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铁牛位于永济古蒲州城西门外黄河滩上,距普救寺约4华里。这里地处黄河中游,黄河两岸的人们最好通过河上的浮桥往来,然而因为河水汹涌,造好的浮桥常被冲塌,使人们的出行十分不便。为了黄河两岸的交通及贸易往来,唐朝时,又重建了浮桥,并冶铸了这尊“镇河大铁牛”,置于古蒲州城遗址西门外黄河滩上作为护桥之神。
据文献记载,铁牛系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年间(公元724左右)下旨冶铸,工八尊,用以作为维系和坚固长安与河东的交通枢纽、山峡要津——蒲津桥的索缆和桥墩。牛下有36根铁柱连腹,入地丈余。牛旁各有一铁人,并有两座铁山,与牛、人、柱相连。铁牛尾后有大轴,结铁锁链8条,链下连鉴千艘、横百丈,构成当时规模宏伟的蒲津渡浮桥。蒲津桥,是我国黄河上创建最早而又延时最长的一座浮桥,也是唐代黄河三大桥梁之一。
现已出土的铁牛为四尊,呈蹲伏状,个个高大雄伟,体阔胸圆,造型精美,头昂角矫,目似怒,耳如听,每尊身长3米有余,重达万斤。铁人均作牵牛状,高大健美,栩栩如生。
唐开元铁牛时代之早,数量之多,体积之重,工艺之精,在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对于研究我国的冶金、水利、桥梁史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铁牛共八尊,现已出土了有四尊,每尊身长丈余,重约一吨,它们均面向黄河排列。同时出土的还有铁山、铁柱、铁人等,造型生动逼真,形象动人。
始建于唐代的蒲津渡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黄河渡口,黄河大铁牛位于永济市蒲州城西的黄河东岸,是当时蒲津浮桥的镇桥之宝。铁牛是用作拴铁索用,铁索连舟便成了浮桥。四尊铁牛气势磅礴,威武有力,每尊铁牛旁都有一个牵牛铁人,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民族。黄河铁牛对研究唐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桥梁架设、冶炼铸造以及黄河变迁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牞有很大的历史考古价值牞并称为国宝。
景区相关资料
景区概述
始建于唐代的蒲津渡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黄河渡口,黄河大铁牛位于永济市蒲州城西的黄河东岸,是当时蒲津浮桥的镇桥之宝。铁牛是用作拴铁索用,铁索连舟便成了浮桥。
上世纪90年代初牞蒲津渡遗址考古队首次科学发掘牞完整出土了唐开元12年铸造的四尊铁牛等文物。四尊铁牛气势磅礴,威武有力,每尊铁牛旁都有一个牵牛铁人,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民族。蒲津渡遗址出土的唐开元铁牛牞数目之多、体积之宏、分量之重、铁质之优、造型之美、工艺之精、实用价值之大牞举世罕见。对研究唐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桥梁架设、冶炼铸造以及黄河变迁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牞有很大的历史考古价值牞并称为国宝,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和唐涣澄曾肯定其为世界桥梁史上的无价之宝。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诞在唐代开元大铁牛的出土地,蒲州位于晋陕交通要冲,蒲州城外的蒲津渡自古以来就是黄河最繁忙的渡口之一,早在鲁昭公元年,也就是公元前541年,蒲津渡就架设过浮桥,这是我国历史上架设浮桥的是早记载。此后,秦昭襄王东征赵魏、汉高祖刘邦平定关中、魏武帝曹操西讨马超、北齐神武帝高欢进攻西魏、隋文帝巡幸河东时,都曾在此架设浮桥。
黄河铁牛(开元铁牛)
