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黄河十八弯,传奇莫过娘娘滩;历经沧桑数千年,依然盘踞河中间;将军后人守岛上,牢记圣命代代传;拜得薄后圣母殿,保佑百姓美名传。"说的就是位于山西省河曲县城东北十五里处黄河上的娘娘滩,因它是黄河中唯一居住的小岛,故此享有母亲河上"第一滩"的美誉。
景区相关资料
娘娘滩位于晋陕蒙三省交界之处,在河曲县城东北方间,是距县域7.5公里黄河中央的一块绿洲,面积0.25平方公里,居住着35户人家145口人,是黄河上唯一有人居住的岛屿。岛上风光秀丽,绿树成荫,作物珍奇,男耕女织,被人们誉为"世外挑源"。
娘娘滩,集远古文物、独特风景和丰富的人文文化于一体,具有较高的保沪开发和旅游观赏价值。
相传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篡位,遂将薄太后和太子刘恒(汉文帝)贬逐宫外,母子曾避难于娘娘滩16年,娘娘滩因此而得名。娘娘滩上有汉代所修圣母祠遗迹,现存石碑明朝两通,清朝三通,均对历朝历代重修圣母祠及汉朝皇后薄娘娘在此避难居住作了记述。从娘娘滩上出土的"万岁富贵"瓦当以及陶器等文物均证明确系汉代遗物。这些足以说明娘娘滩有其极为古远而珍贵的文物价值。
娘娘滩风景独一无二,可以踞一滩观三省。娘娘滩有四处独特景致:"天下黄河第一岛",娘娘滩是万里黄河上唯一有人居住的一个岛屿,岛上四周坏水,景色迷人,俨然一个美丽的 "世外桃源"。是 "典型的边塞文化",娘娘滩南岸紧靠的是建在崇山峻岭上的一段关内保存最完整的明长城,中华民族两大象征的黄河和长城在这里 "会师",形成全国绝无仅有的黄河与长城并行的景色,真实地体现出浓厚的边塞文化。"渔歌唱晚",娘娘滩周围每逢清明冰河解冻时,可以捕到两种非常珍贵的 "开河鱼"(黄河鲤、黄河鳗),鱼色泽明亮,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更有大补元气、通络发散之功效,每公斤市价300多元。据 《河曲县志》记载,"开河鱼"为历代上贡佳品。每到开河之时,千条小船倘佯于小岛四周,渔民撒网,闲居垂钓,一派江南景象。"一岛二景",娘娘滩是黄河两种流动态势的衔接点,娘娘滩以上是一泻千里的龙口峡谷,激流奔腾,汹涌险要。娘娘滩以下便地平河宽,流势缓慢,温柔秀美。踞一岛而可观两种河景,实为独有。
娘娘滩由于其地理位置独特,有着底缊十分深厚的人文文化。有土窑洞、酸捞饭、民歌、二人台的黄河文化;有烽火台、长城天险的边塞文化;有蒙汉通婚及交往融洽的民族文化。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山西电视台和许多艺术家争相把娘娘滩作为外景地和文化专题进行报道。我国著旬作家雷加在游览娘娘滩后撰文说:"如果在黄河上建造水上公园,这里是最合适不过的地方!"
多年来,随着河曲与外界交往的日益增多,娘娘滩也早已声名在外,以其独特的自然美、神奇的传说以及丰富的人文美吸引着众多游客,现在每天上岛探幽访古、观赏风情的游客络绎不绝。娘娘滩不仅被列入全省旅游规划的八大旅游区域(属黄河风光带),而且河曲已着手对娘娘滩进行保护和开发,但由于该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属吃饭财政,能用于娘娘滩保护开发的资金犹如杯水车薪十分有限。我们呼吁:省区文物旅游部门和社会有识之士,请关注一下天下黄河第一岛--娘娘滩吧,让她早日穿越时空隧道,走进新时代,迸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