放供游览的三层,总面积约16500平方米,游程约1.5公里,是广东省巳开放的古树浓荫溶洞中规模最大的一个。洞内高大宽阔,雄伟壮观,石笋、石柱林立,石花、石幔千姿百态,石钟乳玲珑剔透,绚丽多姿,有的象花鸟虫鱼,有的象飞禽走兽,有的象神仙佛祖,有的象天池飞瀑。整个洞穴如宫殿般,故被称为宝晶宫。
位于英德市区西南部约7公里处的燕子岩山腹中,占地38平方公里,是目前华南地区开发的最大的石灰岩溶洞,有“岭南第一洞天”之称。整个景区由宝晶宫溶洞、碧落洞、碧落湖和狮子岩等景区组成。溶洞具有“洞中洞、楼中楼、河上河”的地质特点,以形如宫殿、景观奇特、晶莹美丽而得名。洞内100多个石景千姿百态,大量的石笋、石钟乳、石幔、石花,如花如鸟,似虫似鱼,形态逼真,惟妙惟肖。洞内气温常年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凉爽宜人。宝晶宫溶洞不仅有奇异的自然景观,宝晶宫吸引全国和海外游客的特殊地方,在于它集岩洞各种美景于一身。它既有金碧辉煌的大厅,也有迷宫般的通道,更是有多层岩洞相叠连通,各层岩洞景物独具一格,又一层胜似一层。
玉皇宝殿的“鹅管”(地理学上称内部真空的钟乳石为“鹅管”),大至崩折在地面上的巨大石柱,无不应有尽有。从学术上讲,宝晶宫同样配称集岩洞特色之大成。石灰岩洞主要分成两大类,一类为构造性洞穴,即洞穴形成主要受构造支配;第二类是外动力形成洞穴,即洞穴形成是由地下水溶蚀而成,地下水面一般呈平坦近水平形态,故岩洞也呈近水平状态,它能切过倾斜的地层。宝晶宫却是两者兼而有之,上洞即为沿岩层倾斜面形成的构造性洞穴;而底层现在还有积水的地下河所在,即为沿地下水面附近发育的外动力形成的洞穴。此外,一般岩洞可按气候分为冷洞和暖洞,冷洞是洞口在上方的岩洞,当空气冷却后,由洞口沉积到洞穴底部,致使洞内气温保持较冷,即使洞外夏天高温,洞内聚积的冷空气不能逸出,故洞内仍比洞外冷,故称冷洞。而暖洞则洞口在下方,洞体在上方,夏天暖空气由洞外进入,浮上洞内,到冬季天冷,仍因气暖轻浮,不能从下口流出,故冬天洞内仍保持夏天气温,称为暖洞。宝晶宫上层为暖洞,而下层又为冷洞,又集冷、暖洞于一洞之中,这在国内也不多见。因此,宝晶宫既是旅游探胜的好去处,又是进行科学考察的理想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