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四川成都·中国青年旅行社

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社)-提供最新成都旅游,成都旅游线路,成都旅游价格报价,成都旅游景点,成都旅游费用,成都旅游报价,成都旅游注意事项,成都旅游指南,成都旅游攻略,成都机票预订,成都酒店宾馆预订服务,成都会议旅游,九寨沟旅游,峨眉山旅游,青城山旅游,都江堰旅游,熊猫旅游.
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社)-提供最新成都旅游,成都旅游线路,成都旅游价格报价,成都旅游景点,成都旅游费用,成都旅游报价,成都旅游注意事项,成都旅游指南,成都旅游攻略,成都机票预订,成都酒店宾馆预订服务,成都会议旅游,九寨沟旅游,峨眉山旅游,青城山旅游,都江堰旅游,熊猫旅游.

| 四川旅游景点攻略 | 四川旅游线路 | 川人出省线路 | 海外旅游线路 | 会议与拓展 | 宾馆酒店 |

| 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合同样本 | 在线预订 | 公司账号 | 留言板 | 站点导航 | 分部管理
九寨沟 | 黄龙 | 峨眉山 | 乐山大佛 | 海螺沟 | 青城山 | 都江堰 | 西岭雪山 | 长江三峡 | 四姑娘山 | 稻城 | 西藏 | 成都旅游 | 四川旅游
剑阁相关城市
您的位置  :  四川省  >>  广元  >>  剑阁
+更多
剑阁
剑阁 所有景点
+更多


剑阁县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剑阁的先民就聚集、繁衍于斯,以他们辛勤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极富特色的川北农牧文明。

  东汉末年,剑阁境内即有汉德县建制,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于晋寿县境内新置剑阁县(治地在下寺镇大仓坝)与汉德县同属梓潼郡。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设剑州,民国二年改州为县,因境内有“剑阁道”而称“剑阁”。

  1949年12月18日剑阁解放,初属川北行政公署剑阁专员公署,1953年后改隶四川省绵阳专员公署,1985年5月再改属广元市管辖。

  2004年辖23个镇(下寺、普安、龙源、开封、鹤龄、东宝、江口、公兴、城北、盐店、元山、汉阳、柳沟、王河、演圣、金仙、香沉、羊岭、白龙、武连、杨村、剑门关、木马)、34个乡(田家、闻溪、姚家、义兴、张王、高观、凉山、北庙、禾丰、摇铃、碑垭、吼狮、上寺、秀钟、碗泉、迎水、高池、毛坝、垂泉、西庙、正兴、圈龙、涂山、长岭、锦屏、柘坝、广坪、店子、国光、公店、江石、樵店、柏垭、马灯)。
 





剑门山境内各季气候特征表现是:春季气温回升快,多春旱,寒潮,风沙;夏季天气较炎热,常有夏旱、洪涝;秋季气温下降快,常有秋绵雨,雨雾日多;冬季冷冻明显,高山多雪,气候干燥。

  春季:是南北冷暖气流交换季节,境内气温回升快,但不稳定,冷空气活动频繁,降雨日少,时有倒春寒。元月起,气温上升,温和宜人,杏花、桃花、梨花相继开放,山间野花烂漫,鸟语花香,满眼春光。

  夏季:气温高,雨量集中,盛夏时日最高气温在30-36℃之间,水气蒸发量大,高温高湿,7、8月份雨水集中,常有暴雨,山洪险出。但由于海拔高程对气候的影响,多半山底气候炎热,山顶却气候凉爽,尤其是夏雨初晴,空气清新,看彩虹飞架山间,恍若人间仙境。剑门关的梁山寺古为仙人修练之地,今为游人避暑山庄。

  秋季:是夏冬过度季节,北方冷空气南侵,暖空气退却,境内雾雨日增多。此时山间云雾环绕,景观奇妙,如遇秋雨连绵,或行径山间,漫步翠云廊,另有一番景致。清时剑州知州乔钵有诗云:“苔花荫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

  冬季:是境内干冷空气最盛时期,冷冻明显,气候干燥,风日增多。最冷为1月,气温低于零度以下的天气不多,霜期短,12月上旬初霜,3月初终霜,山底平地少雪,但高山峰顶能看到雪景,远山白雪皑皑,银妆素裹。张问陶《剑阁遇雪》诗云:“踏平泥鸿旧爪痕,寒云迢递接家村,关山归梦今宵隔,风雪萧萧出剑门。”
 




