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云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梦中也曾多少次走进彩云之南。在经过多年的企盼之后,我们一家终于开始了云南之旅。
七月十一日,昆明,晴
上午九点左右,我们终于下了火车。其实昆明火车站给我的感觉不是太好,比较陈旧又脏乱。市内的现代建筑也比较少,和那些较老的房子连在一起,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实在不能联想到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春城。当然喽,这仅仅是第一眼印象。
在金龙饭店住下后,我们稍作休息,便直奔大观园。据说大观园建于明初,而大观楼是清康熙年间建的,因门前孙髯所作的一百八十字天下第一长对联而闻名。我跟在一个导游身边听了听讲解,说是这副对联把滇池风光及云南数千年历史展示在世人面前。大观院门口及大观楼内都有印着对联的纪念品卖,有兴趣的人不妨买一张仔细研究。
登上大观楼,我们可以远眺被称为“睡美人”的西山。果然,她如同一位仰卧的少女,正在沉睡或许又是在思索着什么。此时再联想着孙髯的“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数千年往事?到心头……”的长联,别有一番心情涌上心头。
在大观园的乘船处,有直达西山的游轮,也可以包小船摇着走,就看你选什么了。大概半个钟头就可到西山的索道处。一路上风景不错,但滇池水实在不容乐观,污染的太严重,以至只看见水上面一层绿色的生物。据说有人建议填掉滇池算了,这个主意真让人吃惊!
下了船对面就是民族村的小门(反正是个门可以进民族村),前面一点则是上西山索道的入口。因为我们不准备去民族村,而上了西山能从另一头下山回市内,所以我们只买了单程票。这个索道据说是花了1个多亿建的。到了出口,只有一些卖纪念品的小摊,并无景点,我们只好又买了一程索道继续上山。前面那个索道是包厢式的,而这个却是敞开的座椅式,害的我们在上面摇摇晃晃,不敢乱动。
索道是在龙前门停的,所以还要上山才能到龙门。还有一种是坐索道到龙门,再下山。一路上山的景点到是蛮多,像凤凰岩、普托胜境、圣父母殿等,虽然不信佛,可还是要拜一拜,最有意思的是在一个什么殿(记不清楚了,看地图好像是灵宫殿),门口有一个石雕是一只乌龟身上缠着一只蛇,还很亲昵的样子。照着路标我们七转八转总算走到了龙门,一个很小的地方,一个很小的门,每个人都在龙门底下的小石球上摸一下,据说是可以心想是成。我当然也不能免俗,认真地摸了一下,还许了一个愿。
和许多寺庙一样,这里面也少不了供奉的神像。而这些沿着山壁开出来的小庙,实在是不容易,我真的无法想象几百年前的古人,贴在山边,一下一下地凿出了这么大一个石洞,又雕出了这许多精美绝伦的雕塑和墙上美丽的石画。而且,在西山上这样的庙不止一个,如果说如少女般的西山让我感叹自然的美丽,那么这些小庙则让我感受到人类信仰的力量。
下了西山,是聂耳先生的墓地。聂耳去世后几经周折,将墓地迁到他的出生地昆明,在这里面,你可以看到聂耳的生平记事,更可以听到他亲自演唱的作品。在聂耳墓旁有许多去市内的车子。由于时间已经较晚了,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们包了一辆面的直去世博园。
世博园果然如以前电视中所见,很气派的大门,里面的花草绿化更漂亮。一进门“花开新世纪”座落的花园大道前,有五彩缤纷的花钟、花船、花溪、花海,当然不能忘了拍照留念。因为时间已晚,大部分展馆都关了门,只进了温室馆。里面有许多热带和寒带植物,仿佛又置身大自然之中,暗暗叹服大自然的造化,也更赞叹能将全球的大部分植树尽收园内,实在不易,更何况不同季节的植树,这只有伟大的人类才能做得到。草草浏览了各国风格迥异的园艺园精品和庭院式建筑,仿佛自己就身处于各国之中,一时之间,游遍了世界!
