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县于公元前221年建县,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长沙王吴芮、晋太尉陶侃(也即陶渊明曾祖父)为世人称道。陶母训子,开教育先河,其教育方法惠及后人。唐“大历十大才子”吉中孚饮誉江南。羁金15年的“苏武第二”洪皓,坚贞不渝,精忠报国。洪迈著《容斋随笔》,被毛泽东随身携带四十春秋。工诗善词的南宋词人姜夔,开音乐先河。南宋节烈丞相江万里在芝山止水池以身殉国,一直激励后世。中国科学院院士石屏等专家学者学有所成,声名远播。历史名人颜真卿、范仲淹、等都在鄱阳留下千古佳话。 鄱阳赣剧是鄱阳湖畔一朵文化奇葩,被周恩来总理称赞为“美、秀、娇、甜”,不仅唱遍饶河两岸,大江南北,而且远征江浙等地,久演不衰,鄱阳赣剧团也因此多次受到国家表彰,由鄱阳赣剧团承演的新编赣剧《詹天佑》催人泪激人奋进,已获中国文华新剧目奖。
鄱阳地处“昌九景”金三角腹地,它西接庐山,北望黄山,东依三清山,南靠龙虎山,是环鄱阳湖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鄱阳湖畔正在建设中的区域中心城市。在东部开放和西部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承接和中转作用,周边辐射十余县市近千万人口,市场空间,充满无限生机。鄱阳县史有“舟车四达”、“百货归墟”之美誉。县城距景德镇、九江机场、南昌昌北机场分别为半小时、1小时、2小时车程,一小时经济圈已基本形成。境内乐安河、西河、潼津河、昌江经鄱阳湖直通长江,鄱阳港是江西省重要港口,千吨货轮可直达长江。“两高一铁”(景婺衢铁路)建成后,鄱阳将进入江浙沪4小时经济圈。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鄱阳县科学规划,认真按照全面开发东湖,快速建设“城北”,有序改造“老城”的总体思路。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创新城市经营理论,通过招商引资,城市经营广开渠聚集资金,促进城乡良性互动,进一步突出扩大就业空间、扩大人居空间、扩大亲水空间、扩大旅游休闲空间这四条“主线”,进行城市建设和发展。充分依托县城山水环绕、依山襟湖、古迹留痕的优势,构建“一湖(东湖)二带(饶河景观带、中心大道影观带)、三环(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四区(城北区、城东区、老城区、风景区)”,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县城主干道美化亮化,引资建设了饶州大道、鄱阳商贸市场、饶州小商贸市场、建材大市场等,逐步建成“水陆交通便捷,集居人口众多,水乡韵味浓郁,工贸旅游发达,片区功能齐全”的生态水城。
鄱阳县历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水乡特色的水文化、鱼文化、烹饪文化。全县有85%的乡镇濒临湖河,水产品栖息种类繁多,天然鱼类达到118种,有藜蒿、银鱼、黄牙头等为原料而制作的美味佳肴。更有风味十足、远销海内外的水产冷冻品、干制品、腌制品、糟制品。一直以来,该县餐饮、烹饪业虽创出了以鄱阳湖淡水鱼为品牌的特色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