剑阁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守剑门关险,是连接四川与陕西、甘肃的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地理上,介于东经105度09分至105度49分和北纬31度31分32度17分之间,总面积3200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低山地貌特点显著。它的四周,东邻苍溪县,西界梓潼县、江油市,南连阆中、南部县,北接广元市中区,108国道、宝成铁路纵贯境内,嘉陵江依县东而流,交通快捷方便。全县辖12区(开发区)57乡(镇),人口67万。
  剑阁附近火车站--广元站。西起四川省广元市市中区,东到四川省旺苍县普济镇。全长88公里。共有车站10个。广旺铁路,原称广罗支线。建于1959-1961年、1972-1979年。原计划修至罗家坝,故定名为广罗支线。后修至普济站而停建,因普济镇在旺苍县内,故改称广旺线。线路自宝成线上的广元站向东引呼哧,过大石、元坝,在白水进入旺苍县。为地方运煤支线。
  四川广元市剑阁县公路运输公司是剑阁县唯一的国家二级道路运输企业,剑阁公司下设:客运分公司、汽车大修厂、材料销售分公司、商贸分公司、装运分公司、公交分公司、新县城剑门关客运中心站。拥有高、中、低档客车130余台,线路54条,日发班300次,日客流量达4000人次,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向全国大中城市辐射的运输网络。




广元剑阁宾馆 二星级酒店
广元剑阁宾馆酒店总机: 0839-6620516
预定电话: 0839-6620516
联系地址: 广元剑阁县普安镇小


 




剑门豆花稀饭

  豆花稀饭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人人喜吃。但是制作工序繁多,平时也少做,有客或过年才做一次。制作工序是:将黄豆泡涨(一般要8小时)后,用石磨磨浆置锅内煮沸过滤,用酸菜水点清使豆浆分解成乳状块,舀出水,把豆腐轻压成块,用力划成方块,掺水下米和豆子等煮半熟后再放入挂面头壳。饭熟时,干稀分明。至今农家仍然以此饭为待客美食。

  由于豆花稀饭制作程序多,又很讲究,平素人们多煮“甜浆饭”,也叫豆浆稀饭,豆浆稀饭做起来比较简单:将侵泡一夜的黄豆在青石磨上磨成浆,煮沸后,舀去泡沫,下米下豆,米熟即香甜,根据喜好可放少许酸菜,便成可口稀饭。


剑门豆腐

  剑门豆腐以白嫩细滑,清香而无异味闻名于世,用料采高山之黄豆,取“剑泉”之清水,石磨细研而成,它在中国素菜中盛誉很高。可做成100多个品种的菜,完全可做成精美豆腐延,如:怀胎豆腐,莲花豆腐,火腿豆腐,葵花豆腐、灯笼豆腐,金钩挂玉牌等。吃了让人回味无穷。



火烧馍
 
  火烧馍是剑门人的特有面食。因它耐防霉变,即使夏天炎热,也可存放七、八天或十天以上,不发霉,不变味。用途主二:一是,剑门过去有名的职业“背二哥”,凡出外背脚,要带的盘缠干粮,就是火烧馍;其二是男女婚嫁,女方结婚行礼回门三天满,正式到婆家,女方家避烧火烧馍作“和气馍”。这“和气馍”,亲朋邻居都要尝食,故此也要有一定时间搁放。

  火烧馍的做法,用最好白面粉,加少许菜油和水,使劲在面板上搓揉。由于用水量少,硬搓成团,使其成团,使其勉强结合,外表光滑,做成碗口大,2寸左右厚的圆型规模,然后放在锅里,用微火炕,使其表凝固,再用柴火灰(也叫炭焦灰)壅闭。

  柴火灰的温度要达到馍不焦灼,但一定要使馍里外熟透。烧一次火烧馍要花费一夜时间,其间至少要换三至四次柴火灰。检验“火烧馍”烧熟与否,用手在馍的平面上拍击,馍产生“卜、卜”的鸣响,就算熟透了。火烧馍的味道甘香,口啃时落面渣。一般为了方便食用可将一个馍分切为四。