开元铁牛亦称唐代铁牛,位于永济市城西十五公里,蒲州城西的黄河古道两岸,各四尊。铸于唐开元十二年( 724),为稳固蒲津浮桥,维系秦晋交通而铸。元末桥毁,久置不用,故习称"镇河铁牛"。因黄河变迁,逐渐为泥沙埋没。1989年 8月在蒲津渡遗址上经勘查发掘,处于黄河古道东岸的四尊铁牛全部出土。距蒲州城西墙51米,距西城门 110米。铁牛头西尾东,面河横向两排。伏卧,高1.5米,长3.3米,两眼圆睁,呈负重状,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牛尾后均有横铁轴一根,长2.33米,用于拴连桥索。牛侧均有一铁铸高鼻深目胡人作牵引状,现已露出地面部分高1.5米,肩宽0.6米。四牛四人形态各异,大小基本相同,据测算,铁牛各重约30吨左右,下有底盘和铁柱,各重约40吨,两排之间有铁山。
【一号铁牛铁人】
一号铁牛:(西北方位),身长3.3米,身高1.51米,重约45 吨。一号为牡,即公牛。
一号铁人:(西北方位),身高1.93米,肩宽0.66米,体重约2吨。 一号铁人,鼻头硕大,鼻梁隆起,鼻翼上部尖细,头戴圆形缀顶小帽,身着轻盈长袍。整个体形服饰与神态, 均属维吾尔族装扮。
【二号铁牛铁人】
二号铁牛:(东北方位),身长3.15米,身高1.66米,重约49吨。 二号铁牛为牛牛享,即母牛。
二号铁人:(东北方位),身高1.96米,肩宽0.63米,重约2吨余 。二号铁人身体粗壮丰实,脸方眉粗,神态彪悍,头戴束 帽,身着骑士服,手提于胸前,若似牵缰勒马。从头到脚 ,动作形态,均属蒙古族装扮。
【三号铁牛铁人】
三号铁牛:(西南方位),身长3米,身高1.50米,底座铁板厚0.40米,宽2.3米,长3.54米,重约65吨。三号为犍, 即阉过的雄。
三号铁人:(西南方位),身高1.90米,肩宽0.62米,重约2吨。 三号铁人鼻梁上下粗细无异,眼目伸邃,皮质浑厚,头 戴"缀耳"帽,身着藏袍,左臂套于袖内,右臂套衣袒露于袖外,和现在居住于云贵川藏一带的藏族服饰仍然相仿。
【四号铁牛铁人】
四号铁牛: (东南方位),身长3.05米,身高1.52米,铁板厚0.40米,宽2.3米,长3.54米,重约70吨。四号铁牛为牛区,即三岁小牛。
四号铁人: (东南方位),身高2.06米,肩宽0.70米,重约2吨。 四号铁人面孔慈祥端庄,神态文静自豪,头戴前抵后高的"相公"帽,身着短袖翻领的唐朝服饰,俨然是一个汉民族的形象。
蒲津渡
蒲津渡是古代黄河的一大渡口,位于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外的黄河东岸。蒲津渡自古以来就是秦晋之交通要冲,历史上有很多朝代在这儿修造过浮桥。据《春秋左传》记载,昭公元年,秦公子咸奔晋,造舟于河。《初学记》:"公子咸造舟处在蒲板夏阳津,今蒲津浮桥是也。"《史记·秦本纪》又载:"秦昭襄王五十年(前 257年),初作河桥。"张守节《史记正义》谓:"此桥在同州临晋县东,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桥也。"以后东魏齐献武王高欢、西魏丞相宇文泰、隋文帝都在这儿建造过浮桥。唐初,河东为京畿,蒲州是长安与河东联系的枢纽。开元六年( 718),蒲州被置为中都,与西京长安、东都洛阳齐名。开元十二年(724),为了加强对唐王朝的大后方河东地区及整个北方地区的统治,唐玄宗任命兵部尚书张说主其事,改木桩为铁牛,易笮索为铁链,疏其船间,倾国力对蒲津桥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通典》、《唐会要》、《蒲州府志》均记载此事。有宋一代,蒲律渡仍是黄河的重要渡口之一。金元之际,浮桥始毁于战火,只剩下两岸的铁牛。后来因三门峡水库蓄洪而使河床淤积,河水西移,铁牛被埋入河滩。
今蒲津渡遗址,西距黄河堤岸2.8公里,隔河遥望陕西省朝邑县,东距古蒲州城西墙约六米,南距古蒲州城西门(即蒲津门)近百米。1988年、1991年对蒲津渡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勘探和科学发掘。根据发掘结果,唐蒲津渡遗址最深处距今地表 6.5米。在靠当时河岸有一道曲拱梯形石堤,堤基下有密密成排竖钉的柏木桩,垒砌石条间贯注有铁锭,又以米浆白灰泥粘合缝隙, 十分牢固。这道石堤明确地可以看出系分两次砌筑。在紧靠石堤处发现了四尊铁牛、四个铁人、两座铁山、三个铁墩、六根铁柱。还发现一座四米见方的砖屋遗址,门坎向东,当是管理渡口之所在。发掘中还发现了唐开元通宝、宋天圣元宝、元丰元宝、金正隆元宝等十余枚铜钱。
