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成林位于打洛镇边境贸易区内的曼掌寨子旁,距离打洛镇政府以南3.5公里,靠近中缅边境的地方。这是一棵古榕树,有900多年的树龄,共有31个根立于地面,树高70多米,树幅面积120平方米,枝叶既像一道篱笆,又像一道绿色的屏障,成为热带雨林中的一大奇观,打破了“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的俗语。 那些大榕树除主干外,还从枝干上生出许多柱根插入土中,支柱根又变成了另一棵树,形成树生树,根连根的壮观景象。自1992年起,被当地群众在四周种植花草,开辟为景点后,每天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和拍照。
打洛口岸距景洪134公里的边镇打洛,位于勐海县西部,与缅甸小勐拉接壤,是国家二级口岸。打洛是傣语译名,意为“多民族混杂聚居的渡口”,自古以来,这里就居住着傣、哈尼、布朗等民族,现人口为1.6万。
清澈的打洛江水,从镇子中间流过,把古镇分为了两半,它流进湄公河,然后汇入了太平洋。但是,它隔不断人们的情丝,打不开人们的心结。从元代的“倒龙”,到明清时期的“版纳景洛”,再到现在的打洛镇,不同的民族都聚居在这个渡口,从事着商品交易活动。
打洛口岸主要景点
1.打洛边贸旅游开发区: 位于打洛镇以东3公里,总面积6.7平方米。建有交易市场、饭店、宾馆、餐馆、娱乐厅等设施。集食、宿、购、游为一体,每日迎接中外大量宾客。
2.打洛江风光: 打洛江又名南览河,由东向西穿过打洛坝后流入缅甸。江两边是中缅两国村寨。
3.独树成林:这是一棵巨大榕树形成的旅游景点,大榕树树龄900多年,树高70多米,主干布满无数块状根系,如山脉沟谷,纵横而下,紧紧抓住大地。树的枝 干上,又垂下了一根根似根似枝的树根,深深扎入泥土之中,形成根盘根、枝连枝,盘根错节的硕大整体,使得这棵占地120平方米,历经数百得风雨剥蚀,至今 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的老树,宛如一片小小的森林。
4.中缅219号界碑风景旅游区 主要景观有中缅219号界碑、民族歌舞表演场、胶林消暑园、中缅贸易商场、中缅友谊桥和水上娱乐城等。 从打洛坝子流过的南笕河直通缅甸邻邦,河流两岸,两国村舍毗邻,风光如画,两国边民语言相通服饰相同,自古有着深厚的情谊。
景点相关资料
打洛地处东经99°58′北纬21°41′,与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接壤。洛,傣语是联合摆渡的渡口之意。从前,居住在这里的傣、布朗、哈尼等民族一起在江边摆渡,故称之为打洛。
打洛气候湿润,四季如春,小镇四周群山绵亘,森林茂密,那里最常见的风景就是版纳有名的独木成林,这是热带雨林的一大景观。打洛镇面积400平方公里,海拔650米,年平均气温21℃,人口1.6万人。
打洛江又名南览河,由东向西穿过打洛坝,流入缅甸。打洛江,仅有36千米的河段在打洛镇境内,其余河段多在中、缅两国的界河。是湄公河的一条支流,江面宽 江是湄公河的一条支流,江面宽30多米,水流平缓,江南岸有打洛城子、曼蚌、曼产、曼仗和龙里4个寨子。
清澈的打洛江水,从镇子中间流过,把古镇分为了两半,它流进湄公河,然后汇入了太平洋。但是,它隔不断人们的情丝,打不开人们的心结。从元代的“倒龙”,到明清时期的“版纳景洛”,再到现在的打洛镇,不同的民族都聚居在这个渡口,从事着商品交易活动。
打洛边贸旅游开发区位于打洛镇3千米处,总面积近70公顷。建有边贸交易市场、饭店、宾馆、餐馆、娱乐厅等设施。打洛江风光:打洛江又名南览河,由东向西穿过打洛坝,流入缅甸。打洛江,仅有36千米的河段在打洛镇境内,其余河段多在中、缅两国的界河。江两边是中缅两国的村寨。独树成林这是以一棵大榕树形成的旅游景点,树龄约900多年,占地面积120平方米。
1991年8月10日云南省政府批准为省二类口岸以来,省、州、县对打洛的建设非常重视,口岸设施以及旅游景点、服务网点等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改善。1997年中缅两国签订《关于中缅边境管理与合作的协定》,中缅边境打洛一勐拉口岸已列入双方国家允许第三国公民持有效护照及签证或国际旅行证,货物通过 的口岸,正在申报国家一类口岸。
1999年人员流量1400799人次,其中:中方1382503人次(游客1174040人次),外方18296人次;机动车辆156226辆次,其中:中方152110辆次,外方4114辆次,是我省人员流量最大的省级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