  做火烧馍的人,不是每个家庭主妇都能做。多在有产业中等以上生活水平的人户或者丈夫常年在外的家庭妇女,必得学会这门手艺,才可支付门面应酬家事。

 




觉苑寺
    推荐星级 ★★☆☆☆      


  觉苑寺,位于剑阁县西武连镇,距县城43公里,前临西河,川陕公路从寺东北约里许的武侯坡半山腰上通过。

  觉苑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名弘济寺,宋元丰年间赐名觉苑寺。元末部分殿宇被毁,明代天顺初年(1457年),僧净智及徒道芳到此,重建殿宇,重塑佛像,绘制《佛经》于大雄宝殿四壁,更名普济寺;清康熙初年(1662年),殿宇经维修后,复名觉苑寺。

  觉苑寺现存三重殿及两侧配殿,以大雄宝殿为主体,天王殿在前,观音殿居后,级级递进,都建在同一条轴线上,东西配殿对称排列,总建筑面积1957平方米。该寺坐北向南,气势磅礴庄严。

  天王殿,复建于民国21年(1932年),木结构重檐歇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抬梁架,面阔五间25米,进深三间12.4米,通高12米,素面台基高0.6米,阶梯式踏道三级。一层殿堂内原塑天王等泥塑,曾绘有神话故事白描图画,可惜在文革中被毁。

  大雄宝殿,系明代修复,木结构单檐歇山工屋顶,屋面盖青灰筒瓦,抬梁屋架,檐下旋斗拱6米,八架椽屋前后施大内额减柱,后施乳袱搭牵用三柱,面阔16米,进深二间13米,通高11米,素面台基高1.5米,垂带式踏道九级。其建筑接近正方形平面布局,横向用10.85米长的抬梁将屋架托起,纵向用8米长的抬梁将屋架托起,殿堂形成了长10.85米,宽8米的井四形空间,宽敞开阔,气势雄伟。观音殿,系明代复建,为单檐歇山式小青瓦屋顶,抬梁式屋架,无斗拱,十架椽屋前后乳椴搭牵用六柱,面阔五间21.5米,进深五间13.8米,通高7.9米,素面台基高1.5米,垂带式踏道七级。1986年重塑观音像于正堂内,并在观音殿之左设陆游馆,之右设魏征馆。

  一走进大雄宝殿,迎面便可仰视到三尊跏跌而坐的佛像,像高2.95米。据龛前现存的明代石刻大香炉铭文记载,三尊佛像均是释迦牟尼金身,即佛、法、僧“一体三宝”的如来塑像。中为佛,面庞丰盈,身披袈裟,袒胸露肘,双手合十,跏跌而坐,庄严而慈祥。右为法,左为僧,均笑不露齿,严不竖眉,作入定说法手相,衣饰皆与中佛相同,三佛背屏,用木胎泥塑成五方佛、菩提树、龙、凤、青鸟、太阳等吉祥物组成的华丽图案,沥金装饰,色彩高雅灿烂,其整体呈桃形,周围饰火焰纹,通高6.1米。

  大佛左侍立伽耶,右侍立阿难,神态端庄肃穆。大佛背后面塑一尊阿弥陀佛,立姿稳健,面目威严,肌肤饱满。其上塑着观音、文殊、普贤等神像,形态各异,情趣盎然。

  大佛龛前的石刻香炉上,以“罗汉坐禅”、“伎乐百戏”、“赛棋赏画”为内容的各种雕塑中,其深浮雕的人物,无论坐、卧、说、唱、看、打,都自然生动。炉顶盖下部雕刻的力士像,更是精湛,他们双臂弯曲,用力上托,双腿前后微蹲,双目圆睁,手臂、额角、颈部肌肉隆起,栩栩如生。

  龛前左右通圆木柱上蛟龙缠绕,若腾欲飞。右者张牙舞爪,怒目逼人;左者闭口瞩目,动中出静。善财、龙女各手持降龙珠,站立龙头,大有降龙伏虎之势。

  大殿内额枋处,左右排列着二十四诸天神像,为明代樟木圆雕,高一米,站立于祥云上。神像文武兼有,男女各异,个性鲜明,姿态、衣饰无一相同。

  殿内塑像,采用彩生漆打底、石色粉绘与贴金相结合的手法,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气质、身份赋彩,使各个塑像衣着华美。因为采用了大面积刷漆贴金,虽经几百年历史,仍璀璨夺目,金碧辉煌。

