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的古村落
踏上南去温州的列车,飞驰的车轮让记忆同时旋转。此行
的过程一一略去,只谈谈行进于楠溪江岩头村及周边的村
落。
苍坡村
中午时分,乘坐当地的小气动三轮,从岩头镇出发,
大约15分钟后被卸载在古朴的院门外。纯木制牌坊一样
的村落院门诱惑了我的视线,也诱惑了我的心情。村门上
书写着--苍坡溪门。(似乎有点武侠小说的味道)
跨进门栏的那一瞬,似乎陶老先生的盛世桃园就显露
在视线之中,右侧方池的一池碧莲如今真是满池皆碧,粉
色的骨朵已经消失殆尽,碧绿间还有些残叶横桓着身子,
在池边表达他们的歉意?
左侧灰墙黑瓦,蜿蜒形成村落的外墙。右侧高约三层
小楼的墙面似乎是村落象些模样的行政机构。但是设施全
在里面,外观上只有墙上眼睛般的窗,有点象那种围屋,
但外形上却方方正正的。这一座房屋的最底下那唯一的院
门朝内开着,几个孩子的声音旋即把我带进门栏。
院内一楼跨院可以见天井,天井形状大致呈长方,由
石板构成围廊的地面和边沿,中间由突起的木板搭制成一
个台子,最前方有没门的客堂,正对院门,可惜外观上邋
遢得很,草堆林立。还放着张八仙桌子,和些破旧条凳,
桌子上面斜倚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家伙。左侧似乎是什么村
委会立的牌子,还标称什么楼上摄影展。几个在堂前游戏
的孩子看见了我的机子和“野人”(同行画画的老校友)
的画夹子,表现了很大的情绪,当时却没有孩子敢走进我
们,而是几个卷在一起调皮的张望和嬉笑。
院门左侧有个木梯通向二楼,外面的高度转换到里面
实际上只有两层,可见堂屋的高度非同一般。楼梯纯木结
构还有围杆,我绕上去的时候走到尽头回绕也没有看见什
么--摄影展?倒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横在楼栏通道尽头,
告诉我----此路不通
回头的时候我可乐了,“野人”在一楼的木板台子上
已经拉开了架势,画架子已经扔在地上,速写本搁在左膝
上,右膝着地,正在给其中的一个小男孩画像。我不失时
机按下快门,却招惹了另外三个娃娃执著的跟随。
三个妹妹一色短发,最高的那个眼睛最大,大约六七
岁光景,眼神中时而透过一丝迷茫,这样的眼睛出现在取
景器里,我实在很难分辨它们的来源。普通话大多说的还
算清楚,朝我阿姨姐姐的一通乱叫,胆子最大那个还拉我
的衣角要求从我的取景器里窥视一下外面的天地。满足了
他们的好奇心之后,她们几个放肆的开始向“野人”边靠
拢,而“野人”正在迅速的勾勒着他的小泥猴模特。我在
周围绕着他们也想捕捉一些场景,而这个时候的小泥猴模
特也居然有认认真真的姿态,在台子靠脚的大立柱下坐的
稳稳当当,他依靠的柱子是原木,漆已经剥落的所剩无几,
左侧侧面脸颊正好位于从二楼瓦顶天窗泄下来的那缕淡淡
的不算浓烈的阳光中,“野人”的钢笔速写恐怕没有这一
缕阳光,而我的第三只眼睛还不想错过这一幕。
那张速写被孩子举在手里的时候,“野人”的速写本
同时也在从册子中分裂,不算长的时间里,孩子们与我们
已经没有什么畏惧或是别的顾忌,速写本居然有被抢劫的
味道。要不是“野人”只准备了一本速写,慌忙收拾嘱咐
我撤离,那本子恐怕要全部四散在这些孩子的手里。散多
了没有今后作画的战场,“野人”岂不要狼嚎???而孩
子们倒是统一给本子了一个确切的称呼----那白纸。
带着点逃跑的味道,被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地围绕着离
开了那座院子,沿着方池前行,孩子们在路口替我们做出
了抉择,我随着他们的带领迈入一个三面围墙的跨院,几
个孩子则留在木板门口扒着门游戏。在院门里面,“野人”
示意那个大眼睛妹妹保持一种姿态。她听话得很,靠在院
门处倒背着手站定,任凭边上调皮的妹妹的打扰,一动也
不动的凝视那前方。前方似乎只有“野人”,偏偏她那神
情和目光又超越了描绘她的人,投向更远的远方。我诧异
孩子的年龄和目光,似乎都犹豫是否该纪录他们。
那群孩子的不陌生以及姿态使我意识到了这里的开放
程度,他们已经与整个外界有过接触,只是还没有完全的
羽翼去外面的世界张望。而所处的村落,想来也由于旅游
业更为发展和开阔。所以,他们喜欢外界的事物和人群,
这是一种人类的本质因素么?
