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说来惭愧,对南京的印象最远起于南宋逃亡建造新都,近至太平天国、国民政府,再则就是国父墓地、雨花台、紫金山天文台等一些片段的名词概念。游南京虽是神往已久,但这次成行却是心血来潮,所以出发前没来得及翻阅有关资料,只是在看些网友们关于衣食住行之类的介绍。南京游只有两天,所得印象难免有所偏颇,但一眼看景也别有风味。
1、交通。出火车站即是火车站广场,广场不大,停着各类车辆,有些杂乱。乘上游一线驶出车站是一条大道,但六车道的马路却很拥挤,大车小车给人感觉有点乱烘烘,本该五分钟的车程却开了一刻钟。南京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好,所幸路边高大而气魄的法国梧桐让我有所期望。
在以后的两天,我有关交通不好的印象却有了改观。南京市区的公交车牌是一大面和视线平行的广告牌,兰色的底,白色的字,字迹很大,乘客看牌犹如和对面的人问路,晚上打开里面的灯,照的通亮。不象上海,一小块黄牌子,还挂得高高的,每次寻找车次都要扬的脖颈酸痛,比瞻仰伟人还吃力,晚上若眼睛不好,真有找不着家的恐慌。
南京市区不是很大,马路上除夫子庙人山人海,别的地方行人并不多,乘客是挤了点,但比上海好了不知多少倍。南京的公交车号不上三位数,市区行驶的车辆基本都经过几个主要的景点。出行很方便,不明白南京市政府为什么要大投资建地铁,听说还砍掉不少有年头的梧桐树,真可惜,如果是为以后的发展考虑,我个人觉得南京需要投资的地方实在太多,南京是旅游城市,那漫天牵扯的电线也该入地了。
往来于山间的旅游线路时间表上末班车是5:30,那天我们贪恋紫霞湖的小巧精致多流连一些时间,出了明孝陵,已是六点,以为错过了末班车,想拼车打的回去,司机不肯,就等,但过去的车里都有人了,等啊等,十分种后想放弃的时候,忽然开来一辆旅游车,大家象见了救星,纷拥而上,终于于6:30打道回府。
作者:janey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