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篇:
来之前,看过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于是到敦煌,一定要去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
文科出生的,总是激情洋溢,文采飘扬的。而我是理工科的头脑,思维公式化,最好有个游记模板块,做一些填充,顺带一些演绎。很难下手叙说敦煌记,于是照着余先生苦旅的顺序写。
道士塔:
去莫高窟,都会很自然的知道王道士圆篆。看过《文化苦旅》的对他印象更深,他是莫高窟历史文物流失的罪人。而现在,我也开始认识他,借一句:佛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皆是错;我说,我偏说,愚昧不是错,虔诚是他的美德。
其实我没有去看道士塔。我只是觉得王道士很可怜,不应说他是罪人。
王道士是自愿守护莫高窟的,他肯定痛心于日渐破败的佛教洞窟,四处奔波,苦口劝募,省吃俭用,集攒钱财,用于清理洞窟中的积沙,踏踏实实维护着洞窟,整修清扫。他必然会偶然发现秘密,也必然出现一些让人痛心的结果。藏经洞发现之后,王道士尽了最大的努力,做了他应该做的一切。可惜可惜。没有藏经洞的发现,对莫高窟的保护不知要推迟多少年。因此发现藏经洞都是一种贡献。试想,假如在“十年浩劫”中发现藏经洞,其后果又怎样呢?张掖大佛寺的藏经没有留下一点点;宁夏须弥山石窟破败的痕迹很多是现代造成的。而现在至少那些珍贵的文物还保留在人类。
其实,到敦煌是不用去看道士塔,它没有一丝古建筑价值。
莫高窟:
我临时抱佛脚,带了《佛教入门》《中国佛道艺术》上路去敦煌的,一路不能心静入门佛教。说莫高窟,我实在是理不出头绪。
其实,对莫高窟感受最深的是目前的保护和维修,没有一丝的破败荒凉面貌。在高层洞窟上架设了连接各窟的通道;安装了通风避光的窟门和壁画保护屏风;设置了无数的保护标志等等。
莫高窟的壁画、菩萨、飞天、彩塑和建筑,我只是有一丝印象,走一圈,买了一些资料,其实我很感兴趣,只是太保护了,期间遇到敦煌艺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建议我参观艺术展馆。
离开时的心情依然记得,那是期盼:敦煌藏经洞中共出土文物5万多件,大量的珍贵文物身在异乡,何时能归?
鸣沙山月牙泉:
〈见驱车去敦煌之6〉
作者:epicur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