本想乘缆车上金殿看看,可惜缆车已关闭了,只好回宾馆休息。大半天时间,只把昆明的几个代表性景点游了一遍。除了感觉名不虚传外,更感叹造物主对昆明的亲睐,一个小小的城市,却能集成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而那西山的美丽,龙门的奇特,大观长联的豪气,足以让人流连忘返了。
七月十二日,大理,多云
第二天,我们乘车经楚雄来到了大理。在下关就远远的瞧见了一大片村庄,带着白族特有建筑风格的宅子错落有秩。对大理的印象大多出自金庸的《天龙八部》。不过大理国曾经显赫一时,是云南的政治文化中心,后来大理国败落了,究其原因,等到以后有时间再研究吧!大理的茶花很有名,品种繁多,可惜夏天不是茶花开放的季节,只空余绿绿的茶花枝,实在是很遗憾。
我们没有先找住所,而是直接去了洱海码头坐船。那天的风蛮大的,站在船头随着船一摇一摆、上下起伏,风吹在脸上、身上,很是舒服,还真的像海一样。苍山被云笼罩着,时隐时现,山上已没有雪,听说要等10月份后才有。到了金梭银梭岛,在一个娘娘庙里上了几枝香,浏览了一下民居。据说岛上的人都以捕鱼为生,脸上尽显高原人特有的褐色。回去的路上天色已渐渐变暗,夕阳隐入苍山之后的云层里,发出万丈光芒映红了半边天。风也越来越大,不时有浪打起。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大理的风花雪月,只感受到下关的风,未免是一种遗憾。
回到古城,左转右转,终于在颇有名气的四季客栈住了下来。这是一个花木扶疏的院子,木头亭子,小洒吧,格外让人亲切。几个老外在打乒乓,几个在聊天,一付攸闲自得的样子。这里的房子全是木头的,门插销等小东西也都是木制的。在总台里,还有网吧免费上网,不过大部分都是外国人,看来这里的老外比中国人还多。很多外国人到了大理都要待很久,喜欢这里的山水,喜欢这里的悠闲。在洋人街上更是热闹无比,酒吧里,餐馆外,坐满了人。街道两旁有很多店铺卖些特产,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也许是陶醉于这世外桃源吧!在客栈里上了下网,旁边有个外国老太太在等机子,我实在不能忍受这种感觉,便匆忙下了网,将位子让给了她。
晚上睡觉却又不得安宁,原来是房间的窗户没关上,一袋面包引来了老鼠,“吱”的一声从床上飞奔而去,把我们都吵醒了。没办法,只好怏怏地起来把罪魁祸首收拾好,也许是真的累了,回到床上我们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七月十三日,丽江,多云
早上我们很早就起来,因为要赶去丽江。在途中,我们又看到了崇圣三塔寺,在蝴蝶泉门口和“五朵金花”合影。蝴蝶泉如今已是徒有其名了,成群的蝴蝶自五十年代就不曾飞来过,实在可惜!