身边的三个妹妹不停的在说话,也在要求“野人”再
度给她们描绘形象,野人恐怕是快要累了,警告她们不要
继续追随。慢慢的有了距离,她们却还没有想真正离开。
沿左侧路的石板,我们在笔直的那条石板街上行进,并依
据自己的爱好寻找方向。
到一个地方,溶入进去你才会真正爱上那里,我体会
得到。
在村落里穿行,修缮的瓦屋,翻建的厅堂,旧时的遗
迹,灰黑相间的外壁,这一切的一切,我总有感觉,自己
原来是村落中瓦上的蒿草。不知道为何,自己就只喜欢追
逐这些痕迹,象是寻乡,梦里曾经千万次踏遍的故乡。
渐进院落里颓废的草房,荒弃的草堆在窄窄的木板楼
梯上,我毫不犹豫的前行居然惹来了孩子的劝阻。她们也
许怕黑,或是大人们为安全曾经骗吓过他们。唧唧呀呀的
话语让我觉得可爱,我摇摇头,抬步上梯,结果惹来他们
的叫嚷,还跟着我向上爬。这一下子倒是劝阻了我和“野
人”,他们的安全远比我重要,所以,在木梯口拦了他们,
同时也阻碍了自己的步子。
庭院里,廊檐下,一个纯木制成的小围栏,里面一个
可爱的大眼睛娃娃,还不会说话。
母亲年轻的长发,孩子认真的笑容,我的机子卡喳喳。
期间有个让人笑后小有捉摸的场景,那娃娃居然在我
替他拍照的时候用手臂打走了凑过去想同时出现在镜头里
的小姐姐。不知道他的心思在哪里,谁又能记得清楚自己
孩童尚未吐过字时的心情?
一直走走停停,孩子们一直隐隐约约没有退去。
最后,他们拽我到了一处院子,正面瓦屋外有草棚水
井,年轻的妈妈在给孩子冲凉,冲凉的娃娃背后有面砖墙,
深浅不一的灰,又有最终的黑和白交错。“野人”爱极了
那片墙,我却最终没有替他拍下来。因为孩子的母亲并不
喜欢我那样拍他的孩子,我想应该尊重她的决定。院门口
的祖母倒是很配合的给了我一个笑容,齐耳的短发显得干
净慈祥。她家院落屋顶上有块浮雕一样的装饰,分辨不清
这里沿袭的到底是哪一种风格。
围绕在附近的孩子们渐渐又聚回来,一个腼腆略大的
男孩子居然求到了我的头上,瞧这种战略战术--‘让他
给我画张像吧,我还从来没有过画像呢’我很难拒绝一个
腼腆的孩子,却又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所以偏回头和他
一起去看“野人”的状况,“野人”认真的开始抬画夹子,
结果周围围满了孩子。一个可爱的乡村教师,我心里这样
的定了意。
我在拍了一圈之后,开始站在野人背后观摩。他基本
上完成了构图,我却开始捣乱喊渴了。那个腼腆的男孩子
已经双手握好了他自己的像,诚恳的要带我去喝水。在村
口的方池边上,他拿了水舀从边上一口小方池(或是井)
的地方舀水还介绍着--“我们都是这么喝的”。孩子先
做了示范,接着用他纯真的眼睛审视我们,同时伸出手递
过水舀。“野人”提醒我还是去买矿泉水,我却不能推辞
孩子的目光,于是伸了手接过来喝了一口。我想我的推辞
可能会给那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就象多年前在校园里被低
年级的校友敬酒的时候一引而尽是同一道理,那次是被人
送回了宿舍(实在不得碰酒的我呀),希望这一次我的诚
恳不要给自己惹祸才好。但孩子已经从我的致谢中笑了,
我就单喝了那一口作罢。
孩子们都该回家了,太阳已经躲回山那边去了。我们
当时还在村口的小店里和当家的人攀谈。
老者手里怀抱的外孙,亮晶晶滴溜溜的眼珠,老者脸
上苍老的爱恋,惹得“野人”的速写本重又开合。四顾小
店,不大却一应俱全,连姜昆和大山的广告产品也在货架
上存着一席之地。老者告诉我节假的时候从上海来此地拍
照的人很多,言谈之中几乎让我能感觉到夏日的喧闹。
夏日的喧闹此刻在方池中已经只剩下唯一的骨朵,美
丽的容颜尚未绽开,一枝独立在万叶从中,不可一世的傲
气。
跨出“苍坡溪门”,那个设想还做我们生意的三轮已
不见了踪影,原本他可能是料定我们1个小时就回程的。
我们怕耽误他的生意,当时让他早行的,他当时执著的表
示等待的态度让我想来生活原来的困苦,几块钱可以等待
耗费人这许多时间。我们进去出来已经4个小时有余,几
乎有些可怜他当时无可奈何的离去,这真中了多年前朋友
给我的一句话:等待就是在失望中寻找希望。
院门外没有车,一片稻田。远处一个着斗笠的农夫在
田间形成一个点,我们的“野人”开始勾勒那苍坡溪门,
我就在门外的木板上阅读它的历史:
苍坡村原来始建于宋代公元九九五年,李讳岑号苍墩,
从福建长溪迁村,村名沿用始祖号,因避讳宋光宗的名号,
改名苍坡。一零五五年,有东宅、西宅、麻溪园三处。一
一二八年,第七世祖李秋山迁居方巷,有建--送弟阁和
望兄亭,一一七八年,世祖与国师李时日商议建村,遂按
五行相生相克和文房四宝的构思规划,希望求得一份平安
和昌盛。
所以,村落基本上都是李姓,既是同宗,也许真就少
了纷争,一路行来,可和陶老先生的桃园得以相比?都市
中的人喜欢也向往这种安逸和闲在,只可惜确实已经不能
适应真正这样的生活,这一点我敢肯定。
借着“野人”画棒涂抹的间隙,我打开三角架子重新
进去等待炊烟。炊烟未见,却明白了村落“文房四宝”的
称谓。其间那方池,就是砚;边上直路是笔;那池边条石
可以为墨;而纸,我还是未能寻见,也许阡陌的稻田可以
任由这样无边的笔绘制蓝图,那么纸又何妨入画呢?
br2000
作者:br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