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陵墓共有18个,分布在祖陵——江苏盱眙、皇陵——安徽凤阳,明孝陵——南京,东陵——南京(明孝陵旁)。十三陵——北京昌平,景泰陵——北京海淀区,明显陵——湖北钟祥。其中十三陵、明孝陵、明显陵是世界文化遗产。明皇陵是朱元璋父母的坟墓。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兴建,洪武十二年(1379年)最终完工。有皇城、砖城、土城3道。皇城周长 275 米,高 7 米,内有正殿、金门、左右庑、碑亭、御桥、华表并石人、石兽 36 对;砖城周长 3.5 千米,高 7 米,内有具服殿 、膳厨 、官厅 、棂星门、红桥、神厨、神库等。土城周长 14 千米 ,内有神路、官厅、铺舍、水关、皇堂桥等建筑 。皇城内左右 碑亭中有明太祖朱元璋亲撰的“皇陵碑”、“无字碑”,叙述了他的身世、经历等。此碑是研究朱元璋历史的重要资料。明皇陵宫殿建筑在明末时毁于兵火。今尚存有墓冢。墓前有碑刻、华表、“皇陵碑”、34对石人石兽。凤阳皇陵石刻是明代皇家乃至中国帝陵中陵寝石刻中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好的珍品。
景区相关资料:
太祖朱元璋即帝位以后,建都南京,而以临濠(今凤阳)为中都。中都始建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至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停建,由于兴建和使用的时间短暂,没有形成政治中心,但它在城市规划上的某些布局思想,包括它城内的宫殿布局,却影响了明北京城的规划。
明皇陵位于中都城西南7公里处,陵墓中安葬着朱元璋父母的遗骨。朱元璋出身贫寒,元至正四年(公元 1344年),其父母、兄嫂相继去世。朱元璋年仅10余岁,无力大办丧事,仅以“被体恶裳,浮掩三尺”之礼,安厝亲人。20多年后,朱元璋受封吴王,命故臣汪文等赴濠州修缮父母陵寝。洪武二年,他下诏在家乡兴建中都城,同时诏谕因旧陵之地,培土加封。洪武八年,罢建中都,又用中都余材,再次营建父母之陵。到洪武十二年,皇陵的总体格局基本形式,外有城垣,内有护所、祭祀设施;又在陵前竖起高大的皇陵碑和成双成对的石像生。
在陵墓的外围,有3道城垣,形成3城包裹陵墓的平面布局。由于皇陵地处明中都城的西南,为了使皇陵与中都城连为一体,所以皇陵的3道城门都是以北门为正门,而皇陵也因此是坐南朝北,神道与神路置于陵墓之北。皇陵的第1道城是夯土城垣,周长达28里。第2道城是青砖砌起的城垣,高2丈,周长6里多,四边开四门,皆有高大的城楼。第3道城是皇城,青砖垒砌,周长75丈。皇城平面长方形,它改变了过去帝陵内城平面方形的做法,为了将神道石像生移置城里,突出陵前享殿的地位,因此改为南北纵长的形状。皇陵的3道城中轴线两旁,建设了不少祭祀、护卫、住所建筑,形成规模宏大,森严壮观的皇陵建筑群。经过精心的设计、规划、施工,建成后的皇陵,气象巍峨,被誉为“重门列戟园陵肃”,“壮哉斯陵从古无”。