终于到了丽江,听说大研古城比起大理古城更像个世外桃源。果不其然,当我们踏着五彩的石头铺就的青石板路步入四方街时,仿若到了金庸大侠笔下的一个小镇:小桥流水,商铺客栈,各色人等川流不息。那三条干净透彻的溪水,可是从雪山上下来的呢,
经过黑龙潭沿地势散发成三条主流,又在古城内经过各家各院,水流多了,到处便是石板桥、石拱桥、木板桥,还有独木桥,随便站在一个地方,都可以欣赏到“古桥垂杨拂流水“的精致小景。
我们在一个典型的纳西族四合院中住下,虽然小,却到处都是花花草草,干净整洁,体现了纳西族妇女的勤劳能干,难怪纳西族的男人们都那么悠闲。屋主姓和,纳西族人很普通的姓氏,真有点羡慕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么美丽的一个地方。
随后我们前往云杉坪,那是纳西族人中的爱情圣地,藏着许多动人的美丽传说。坐上索道,才发现天已阴暗,不时有雷声从远处传来,对面下山的人特别多,那些卖东西的族人都劝我们快下雨了,别再上山,可是没办法,既然上来,当然要看个究竟。下了索道,果然,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不一会儿便成了大雨。走在长长的林间小路上,周围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让我感觉回到了远古。不一会儿,雨便有减小的趋势,逐渐的停了,我们也看到了云杉坪,走了那么长一段路,我根本没有想到会有这样一个青青草地存在其中!只见这个宽阔的草坪上,一些马儿和牦牛悠闲的散着步,吃着草,雪山就矗立在面前,这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是一个惊喜!而天也开始渐渐晴朗,一道彩虹挂在天边,雪山顶上是常年不化的积雪,下面则是一些融化的雪水流下来形成的小瀑布,我们对着雪山,对着草坪,对着森林大喊大叫,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我想那些匆忙下山的游人一定后悔没有看到这么美丽的雪山吧。如果不是因为要关索道,我真想在这里多待一会儿,难怪去过云杉坪,见过雪山真面目的人,都会在脸上流露出恋恋不舍的表情,在文字中抒发最美好的感叹。
回到古城,我们在四方街附近走了走,这是古城的主要街道,大概相当于市中心吧!照样有很多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充斥于耳旁的讨价还价声。我们左转右转,便不知了方向,在一条没有任何商店的小巷子里,看到许多古老的民宅,这种房子据说还是从汉人那里学来的呢!可它在汉族中已渐渐消失,却仍盛行于纳西。我们顺着溪水走着,看着旁边石头砌成的房子,这才是我心中的丽江啊!相比于大理,丽江的确更美丽,更有生气,可是那些店铺和商家,使这美丽被划上一道伤痕,就好像完全被风化的兵马俑,变成了毫无价值的石头。而据说玉龙雪山也因为近几年的温室效应,所有的积雪将在五十年后不复存在。
本来想去看看篝火晚会的,可惜一大听,却早已结束。我们只好回了客栈,因为明天,我们将要去更为神奇的虎跳峡。
七月十四日,丽江,多云
清晨的丽江很静,丽江人好象没有早起的习惯,街上行人很少,站在我们住的阁楼上,只看见一片片有着民族特色的屋顶,首尾相连, 天还没有大亮,灰灰的,石板路,们出了古城,乘车直奔虎跳峡。途中还经过了长江第一湾,金沙江江水自上游流下,突然间顺着一个小岛转了个将近90度的弯,便形成了这“长江第一湾”,虎跳峡是一个很险的峡谷,分为上、中、下三个虎跳,我们去的是下虎跳,很多人游虎跳峡都是徒步,路上我们看见一伙老外费尽地骑着山地车,朝虎跳峡奔去。虽然累,可这是一种挑战,对自己,对大自然,也许以后重游虎跳峡,我就会选择这样一种方法。
到了虎跳峡的大门,就必须得步行,一条弯弯曲曲的栈道,抬头是大块的山石,身旁是奔流不惜的长江。我走在栈道的边缘,有些心惊胆战,更多的是对这壮观景色的感叹。山上的石头多为白玉石,冶炼之后便是美丽的白玉,路上有座桥,便全是这种石头造成。路挺长的,我们走了大概半个钟头,终于到了传说中老虎越过的地方,旁边还放了只老虎的雕塑,站在汹涌的江水面前,涛声如雷,惊天动地,犹如万马奔腾,我被怒吼的浪头所震撼,不时有水珠溅到身上,而江中那块虎跳石早被江水所淹没。刹时让人想起了苏轼的那首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这里,我们折服于自然的魅力和江水的汹涌,纵然有太多的喜怒哀乐,也不足挂齿了!转过身去,却看见一条小溪自山上流下,异常的清澈透明,这便是从雪山上流下来的,捧一把水,才放到嘴边,就已闻到那股清新的淡香,尝时便更感觉到雪水的甘甜,不用冰箱也能凉彻心扉,看着这安静的溪流,谁能想到流下去的却变成了奔腾的江水呢?!也许造物主的神奇,都体现在丽江这块奇特的土壤上了!