  殿内“佛传壁画”,更令人赞叹不已。精美的壁画,内容广博,对研究我国绘画艺术不失为珍品。而且对研究军事、体育、医药、服饰、建筑、文艺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研究我国社会风情更是难得的宝贵资料。

  在大雄宝殿内四周高3.5米的壁上。绘制者精美的十六铺。二百多幅《佛传》故事彩画。每幅壁画均以四字墨书为题。末尾绘着该寺当年的主持僧净智及其徒道芳和尚等信徒的肖像。总计170多平方米,是明代英宗天顺初年(公元1457年)大殿重建后,由民间艺人集体绘制的。

  壁画内容从题为《摩耶托梦》开始,说的是伽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二十四年(公元前546年)四月初八日,在京城岚毗尼园无忧树下诞生了一个婴儿,起名乔达摩·悉达多。摩耶夫人分娩后,因身受十月怀胎之苦,刚7天就离开了人世,在襁褓中的悉达多就由他的姨母养充。他7岁时开始学文习武。青年时期游观务农,20多岁时,已懂得文学、哲学、数学,又是一个骑射剑击的能手,武艺过人,掷象成坑,天姿聪慧,博学多才。29岁时出游京城四门,体察到老百姓生、老、病、死之苦。为了解脱人间疾苦,悉达多不顾父亲净饭王的阻挡,夜走出京城,金刀落发,毅然出家修行,法名“菩提萨捶”,缩称“菩萨”。在苦行林中,禅坐菩提树下,风雨不起,熬过了6年苦行。6年间帝释命牧牛女取乳糜,盛金钵,供食用。牧女献糜、帝释献衣,终于成佛。25岁时,在野鹿苑(今波罗奈城)初转法轮,讲经说法,普渡众生。释迦于公元前486年涅磐。他的一生,在世80年,说法300场,开无量法门,渡无量众生。迦毗罗卫国“释迦族老百姓,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贯穿着如此丰富的文学故事的精美壁画,究竟出自哪一位画家之手呢?一个传说故事说:一千多年前,大雄宝殿修造竣工后,开光道场隆重举行,香烟缥缈,钟磬齐鸣,万事皆如佛意,唯有四壁空空,主持僧心绪了犹未了,俗求画师绘制《佛传》故事壁画,但谁来执笔呢?有武连文人居士倡议,邀请正在蜀中游览的吴道子执笔。于是请来吴道子,特开斋设宴款待,光阴荏苒,数月过去,眼看四月初八佛诞节即将逼年,吴生仍未动手,主持僧心急如焚,前去催促吴生动笔,当即调好各色颜料几十盆,脚手架搭好,一切准备就绪。时至四月初七,佛诞节即至,四壁仍是空空,众僧侣无可奈何。可是,翌日清晨,打开中门,却见四壁辉煌,全本《佛传》故事,仅一夜之功告成,画圣吴道子却不知去向。的确,觉苑寺壁画属吴道子画风,同时又具较明显的地方特色。整体构图严谨,前后一气呵成。而幅与幅之间仅以山、水、云、树、屋宇相隔,上连下接,环环相扣,故事性极强,堪称是一部古典连环画。其画面缜密宏大,造型优美,运笔娴熟,色彩典雅富丽。在绘制方面,采用了工笔线描绘,充分刻画了人物面部微妙的喜怒哀乐感情。精美的壁画,堪称绝代佳品。

  古往今来,不少骚人墨客慕名而来觉苑寺参观游览,陶醉于画壁艺术之中,无不叹为观止。1986年5月,著名画家邵宇参观壁画后,深为感慨地说:“作画技术很高,是我看到的明代壁画中最好的一处。这里的壁画已在画家仇英和唐寅二人之上了。如果说作者是民间艺人,那也是造诣很高的大画家。”著名摄影家黄翔参观了壁画,赞不绝口,题书“蜀道明珠”。省文化主管部门,先后三次拨款维修。1985年香港商会会长王宽庆先生捐款七万元人民币维修、保护壁画。省文管会派出专家制定维修方案,采用科学方法,揭取修复裂缝,解除了危险,保存了壁画原貌。