明皇陵陵墓是椭圆形覆斗式大平顶,高出周围地面5米。陵墓堆土而成,封土堆底边东西长50米,南北宽35米,占地面积1750平方米。陵前北部的金水桥向北,有长257米、宽6.3米的神道,两旁对称排列着雕琢精美的32对石像生。自北而南依次排列的石刻有:独角兽卧像2对;石狮蹲像8对;石华表2对;马官、石马与控马者立像6对;石虎立像4对(现缺一对);石羊卧像4对;文臣立像2对;武将立像2对;内侍立像2对。这些石像生是目前所知明代最早、数量最多、刻工最精细的皇家陵园石刻,具有很高的石刻艺术价值。不仅数量居历代帝王陵墓之冠,而且雕刻技艺上也有独到之处。均用整块石料雕琢,无论是人像,还是动物,均造型生动,刻琢精细,具有高超的技艺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们是宋元石刻艺术发展的最早产物,对明清的石刻造型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神道南端紧连金水桥遗址,遗址南侧的东西两边各竖立一块大碑,东为无字碑,西为皇陵碑。两碑尺寸相同,规格一致,均高6.87米,分别由螭龙碑首、碑身、龟趺三部分组成。皇陵碑额篆有“大明皇陵之碑”6个大字,因碑文系朱元璋亲自撰写,又名“御制皇陵碑”。朱元璋为了让子孙后代了解艰辛家世和开创江山的艰难,秉笔直书,历述家世实情与戎马生涯,一改历代帝陵碑刻粉饰夸功、谀墓不实的恶习。皇皇大著,堪称一绝。碑文长达1105字,是研究朱元璋家史与元末明初历史的珍贵史料。
明皇陵一直受到明王朝的悉心保护。明朝末年,张献忠起义军攻占凤阳,火烧皇陵,享殿等建筑为之涂炭,之后又屡遭毁坏。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大肆砍伐陵园松柏,使郁郁葱葱的陵园变成光秃秃的土堆,荒芜不堪。
新中国成立后,中都城和皇陵设立了文物管理机构,经过努力,中都城和皇陵周围的环境得到了治理,现有文物古迹也得到了妥善保护。1982年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附录】
明皇陵引来众游客寻觅“中国结”
源于上古先民结绳记事的中国结,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如今众多游客来到凤阳明皇陵石刻——文官身后寻觅600年前的服饰中国结。
明太祖朱元璋父母陵寝——明皇陵最独具特色、价值最高的是象徵朝会仪仗的32对石像生:獬、狮、华表、马及控马官、虎、羊、文臣、武将、内侍。
近日,南京、合肥等地游客慕名而来,饶有兴趣来到明皇陵观看文官石像生身后绶带的图案——明代“服饰中国结”。据了解,源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之结,随着历史的推移逐渐演化为情感愿望千千之结、服饰之结、吉祥“音结”之结、神灵之结、时尚之结等。服饰之结,源于用红绳结盘曲成“S”形饰于腰间始,历经了周的“绶带”,南北朝的“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到盛唐的“披帛结绶”、宋的“玉环绶”直至明清旗袍上的“盘扣”及传世的荷包、香囊、玉佩、扇坠、发簪等。官身后的“服饰之结”则显示了“结”在中国传统服饰中被应用的历时之久、包罗之广,成为世代相传的吉祥饰物。
对于600多年前的石匠能够在坚硬的石体上,刻出如此雄浑中显优美、厚重中含飘逸的图案,广大游客无不侧目惊叹。
明皇陵有一口井水不犯河水的龙泉井
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父母陵寝明皇陵无字碑亭与玉带河南岸之间,有一眼古井叫龙泉井,这口水井苔痕满壁,井水清冽,乍一看无异于乡间任何一口水井。据史料记载,在明皇陵有字碑和无字碑便分别有一眼水井,专做明皇陵守卫人员生活用水源,后来,有字碑附近的水井被掩埋,独留无字碑亭附近的龙泉井,六百年来旱不涸涝不溢,井水水面守恒于离地面二、三米的一个标准水平,水平面常年高出井口北侧一米多距离的玉带河水面30厘米左右,且井河清浊分明,正应了一句老话——井水不犯河水。许多游客来到这里参观,啧啧惊讶:“这是一个神奇的现象!”
