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吉林市松花江路3号,吉林大桥北端附近的天主教堂落成于1926年,是松花江南岸一处充满异国风情的建筑。
教堂主体由三座尖塔形建筑组成,中间塔尖高42米,是教堂钟楼,每逢礼拜日或天主教节日,教堂钟声传数里之外。建筑用青石系从阿石哈达采集,凿成不同规格石柱、石座,雕以花纹图案。教堂用特制青砖砌墙。堂内16根圆形大石柱,各高28米,直径0.5米。有24扇印刷圣母像的玻璃窗,七尊石膏塑像,五座祭台,正祭台为凿石雕刻制成。
这座教堂是由来自法国巴黎天主教外方传教会的神父兰禄业和古若瑟修建的。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年)他们从长春来吉林传教。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年)购买了今天主教堂...
法国哥德式建筑,教堂用特制青砖砌墙,雕花石柱、石座用阿什哈达的青石制成。24扇印有圣母像的玻璃窗,7尊石膏塑像,5座祭台都值得一看。
吉林天主教堂地图
景点相关资料
吉林天主教堂坐落松花江路,吉林大桥北端附近,南临松花江。从1917年开工,于1926年建成完工。这是一座哥德式建筑,这种建筑风格始创于法国北部,十二世纪至十五世纪期间盛行于西欧,取代了罗马式厚重阴暗的半圆形拱门教堂造型。
天主教堂前部有三座尖塔形建筑上悬有十字架,为教堂主体建筑。中间一座是教堂钟楼,每逢礼拜日或天主教节日,钟声清悠,绵延数里,整个教堂建筑采用从阿石哈达采集的青石。凿成不同规格组合的石座,石柱,雕以花纹图案,相配而成。教堂用特制青砖砌墙,堂内有16根圆形大石柱,24扇刷有图像的玻璃窗,石膏像,五座祭台。构思新颖别致,体现宗教与民族文化融合的色彩。
天主教传入中国,始自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于1508年(明万历八年)抵达中国之后。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首入东北。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初期,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遭受禁抑,除澳门等少数地区外,一度出现中断的景况,到道光年间才恢复。1838年东北设置有独立司教区,由方若望主教主持,历时达三十多年。1905年后,吉林教区由巴黎外方传道会主持。
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年)法国巴黎天主教外方传教会神父兰禄业和古若瑟从长春来吉林传教。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年)购买了今天主教党所占的土地,开始筹建天主教堂。从1917年动工,费时10年,于民国十五年(丙寅1926年)落成。
教堂主体由三座尖塔形建筑组成,中间塔尖高42米,是教堂钟楼,每逢礼拜日或天主教节日,教堂钟声传数里之外。
建筑用青石系从阿石哈达采集,凿成不同规格石柱、石座,雕以花纹图案。教堂用特制青砖砌墙。堂内16根圆形大石柱,各高28米,直径0.5 米。有24扇印刷圣母像的玻璃窗,七尊石膏塑像,五座祭台,正祭台为凿石雕刻制成。
这座教堂是由来自法国巴黎天主教外方传教会的神父兰禄业和古若瑟修建的。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年)他们从长春来吉林传教。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年)购买了今天主教堂所占的土地,开始筹建天主教堂。从1917年动工,费时10年,于民国十五年(丙寅1926年)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