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宝天曼,气势恢宏、辽阔富有。她以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和众多的野生动植物而饮誉中原,成为同纬度生态结构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和河南省生物多样 性的分布中心,被誉为“天然的物种宝库”“中州的一颗明珠”。
中国21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之一、河南省惟一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宝天曼,位于中州大地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西沿内乡县境内,山体海拔500-1845米,总面积100余平方公里。
2001年1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颁证仪式,宣布内乡县宝天曼被认定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宝天曼保护区地理位置独特,地处暖温带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区和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是我国惟一的长江、黄河、淮河三个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我国中部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自然综合基因库。它保护了过渡带的综合性森林生态系统和31个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5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为2879种高等植物、213种鸟类、62种兽类、14种两栖类、31种爬行类、67种鱼类及936种昆虫提供了良好的生存与栖息环境,该保护区对中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此外,宝天曼保护区还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发展潜力,并建起可持续保护生态的机制;还建立了自然博物馆,收集保存生物标本12387种。
多年来,内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推行严格管理措施,对宝天曼保护区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已发展成为河南省生物多样性的保存基地、科研基地和促进社区发展的示范基地,很好保护了中州大地这一块“绿色净土”,自2001年始,内乡县抓住宝天曼赢得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等金字招牌的机遇,大胆转变观念,实施“以旅游促保护、以开放促发展”战略,对宝天曼进行旅游开发,完善了景区配套设施,建起了全省面积最大、标本种类最多的宝天曼自然博物馆。为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该县聘请专家规划建设,用地方法规硬性把开发范围限制在试验区内,宝天曼游览区内的各项设施都是严格按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生态保护原则敲定的。目前开发出瀑布线、险峰线、生态线三条成熟的旅游环线,能供游客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宝天曼已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伏牛山旅游开发的龙头。
宝天曼以其独特的过渡带生态系统及丰富多样性的珍稀野生资源被生物专家们称为“生物物种天然基因库”。同时它奇特的自然景观、地质地貌也堪称鬼斧神工,雄奇瑰丽,山雄石险,古木参天,潭清水秀,飞瀑如练。该保护区具有独特的生态观光旅游和地质科普价值,已先后赢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宝天曼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宝天曼森林生态站”、“宝天曼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五块金字招牌。
宝天曼林海莽莽,古木参天,珍禽异兽,奇花异草,自然风光尽占风流。景区内到处可见怪古嶙峋,绝壁摩立。酷似刀削的扫帚壁拔谷而起,峰峦刺天,渊不见底,若隐若现的姑娘楼俊逸飘美,诡奇瑰丽;京子垛、雁翎刀、将军帽、过风崖、挂剑垛、悬石惊天、牛心垛等雄奇险峻,浑然天成。登上海拔1830米的主峰,远近景色尽收眼底,四周山峰一览无遗,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迷人景色令人陶醉,让人充分领略登高望远的特有情趣。主峰下面就是3000余公顷的处女林带,这里一直保持着原始状态,林间树木自生自灭,佳木异卉,多姿多彩,让人心旷神怡。