据有关人员勘察证明,虽然玉带河的水是地表水水位一般要高于属于地下水的井水水面,但是由于龙泉井水源含水层地势比玉带河河面高,而所以一井一河虽然近在咫尺,但是两者的水位、清浊分明是很正常的自然现象。
御制皇陵碑上朱元璋亲自撰写的碑文
孝子皇帝元璋谨述:
洪武十一年夏四月,命江阴侯吴良督工新建皇堂。予时秉鉴窥形,但见苍颜皓首,忽思往日之艰辛。况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特述艰难,明昌运,俾世代见之,其辞曰:
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彷徨。俄尔天灾流行,属罹殃,皇孝终于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丧。
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忽伊史之慷慨,惠此黄壤。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既葬之后,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计不张。孟嫂携幼,东归故乡。值天无雨,遗蝗腾翔。里人缺食,草木为粮。予亦何有,心惊若狂。乃与兄计,如何是常。兄云去此,各度凶荒。兄为我器,我为兄伤。皇天白日,泣断心肠。兄弟展品路,衣恸遥苍。汪氏老母,为我筹量,遣予相送,备醴馨香。空门礼佛,出入僧房。
居未两月,寺主封仓。众各为计,云水飘扬。我何作为,百无所长。依亲自辱,爷天茫茫。既非可倚,侣影相将。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跄。仰穹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倘佯。西见鹤唳,俄淅沥以飞霜。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一浮云乎三栽,年方二十而强。时乃长淮盗起,民生攘攘,于是思亲之心昭著,日遥眄兮家邦。已而既归,乃复业于於皇。
住方三栽,而又雄者跳梁。初起汝、颖,次及凤阳之南厢。未几陷城,深高城隍,拒守不去,号令彰彰。友人寄书,云及趋降,既忧且惧,无可筹祥。傍有觉者,将欲声扬。当此之际,逼迫而无已,试与智者相商。乃告之曰:果束手以待非?亦奋臂而相戕!智者为我画计,且祷阴以默相。如其言往,卜去守之何祥。神乃阴阴乎有警,其气郁郁乎洋洋,卜逃卜守则不吉,将就凶而不妨,即起降而附城,几被无知而创。少顷获释,身体安康。
从愚朝暮,日日戎行。元兵讨罪,将士汤汤。一攫不得,再攫再骧。移营易垒,旌旗相望。已而解去,弃戈与枪。予脱旅队,驭马控缰,出游南土,气舒而光。倡农夫以入伍,事业是匡。不逾月而众集,赤帜蔽野而盈冈。率渡清流戊守滁阳。
思亲询旧,终日慨慷。知仲姐已逝,独存驸马与甥双。驸马引儿来我枉,外甥见舅如见娘。此时孟嫂亦有知,携儿挈女皆从傍。次兄已殁又数载,独遗寡妇野持筐。因兵南北,生计忙忙。一时会聚如再生,牵衣诉昔以难当。于是家有眷属,外练兵钢,群雄并驱,饮食不遑。
暂戊和州,东渡大江。首抚姑孰,礼仪是尚。遂定建业,四守关防。砺兵秣马,静看颉颃。群雄自为乎声教,戈予天下铿锵。元纲不振乎彼世祖之法,豪杰何有乎仁良。予乃张皇六师,飞旗角亢。勇者效力,智者赞襄。亲征刑、楚,将平湖、湘。三苗尽服,广海入疆。命大将军东平乎吴越,齐鲁耀乎旌幢。西有乎、伊、洛,崤函地险河湟。入胡都而市不易肆,虎臣露锋刃而灿若星芒。已而长驱乎井陉,河山之内外,民庶咸仰。关中既定,市巷笙簧。元菟、乐浪以归版籍,南藩十有三国而来王。
依金陵而定鼎,托虎踞而仪凤凰。天堑星高而月辉沧海,钟山镇岳而峦接乎银潢。欲厚陵以微葬,卜者乃曰“不可”,而地且臧。于是祀事之礼已定,每精洁乎蒸尝。惟劬劳罔极之恩难报,勒石铭于皇堂。世世承运而务德,必仿佛于殷商。泪笔以述难,渝嗣以抚昌。稽首再拜,愿时时而来飨。