回到古城,下午的古城又热闹起来,买了些纪念品,吃过晚饭,便准备去看闻名的宣科先生及大研纳西古乐演奏会。古乐会的场地是一个传统带有较大天井的四合古院。正房敞开作为戏台,左边一面直径一米多的红漆大鼓最为醒目,中间搁着些稀奇古怪却又似曾相识的乐器。戏台顶上横梁挂着一排老人的黑白照片。心里还以为是那些演奏老人的照片。等了些时候,一声锣响,一大堆古装白发白须的老人危颤颤地由身着纳西民族服装的少女搀扶而出。刹那间我才明白了那些黑白照片意味着什么,接着身着一件灰色长袍的宣科先生也出场了,人称“音乐鬼才”的传奇人物,却是一个满头黑发,黝黑而瘦小的老人。但这位人不起眼的老先生口才却是一流,一开口就如同周星驰般“涛涛江水,绵绵不绝”。先是对纳西古乐的论述,古乐会的历史和人物、古乐会赴台湾演出活动的小插曲、古人有关音乐与修身的论断,古乐的价值,还有他们手上稀奇古怪的乐器和他们要演出的曲目来历等等。演奏会变成了一场主题范围广泛的演说。台下几百名看客逐渐安静下来,并听得如醉如痴,对要演出的古乐吊足了味口。普通话音刚落,一阵熟练地道的英文解说从他的口中脱口而出,不得不让人佩服!第一曲《八卦》是唐玄宗自编的著名舞曲,各种乐器交杂在一起,响亮却不混乱,有点像寺庙中的佛教音乐,不过纳西古乐本身就是道、佛两教音乐的综合,纳西人民再注入自己的特点逐步形成的。而南唐后主李煜填词的《浪淘沙》,鼓瑟齐鸣,几位少女轻启朱唇,将该词缠绵悱恻、无奈花逝去的意境演绎得恰如其分,令众看客大声叫绝。每曲乐声刚落,宣科又会开始他那激昂的演说,谈到了与他们演奏的古乐相关的人、事、物,涉及历史、音乐等学术领域,并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对他们所演奏的音乐起着很好的释解,期间还夹杂着一些打趣和买弄的笑料,对名人的讽刺和评介,让我不禁想起了李敖先生,同样的傲气,同样的历史背景,又同样的不屑于世俗。不愧有“鬼才”之称!演奏会结束前,却又加了些市场炒作,大势鼓吹其所作书籍,于是在人头涌动中花三十元大洋却买来一堆肉麻的赞颂,只是加了个宣科本人的签名而已。
出了门,仍旧在四方街闲逛,直到夜深,才回了客栈。
经过一夜的休息,我们起程返回昆明,丽江给人的印象还是深刻些,像一曲小调,婉转动人,如一幅画,美丽生动,更似一首诗,令人读过便难以忘怀。
回昆明坐了一上午的车,基本上是山路,弯来弯去,在一个山顶上,甚至还下起了暴雨,闪电就在眼前划过,轰隆隆的雷声在耳边响起,眼看着远方一支电线杆被击中,闪出片片火花,恨不得加大马力,飞奔下山。可下山之后,天气又是晴朗一片,完全没有下雨的预兆,这也是云南十八怪之一“东边下雨西边晒”。看着对面的车子,也许他们也料不到前面是大雨吧!
回到昆明,细细回味这一路上的景色,给人不少感受,只可惜时间太短,玩的很仓促,以后若有时间,一定要再来,静静地感受她的美丽。
作者:gyll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