宝天曼山高林密,涧溪瀑潭遍布与山谷之中。七星潭、五龙潭等地的瀑布深潭很有特色,给景区增添了不少神韵。此外,景区内天然形成的琳琅满目的溶洞景观也是一个优势。天心洞、仙人洞、溶洞群、风洞等姿态各异,别具魅力。
五龙潭位于宝天曼南麓的曼子山上,在约五公里的深山峡谷中因瀑布跌落,自然形成了五个潭,依势为黄龙潭、赤龙潭、白龙潭、紫龙潭、黑龙潭。据传潭中因蟒蛇成龙而故名。黑龙潭最为壮观,一挂80余米的瀑布从山崖的绝壁处跌落形成。水花飞溅,声响震耳,活现一幅珍珠倒卷帘的壮观画卷。潭旁的绝壁石态千姿,西端有一峰高耸秀丽,其周围的山景极有气势。顺黑龙潭下行不远即为紫龙潭,处于山谷夹缝之中,西侧行走艰难,行人需攀物方可前行。潭小、谷深、水清,一目了然,令人心旷神怡。白龙潭周围更为险峻,素有“一线天”之称,阴森森地令人惊颤,观之随即就会油生“深潭若谷”之感。赤龙潭山势坦缓,看上去让人神秘莫测。最下面的黄龙潭潭大而深,称为“无底深潭”。五龙潭的潭景雅美奇妙,周围的山景更是点缀得如诗似画。岭峰罗列,峰峰叠翠,各种各样的树木郁郁葱葱,各种各样的怪石绝壁烂漫多姿。五龙潭如五颗明珠镶嵌在群峰峡谷之间,深山藏幽,幽而自然,真是风光无限。五龙潭配合宝天曼开发旅游胜景,潜力巨大,前景可观。
七星潭景区是宝天曼南麓的重点旅游开发区段,该景区和天心洞一条旅游线路,一道10公里的峡谷之中奇峰叠致,绝壁奇立。河谷中花岗岩河床,河水充沛清澈;各种形态的花岗岩巨石立于河床之中,别有情趣。进入景区就是2公里的悬石集中景段,一块一块的悬石堆砌而成的山峰,酷似人工砌筑,实则自然形成。不同的山峰有着不同的形态,似物似兽,造型奇特,鬼斧神工,极耐观赏。景区的主景段七星潭一带山势险峻,瀑潭叠错,很有特色。七潭河顺着花岗岩山体分七阶叠宕而下,每阶之间又形成斜落式的瀑帘,瀑帘跌入深潭之中。潭是花岗岩在长期的水流冲蚀中而形成,无杂石杂质,清静无暇,深不可测。离潭不远的天井瀑布四面环壁,仅有一狭道相通,瀑布一带势成扇状,景色堪佳。瀑高80余米,沿崖谷直落而下,极有气势。
天心洞在宝天曼南麓独孤垛的山腰之间。独孤垛一山独立,山大势陡,地势险绝。该洞处于悬崖削壁的中心地带,洞口直插而下,犹如山之心腔,故称“天心洞”。该洞为竖井式溶洞,口窄体阔呈瓮状结构,垂直向下20余米,进洞后有两个大厅相连接,面积约8000平方米,洞壁高度10——30余米不等,恢宏宽阔,十分壮观。洞壁自然形成的七彩纹饰,自然纯朴,图案精美,巧夺天工,形成该洞的一大特色。洞内叠错有致的钟乳石琳琅满目,似物似兽,排列有序,形似神似,大者若昂首傲立的擎天石柱,小者若精湛细美的牙刻石雕,细看又见送子观音、七仙下凡、八仙过海等一组组的神话传说活灵活现,将一个个优美的神话仙景展示面前,真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洞内还有不少的支洞和叉洞。该洞规模可观,极有观赏价值。目前该洞已得到开发,成为宝天曼南麓一处有吸引力的旅游景观。
仙人洞位于宝天曼北麓的大洞山脚。洞在绝壁悬崖的河谷旁,松河水从两山峡谷的洞前流过,地势颇为险峻壮观。洞口高达数丈,远看若巨人之口嵌于石壁,簇簇垂石参错,缕缕山岚飘逸,饶有情趣。入洞骤然豁朗,石厅的长、高、阔都有数十丈,可容数千人。举目远视处处可见石笋钟乳,玲珑精巧,悬垂自若,可谓巧夺天工。洞围有洞,洞顶有洞,洞连洞错,观之仰叹。昔日洞厅中曾塑有众多的神像,尤其十八罗汉最为闻名。从大厅边缘有洞可通其里,攀壁而上,窄阔相间,时有洞井临道。千孔相通,宛若迷宫。入之愈深,行之愈艰,见之愈奇,随处可见天然形成的胜景充满诗情画意。游人到此,虽心惊胆颤,却往往能够展开想象的羽翅而纵横驰骋。洞内尚有众多的蝙蝠聚集栖息,两爪抓石倒挂其顶,无以数记。该洞究竟有多深,至今无人知晓。清代编纂的《南召县志》曾载:“洞之中又有洞,愈入愈窄,皆非人间境,不可一一举也。约行一日许,又有无数洞,洞底皆闻水潺缓,莫得觅其处。过此一大洞,洞中有潭,其色绿,深石不可臆计,寒气逼人。大木横其上若架桥梁状,远见一大孔,望之森森然,人不敢经过焉”。据传说,很早的时候,曾有一个貌似天仙的丫环,为给父亲治病,从松河里捉鳖捉虾入了此洞,无法出来,倒是被神仙指点迷津,最终得道成仙,故被称作“仙人洞”。
溶洞群与宝天曼之主峰隔谷相望,洞围皆是质地细腻的汉白玉大理石,表面因大自然风化形成乳窟,洞下又有流水铮琮的松河,自然风光优美。洞口呈圆形,入洞渐宽敞,时窄时阔,迂回曲折,各有妙趣。洞内常年温润,但无积水,时见滴水悬坠,令人心爽。洞壁的大理石长期被流水风化侵蚀,形成各种精巧细腻的水钟乳乳柱,千姿百态,有的细如筷,有的粗如柱、悬于洞壁,琳琅满目,极为壮观,各种乳柱晶莹剔透,闪闪发光,游人置此酷似进入传说中的水晶宫殿,不少乳柱看上去似仙、似人、似物、似兽,千奇百怪,奇妙无穷。该洞长约1公里可达山顶,山顶有一洞口与其相通,目前行人可进的主洞长约500余米,主洞两侧还有叉洞,深度5——20米不等,规模颇为可观。主洞可通过三个洞厅方进入天井,通过天井又可通往其它洞厅。天井为不规则的椭圆形,直径约有30余米,高度10米以上,非常宽阔。井底、井壁、井顶皆是斑斓多姿的水钟乳,神奇秀丽,非常壮观。过去天井分两处可往里行,两个洞厅规模巨大,天然水锈石保存完好,非常壮观。主洞一侧有一竖洞(高12米)通往下面,下面又有规模壮观的洞厅,各种水锈石和钟乳石琳琅满目,引人入胜。该洞的空气极为清爽,游人不论在哪个角度,均无丝毫不适之感,以此可见洞与外界相通。周围还发现几处小溶洞,形成一个溶洞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