剑门旅游景区
    推荐星级 ★★☆☆☆      


  剑门关景区,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也是国家级森林公园。

  剑门关位于四川广元剑阁县境内,紧邻成(都)绵(阳)广(元)高速公路和宝(鸡)成(都)铁路,集雄、奇、幽、秀的自然风光于一体,汇汉、唐、宋、清的诗人于一地。剑门关是古蜀道上最险要的关隘,扼守着四川的北大门,被公认为“天下第一雄关”,李白叹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杜甫诗云“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自古以来,剑门关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文人骚客神往之处。梁武帝曾在此出家修行;唐玄宗曾经过此地到四川避难;张载、李白、杜甫、白居易、岑参、骆宾王、陆游、杨锐等都曾到此游历,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剑门关景区风光秀美,古迹众多。大小剑山连山绝险,七十二峰绵延起伏。登上关楼,远眺长安,历史硝烟犹在眼前;伫立峰巅,松风浩荡,剑门雄姿一览无余。梁山古寺,源远流长;翠云长廊,古柏森森;姜维镇关,神工鬼斧;翠屏风光,秀色可餐;剑门细雨、绝壁夕照,更是闻名天下……

  作为剑门关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翠云廊,又称“皇柏大道”,是由近万株苍翠的行道古柏组成的绿色长廊,是迄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道路交通系统,被誉为“世界第一古道”、“陆上交通活化石”,堪与“罗马古道”媲美。

  翠云廊以剑阁古城为中心,西抵梓潼,北达昭化,南至阆中,蔓延横亘,号称“三百里程十万树”,其间古柏夹道,遮天蔽日,宛然如廊。廊中古柏上自秦汉,下迄明清,经历过六次大规模的种植,现存古柏八千余株,大多数树龄都在1700年以上。古柏千姿百态,各有其历史传说。“松柏常青树”举世仅存一株,被誉为“国之珍宝”。翠云廊雄伟的气势,翠绿的姿态,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讴歌,令古往今来的游人倾倒。

  巍巍剑门,既是一处充满诗情画意的旅游胜地,又是一处光辉灿烂的文化宝库。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剑门豆腐、剑门绿茶、剑门火腿、剑门手杖等诸多名优土特产品。




鹤鸣山
    推荐星级 ★★☆☆☆  
   
  
  鹤鸣山位于剑阁古城之东,山势陡峻,风景秀丽,从山麓起有石级数千,拾级而上直达山巅。清代建筑的文峰塔矗立其顶,山脊苍松掩映,山间翠柏葱茏。以初唐重建的“重阳亭”为中心,把众多的文物古迹连成一线,历来为“登高览胜”之地。

  鹤鸣山又名塔子山,位于川陕公路剑阁县城郊。相传古代常有飞鹤栖鸣于此,道教创始人张陵在此跨鹤仙去而得名。近年来有学者认为这里是张陵开创五斗米教的发祥地,是道教胜地中的魁首,被称为“道国仙都”。现山上开辟了鹤鸣山公园,复建了古代建筑风格和现代艺术相结合的亭、台、楼、阁,成为川北一大名胜。

  鹤鸣山山顶北端的文峰白塔,高21.7 米,六层八面。第一层外围塔柱上雕有蟠龙图案,塔心中央有一块青石,石上雕有太极八卦图案,是川北唯一与道教有关的砖石混建塔。山顶处有唐、宋、元、明、清历代石刻数10处,较有名的有道教造像石刻、《剑州重阳亭铭并序》碑和《大唐中兴颂》石刻,被公认为鹤鸣山石刻“三绝”。就是唐人留下的古代文化佳品。

一绝:李商隐撰《剑州重阳亭铭》碑。重阳亭,始建于唐大中八年(公元854年)九月,由剑州刺史蒋郁监造。因为蒋郁意在借重李商隐的名望,使自己的政绩播美于当时,留名于后世,所以,邀请在梓州为官的李商隐为重阳亭作铭文。千余年来,碑为亭护,亭以碑闻。亭虽曾有坏毁,而唐碑却保存至今。据重修重阳亭碑记:九月建于东山之上,坐南朝北,为重九登高观景之所,故以“重阳”为名。北宋治平年亭圮碑倾,历经宋、明清、民国初,或修或塌,时有兴替。现存重阳亭系仿唐建筑风格,占地面积18.5平方米,高4.4米,灰色卷脊屋顶。宋刻“古重阳亭”四字,刻在亭后正中壁上,字迹精刻镌深,苍劲有力。李商隐所撰的《剑州重阳亭铭》唐碑,现存于重阳亭侧的造像龛内,高1.88米,宽0.85米,小篆书阴刻文,是研究唐代文化的珍贵文物。