蒲津渡遗址是一处具有丰富遗存的大型遗址,也是我国第一次发掘的大型渡口遗址,它展现了我国古代桥梁交通、黄河治理、冶铸技术等各方面的科技成就,也直观地揭示出黄河泥沙淤积、河水升高、河岸后退的变迁过程,从而为历史地理、水文地质、环境考古及黄河治理提供了许多有用资料。
铁牛发掘过程
1989年,黄河东岸的四尊铁牛以及所属的铁人、铁山、铁柱先后被发掘出土。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国宝级文物,它不仅全面展示我国唐代的冶金、建桥技术,更为研究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史料。四尊铁牛面向黄河排成两排,呈伏卧伏,分别为公牛、母牛、腱牛和牛犊,因为铸造时间有一定跨度,经验越来越丰富、工艺越来越先进,所以四尊铁牛一尊比一尊重,一尊比一尊精美。每头铁牛边上均铸有一名牵牛铁人,形态、表情各异,极为生动,他们各代表汉、藏、维、蒙四个民族。
唐代没有大型高炉,如此浩大的工程是如何完成的呢?专家们考证说,它们全部是现场一次浇铸而成,浇铸期间,黄河岸边汇集了唐王朝大部分的熔炉,铁水顺着槽道一齐流入模具中,为了保证浇铸成功,模具下还必须架起碳火以保持铁水温度。我们可以想象,河滩上人声鼎沸、烟尘滚滚、铁水奔流的场面会是何等壮观。
开元铁牛刚出土时,牛身油光发亮,仿佛新打磨过一般。然而,铁牛的位置处于当地地平线下十米深处,由于地下水位的影响以及保护经验的缺乏,开元铁牛很快就锈迹斑斑,面目全非,四尊铁人的表面更是层层剥离,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变为一堆废铁。为了保护开元铁牛,有关部门被迫背离专家们当时确定的"原址、原位、原貌"的保护原则,制定了在原址提升12.2米、下做隔水处理、上盖房遮阳避雨的保护方案。铁牛一旦离开原地,哪怕仅仅是原地提高十二米,它的历史价值都将受到影响,须知道,开元铁牛与它背后的蒲州古城墙以及它底下的明代堤坝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制定这样一个保护方案,它的背后包含着多少无奈与遗憾。
早在1998年,国家文物局和山西省政府就分别拨款300万元和100万元,但保护工程却拖到两年后才迟迟开工,并在仅仅提升四米后停工。
在人大代表与新闻舆论的再次敦促与关注下,开元铁牛保护工程终于在筹集了90万元之后于2001年3月复工,铁牛的提升虽然有损于原貌,但却使得每尊铁牛身下高达数米的六根铁柱重见天日,以往它们都是深埋于地下真正起固定作用的,露出地面的铁牛其实主要是起美化作用。在提升的过程中,四尊铁人和铁柱、铁山、绞盘等物均被临时搬迁到了原址西侧,同时被搬迁的,还有原来铺设在铁牛脚下的明代黄河堤坝的石块,导游美眉告诉我,这些石块都被编了号,它们将在保护工程再次复工时复原,但是,提升复原之后,铁牛还是那座铁牛,堤坝却已不再是原来堤坝。
关于铁牛的防锈问题,导游说,以后将为铁牛新建保护性建筑,届时,游客将能够在伸手可及的地方观看铁牛,通过游客的抚摸来达到防锈的效果。人的手上有油脂,晋祠金人台上西南角的铁人之所以光洁如新,就是因为它俊美的姿容吸引游客伸手抚摸,这倒是一个最廉价、最原始但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蒲州古城
开元铁牛背后五十米,就是蒲州古城的西城墙。现存的蒲州古城建于明代嘉靖三十四年,由于泥沙淤积,残留城墙大部分埋没于泥沙之下,只露出一到两米的城头。开元铁牛背后的一段城墙算得上破坏最小的一段,墙体仍有包砖,举目东望,可以看到映衬在中条山脉前的城墙剪影,那残破凋零的堞口极尽沧桑。游客顺着沙堆就可以爬上西城墙,西城墙以南数十米,就是西城门,它也是蒲州古城唯一被修复的一座城门。
北城门埋没较少,基本不影响原貌,一条柏油马路就从瓮城门中穿过,只是大部城墙已经没有包砖和堞口,看上去更象是遗弃在荒漠中的汉代古城。
蒲州古城,自古都是当地最高行政机构所在地,持续繁荣兴盛了一千余年。1947年解放军入城后,治所迁到了赵伊镇,也就是今天的永济市政府所在地,蒲州古城从此走向衰落,城中的钟楼、鼓楼、蒲州府署等古建筑也在此后陆续被拆毁。如果蒲州古城能够完整保留下来的话,它的历史内涵、文化积淀、自然风光其实是远远高于平遥古城的。站在黄河边时常会发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感叹,或许,蒲州的衰落也是历史的必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