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南侧,是一座省级地志性博物馆。它的前身是1939年由中英庚子赔款董事会组建的甘肃科学教育馆。
甘肃省博物馆占地100多亩,主楼呈"山"字型,中间主楼5层,两翼各为3层,以回廊相连,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主楼中设有展览厅13座,讲演厅1座,休息室12间;博物馆下设历史部、自然部、社会主义建设部、群众工作部、技术部、办公室、保安部等。共有工作人员140名,其中业务人员占2/3,在职的高级研究人员15名,中级研究人员27名,初级研究人员40名,实力雄厚。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丰富,是全国有名的省级博物馆之一。馆内有历史文物、民族文物和自然标本资料十多万件,以彩绘陶器、汉唐丝路珍品和佛教艺术瑰宝为其三大突出特点,尤以著名的"铜奔马"、珍贵的古化石"黄河剑齿象"驰名。
该馆藏品计有自然标本、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和民族文物7.5万多件,一级藏品110多件,如:甘肃彩陶、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世界闻名的铜奔马(见图)和成组车马俑、汉代医方简、北宋淳化二年 (991)《报父母恩重经变画》等。自然标本中珍藏有中国特有动物大熊猫、金丝猴和丹顶鹤等标本。藏品中历史文物占三分之二。最具特色的是新石器时代各类彩陶、汉代木简木雕、十六国至唐代的佛教造像、写经等。革命文物有当年红军长征遗留下的标语等。该馆陈列面积7500多平方米,有5个大型的固定展览。
《甘肃历史文物》展览,展出了甘肃境内出土历史文物1500余件,系统地反映甘肃历史发展的概况,重点突出甘肃新石器时代的各种文化的彩陶,丝绸之路咽喉要道──河西走廊出土的汉唐文物,十六国至隋唐佛教艺术和写经等有关中西文化交流的实物。
《甘肃自然富源》展览,展出实物、模型1380件,全面介绍了甘肃行政区划、人口、民族、交通、气候、水文、土壤和动物、植物、矿物资源。
《嘉峪关魏晋壁画墓》展览,展出了墓内保存的60多幅砖画。 《黄河古象》展览,展出1973年春在合水县发现的黄河剑齿象化石,长8米,高4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个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剑齿象遗骸。 《红军长征过甘肃》革命文物展览,以长征为轴线,通过照片、文献、实物,介绍长征在甘肃境内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和革命斗争。 该馆单独或合作编辑出版的重要书刊有《武威汉简》、《甘肃彩陶》、《武威汉代医简》、《汉简研究文集》、《炳灵寺石窟》、《红军长征过甘肃革命文物》、《淳化阁帖选》、《汉简书法选》等10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