  二绝:《大唐中兴颂》摩崖石刻。《大唐中兴颂》及序文,是中唐诗人元结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秋八月撰写的。名为颂扬肃宗李亨平定“安史之乱”开创唐代中兴局面的伟业,实则是文辞委婉,隐含讽刺,从一个侧面揭露了唐王朝上层统治集团的贪婪腐朽和争权夺利的斗争,在一定程序上表现了作者痛恨藩镇割据,渴望国家统一的政治态度。碑文是我国书法史上名家颜真卿书写的。宋人文潜赞颜真卿书法云:“水部胸中星斗文,大师笔下龙蛇字。”千百年来,被历代文人书法家敬仰。摩崖石刻通高的313厘米,宽384厘米,自左至右竖行阴刻20行,共229字,通体端庄,气势磅礴。碑文是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刻在湖南祁阳浯溪石崖上,又在南宋绍熙年间(1195年)由隆庆府(今剑阁县)通判吴旰翻刻于此。至今碑刻完整,颜字风格犹存。

  三绝:摩崖道教造像。重阳亭右侧石崖上的唐代道教造像,是我国最大最好的道教摩崖造像,世界美术史、中国美术史均将它们列入章目重点介绍。现存的五龛造像,完整者二龛,均为长生保命天尊造像。“天尊”是道教最尊贵的天神之称。其中一尊造像高1.8米,戴莲花冠,着纳托,持法器站莲台上肌肤丰腴,庄重面善,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雕刻家以概括而又简练的线条刻就身形衣饰,形象逼真,以工整精巧的刀法刻就头、手、眉、眼,体现了“寿比南山”、“长生不老”的意境与教义。龛两边各有浅浮雕两组,为文臣、武士、护法神、妖魔、供养人等。不论是手持象笏者、披甲戴盔者、腰束战裙者、足踏妖魔者,都各执剑、叉、索链、宝瓶、法器,怒目睹眼,形态各异,咄咄逼人。其中二尊是位于登丰阁内右龛的造像。像高192厘米,完整无损,颈脖细长,接近“立七、坐五、盘三、卧八”的传统人体造型艺术的头身比例。据石刻题记考察,它是唐武宗李炎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的艺术品。龛台下还刻有雄狮、麒麟等祥瑞物。

  道教造像石刻开凿于唐宣宗年问,现存5 龛(近年又有发现,传为18龛),61个不同人物造像。主雕“长生保命天尊”3座,浮雕4组。露天一躯“天尊”造像高1.91 米,肩宽45厘米,发髻高绾,戴莲花冠,着道袍,登道履,面部饱满,神态安祥,体现“长生不老”的意境。其他“天尊”造像,线条简练。各龛均有形象各异的“十二神将”浮雕,龛台下刻有花纹、青狮、麒麟等吉祥物。唐代道教造像石窟能保留至今,为难得的文物珍品,1986年,这里的道教造像被选入《中国美术全集·四川石窟雕塑》卷,日本学者亦将这些造像编入《世界 美术全集》里,可见这些造像的文物艺术价值之高。

  剑州重阳亭铭并序》碑,刻于唐大中八年(854 年),碑高1.9米,宽85厘米,小篆刻题共415字,末行刻有“大中八年九月大学博士河内李商隐撰。”

  在重阳亭侧壁上,有“大唐中兴颂”摩崖刻石,高3.12米,宽3.48米,为唐元结所撰文,颜真卿所书。这碑原刻存于湖南祁阳梧溪,南宋时翻刻于鹤鸣山,后蚀损。现看到的为明万历十年(1582年)剑州知州陈宗凯重刻,堪称上品。

现山上开辟了鹤鸣山公园,复建了古代建筑风格和现代艺术相结合的亭、台、楼、阁,1962年在鹤鸣山垦荒造林出土的宋代道教祭祀用品有铜壶、铜瓶、铜醮斗等;还有宋代龙泉窟产的精品“莲瓣纹豆青瓷碗”,经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在鹤鸣山已成为川北一大名胜。


