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是浙江省西部的主要山脉,发源于安徽省的黄山。南山为大涤等山,北支为径山,直到莫干山,中干直到余杭,杭州西湖诸山都是其余脉。
天目分东、西两主峰,均在临安县境内。东天目海拔1560米,以瀑布云海闻名;西天目近浙皖边境,主峰高1547米,森林蒙密,古木参天,为华东地区保存原始森林最多的地区之一,素有“植物王国”之称。
95年12月3日晨,我与好友Zhou、Huang、Ming游西天目山。
车过临安,浓雾已散,深秋的气息迎面扑来。公路两边,金黄的树叶伸向远方,车就在这秋的色彩中穿行。
“藻溪到了。”一声招呼,打断了我们关于秋的讨论。一下车,就看到路边停着四、五辆中巴,我们上了一辆到禅源寺的车,藻溪到禅源寺大约18公里。
九点多,车到禅源寺,还没停下,我们就看到了一幅想往已久的美景:禅源寺前几棵粗大的银杏树上,黄叶簇簇,落下一地金黄!
不顾从早晨到现在的一路风尘、肚子空空,一下车,就取出相机,一阵“咔嚓”。照好之后,才感到肚子“咕咕”直叫,找到一家小饭店,早餐、午餐一起吃
肚子饱了,开始登山。门票20元。这个时候,天目山已不是旅游旺季,山静闻鸟鸣,路上无人声。我们几个沿着登山小道,才走了三十几米,就被眼前的景像深深地吸引住了:一条小道蜿蜒向上,路上覆盖着厚厚一层黄黄的杏叶,真是一条洒满“金子”的路。我们举着照相机,对着路,对着树,摄着美丽的秋色。我们忙着,不带相机的Ming也没闲着,在这美丽的大自然中找着最佳角度,摆好姿势,让Zhou一一拍照留念。我们在这大树华盖,峰奇石怪,谷幽泉清的山中,真象走进了画中。
过仰止亭不久,我们听到前面有“笃”、“笃”声,就加快脚步,到前一看,原来是个僧人,挑着约百十斤重的货物,一手撑着根竹杆,向上走着。到了三里亭,僧人和我们都停下休息。我们问他:“山上的东西都要挑上去吗?很累吧?”“都要挑,已经习惯了。”歇了一会,我们先走。走了一阵看到前面山路弯弯,两旁大树夹道。古树、山道,要是再加上后面这位僧人,这幅画面应该很好看,也很难得。于是,我们架起相机,等着僧人慢慢走入取景器…
到五里亭,我们已话语不多,只顾自己乱喘气。看到上面下来一对老夫妻,问他们到开山老殿还有多远,他们回答还有一半路,不过到了七里亭后,要走左边的路,右边路很陡,上去很累。我们赶紧道谢。
过了七里亭,向左一拐,经过狮子口,到张公舍,再经洗钵池不远,我们看到了天目山的代表作——大树王。此树高30多米,五、六个人围不住。据称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树木,是棵柳杉。Ming赶紧走到树前,对我们喊着:“来一张、来一张。”在大树王周围,还有普同塔、中峰塔等景点,再向前不远,就到了开山老殿。
走进开山老殿,底层是饭馆,上面是旅馆。我们在院里的桌旁坐下,泡了壶茶。说笑一阵,就去看看客房情况,以便决定是否住在山上,明早好拍日出。我们踏着发出像恐怖电影中“咯吱”、“咯吱”声音的楼梯上到二楼,总共四间房,看来好久没人住又没有浴室,爬山出了几身汗,不洗澡不行。算了,下山吧。
三点开始下山,走另一条路,先到“四面峰”台,这里的山谷三面都为群峰所环抱,而一面却十分开阔,由此眺望迎面的层层群峰和弥漫无际的云海奇观。令人为之胸襟一畅。再走到了天目山的又一绝胜风景之一的“倒挂莲花峰”。这是一个十分幽静的所在,峰峦奇秀,四周开阔。其中有一峰形如佛手,这便是莲花峰。旁边一条直上直下的石梯,高度起码二十几米。这时候我们想到上山时遇到的那对老夫妻的话,世上真是好人多呀!
上山很累,下山也不轻松。天目山的登山道,大多以石块垒成,不是用条石,一脚上去,石头的角弄得脚底生痛。而且,下山走得时间一长,腿就僵硬。看看天色已晚(山中暗得很早,四点左右就象我们城里五点多),又不能走得慢。一路下来,到山脚下简直是走不动了。穿过进山门,总算到了底。到“天目山宾馆”,160元一间普标房,还价到140元,洗澡水供应到晚上十点,住下。
第二天,吃过早饭,在禅源寺附近看看,拍了几张主题“天目秋”的照片,买了些天目山的特产——茶叶, 9:30上车,经杭州,于晚上七点多抵达上海。
作于96年1月
作者:zhuzhe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