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位于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城镇农村,举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几座,少者一村二三座。从水口到百合,又从塘口到蚬冈、赤水,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蔚为大观。这一座座碉楼,是开平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它不仅反映了侨乡人民艰苦奋斗、保家卫国的一段历史,同时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一条别具特色的艺术长廊。
立园
立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历时十年建造的别墅花园,于民国25年(1936年)建成。该园集传统园林、岭南水乡和西方建筑风格于一体。园内分大花园、小花园和别墅区三部分,彼此以人工河或围墙分隔,又用桥亭和通天回廊连成一体,园中有园,景中有景。
别墅区有泮文、泮立等六幢别墅和碉楼两座,中西合璧,气势恢宏;室内装饰和摆设,丰富豪华,珍宝无数。大花园以“立园”大牌坊和“本立道生”牌楼为轴心,两边雄峙着两根钢铁的打虎鞭,蔚为壮观;沿牌坊拾级而上有放生池、百鸟园和花藤亭点缀其间;位于西北角的毓培别墅更是点睛之作,该楼是园主为爱妻谭玉英而建,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使其增添几分浪漫凄美色彩。
自力村碉楼群
开平碉楼源于明朝后期,随着华侨文化的发展而鼎盛于二十世纪初,是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华侨土建筑群体,现存1833座,主要用于防匪、防涝及居住,千姿百态,异彩纷呈。
开平碉楼兴盛于清末民初,强调防御功能,部分附带居住功能的多居塔楼式乡土建筑, “碉楼”是对这种乡土建筑的正式称呼.开平人首先提出保护此类建筑,并以 “开平碉楼与村落(kaiping diaolou and villages)”为名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因其中外多元文化融合的内涵和价值,以及防匪、防洪、居住、办学等综合性的功能,而在世界的同类建筑中独树一帜,具有唯一性。
由于开平碉楼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多种功能,在英语中没有恰当的词汇来表达,西方常用的tower或者watch tower都不能准确无地涵盖开平碉楼的功能。于是,我们直接采用惯常的注音方式翻译成为“diaolou”,就像“功夫”翻译“gongfu”,“豆腐”翻译为“doufu”一样。这也是开平碉楼对世界语言文化的一个贡献。
自力村碉楼群位于塘口镇,是世界文化遗产地。该村自然环境优美,水塘、荷塘散布其间,与众多的碉楼相映成趣,美不胜收。有铭石楼、云幻楼等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内涵丰富的碉楼,多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当地侨胞为保护家乡亲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兴建,楼内保护着完整的家具、生活用品,丰富而有趣,是当时华侨文化与生活的见证。
马降龙碉楼群
马降龙碉楼群距开平市区15公里,隶属开平市百合镇,由黄氏家族的永安、南安和关氏家族的庆临、河东、龙江5条自然村组成。永安村最早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建村之初,这一带为河滩地,原名“丰岁蓢”,寓意岁岁丰收。1949年后取名“马降龙”。黄关两族的海外乡亲众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和澳大利亚。
马降龙碉楼群背靠百足山,面临潭江水,村中建于20世纪初、至今保存完好的7座碉楼和8座西式别墅像一串珠链,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古林修竹间。身临其境,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景色迷人,令人有置身桃源仙境之感。
2001年国务院公布开平碉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评为“广东最美的地方”;2006年被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金奖、“广东最美的乡村”示范点和“广东省最佳旅游景区”。2007年6月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赤坎(古镇悠悠)
赤坎,有350年历史的古镇,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因建于“赤土高地”而得名,现存的街道建筑大多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华侨出资兴建。
赤坎四周江水环绕,古榕婆娑,江上舟来楫往。堤西路、中华西路、堤东路、中华东路等600多座骑楼依水而建,串联出一道独特的侨乡景象,游客至此,会不禁惊叹:明明是岭南的墟镇,却又像是西洋的古城。骑楼下,商铺一个挨着一个,林林总总,名式各样。在这里您会感受到营商与生活融为一体的悠闲写意,会看到一个市井生活的天堂。
来到书香四溢的图书馆,老人总会津津乐道;关族和司徒氏两大家族长达数百年的你争我赶造就了赤坎古镇的文化繁荣。
入夜,可在河畔随意找一家食肆,边品尝地道小吃,边欣赏黄灯下的古镇,此时,您会发现赤坎原来就是一个诺大的影视城,在流金岁月中不断地演绎着迷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