洪武十一年,岁次戊午,七月吉日建。
太祖朱元璋即帝位以后,建都南京,而以临濠(今凤阳)为中都。中都始建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至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停建,由于兴建和使用的时间短暂,没有形成政治中心,但它在城市规划上的某些布局思想,包括它城内的宫殿布局,却影响了明北京城的规划。
明皇陵位于中都城西南7公里处,陵墓中安葬着朱元璋父母及兄嫂、侄儿的遗骨。朱元璋出身贫寒,元至正四年(公元 1344年),其父母、兄嫂相继去世。朱元璋年仅10余岁,无力大办丧事,仅以“被体恶裳,浮掩三尺”之礼,安厝亲人。20多年后,朱元璋受封吴王,命故臣汪文等赴濠州修缮父母陵寝。洪武二年,他下诏在家乡兴建中都城,同时诏谕因旧陵之地,培土加封。洪武八年,罢建中都,又用中都余材,再次营建父母之陵。到洪武十二年,皇陵的总体格局基本形式,外有城垣,内有护所、祭祀设施;又在陵前竖起高大的皇陵碑和成双成对的石像生。
在陵墓的外围,有3道城垣,形成3城包裹陵墓的平面布局。由于皇陵地处明中都城的西南,为了使皇陵与中都城连为一体,所以皇陵的3道城门都是以北门为正门,而皇陵也因此是坐南朝北,神道与神路置于陵墓之北。皇陵的第1道城是夯土城垣,周长达28里。第2道城是青砖砌起的城垣,高2丈,周长6里多,四边开四门,皆有高大的城楼。第3道城是皇城,青砖垒砌,周长75丈。皇城平面长方形,它改变了过去帝陵内城平面方形的做法,为了将神道石像生移置城里,突出陵前享殿的地位,因此改为南北纵长的形状。皇陵的3道城中轴线两旁,建设了不少祭祀、护卫、住所建筑,形成规模宏大,森严壮观的皇陵建筑群。经过精心的设计、规划、施工,建成后的皇陵,气象巍峨,被誉为“重门列戟园陵肃”,“壮哉斯陵从古无”。
明皇陵陵墓是椭圆形覆斗式大平顶,高出周围地面5米。陵墓堆土而成,封土堆底边东西长50米,南北宽35米,占地面积1750平方米。陵前北部的金水桥向北,有长257米、宽6.3米的神道,两旁对称排列着雕琢精美的32对石像生。自北而南依次排列的石刻有:独角兽卧像2对;石狮蹲像8对;石华表2对;马官、石马与控马者立像6对;石虎立像4对(现缺一对);石羊卧像4对;文臣立像2对;武将立像2对;内侍立像2对。这些石像生是目前所知明代最早、数量最多、刻工最精细的皇家陵园石刻,具有很高的石刻艺术价值。不仅数量居历代帝王陵墓之冠,而且雕刻技艺上也有独到之处。均用整块石料雕琢,无论是人像,还是动物,均造型生动,刻琢精细,具有高超的技艺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们是宋元石刻艺术发展的最早产物,对明清的石刻造型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神道南端紧连金水桥遗址,遗址南侧的东西两边各竖立一块大碑,东为无字碑,西为皇陵碑。两碑尺寸相同,规格一致,均高6.87米,分别由螭龙碑首、碑身、龟趺三部分组成。皇陵碑额篆有“大明皇陵之碑”6个大字,因碑文系朱元璋亲自撰写,又名“御制皇陵碑”。朱元璋为了让子孙后代了解艰辛家世和开创江山的艰难,秉笔直书,历述家世实情与戎马生涯,一改历代帝陵碑刻粉饰夸功、谀墓不实的恶习。皇皇大著,堪称一绝。碑文长达1105字,是研究朱元璋家史与元末明初历史的珍贵史料。
明皇陵一直受到明王朝的悉心保护。明朝末年,张献忠起义军攻占凤阳,火烧皇陵,享殿等建筑为之涂炭,之后又屡遭毁坏。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大肆砍伐陵园松柏,使郁郁葱葱的陵园变成光秃秃的土堆,荒芜不堪。
新中国成立后,中都城和皇陵设立了文物管理机构,经过努力,中都城和皇陵周围的环境得到了治理,现有文物古迹也得到了妥善保护。1982年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