翠云长廊
    推荐星级 ★★☆☆☆   

“翠云廊”古称‘剑州路柏”。它以四川的历史文化名城——剑阁古城为中心,向着西至梓潼,南至阆中,北至昭化的三段古驿道而延伸,长达三百余里。雄伟壮观,景色秀丽,是一处绝妙的旅游胜地。

  “翠云廊”以“三百里程十万树”的宏大群体在剑门古驿道上展翠抹云,流辉溢彩,使古驿道满目苍翠,一色青幽,这是它的总体风貌。但是,在西、南、北三段古驿道上,由于驿道的地势不同,古柏形成的历史条件不同,因而这三段翠云廊的景貌又各具特色。

  在西段:浓荫裹道,风韵古朴。从剑阁古城出发,沿古驿道西行,经凉山、柳沟、垂泉,到武连古驿,为翠云廊的西段。清代诗人张邦仲游览了这段幽廊后,对这段翠云廊迷人的景色曾有“武连直抵剑门关,行人尽被浓荫裹”的高度概括和生动描写。这段翠云廊既有“浓荫裹道”的特色,又因古柏形成的历史远古,与古柏相关的古迹较多,真是古色古香韵味长。所以,又独具风韵古朴的原貌。

  在南段:翠幄绵亘,气势雄伟。南段的翠云廊驿道,古时为剑州通往巴西郡(个阆中)的军事要道,全程一百余里。这段崎岖的山径,时而上山,时而下河;时而越澗,时而翻岭;时而转弯,时而笔直,形如一条逶迤的绿色苍龙,也如一道奇特的绿色长城。驿道两旁的参天古柏,茂密的枝叶交错盘绕,如绿色的天篷遮天盖地,沿途都充满着古代诗人那“老柏参天合,人行翠幄中”的诗情画意。

  在北段:云环耸翠,景色秀丽。一出剑州古城,经古驿道的抄手铺、汉阳铺,出剑门驿抵昭化地界为翠云廊北段。这段驿道山高坡陡,岗峦起伏,沟壑纵横,不仅驿道两旁古柏缠山裹岭,而且满山遍野的松柏成片成林,举目四顾,林海茫茫,一片青幽。山坡如绿色的海洋,树冠如绿色的云朵,使百里关山生机勃勃,景色秀美,剑门关隘口峭壁上刻着“云环耸翠”四个大字,就是对驿道北段翠云廊景色的总体描写。


明代建筑剑溪桥
    推荐星级 ★★☆☆☆   
  
  剑溪桥,位于剑门关外,距剑门关隘口约两公里,横跨大剑溪,是古蜀道由成都去昭化的必经之桥。明弘治中利州指挥彭山建,以青石构筑,三拱相连。拱圈为两半拼合式(亦称莲瓣式),桥长18.8米,宽4米,高7.5米。东孔跨度为5.3米,西孔跨度为5.2米,中拱跨度为5.8米,拱高3.4米。东孔用26排卷石成拱,中拱用30排卷石成拱,西拱用23排卷石成拱。桥面成弧形,板石铺就阶梯式桥面。桥柱高0.6米,有石刻龙头镶其上,建筑技术精湛,历经数百年,桥形未变。

  宋代胡希道有诗云:“几重岭隔几重湾,路入濛濛烟雨间,独立溪桥重回首,前头已是剑州山。”剑溪桥头有石碑,上刻明正德丁丑(正德12年即1517年)剑州知州武缘李璧《过剑溪桥》诗:“看山晓度剑溪桥,踏雾冲去马足遥。见说金牛经历处,欲将兴废向渔桥。”

  剑溪桥被四川省列为古桥,剑阁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茶园沟
    推荐星级 ★★☆☆☆   

  茶园沟位于广元之南的剑阁县普广乡,距剑阁县城40公里,地处剑门山脉,也是剑门蜀道风景旅游线上的一个胜景。也有人称小九寨沟。这里有碧绿的海子,有许多奇特的山峰,有浩瀚的林海,山上有水,水中有山,的确与九寨沟有几分相似。但它更有自己的特色。

  茶园沟风景秀丽,绿色的海子像一颗碧绿的宝石镶嵌在巨大的山峰之间,陡峭的剑门棘人崖、熊人崖两岸对峙,绝壁千仞。熊人崖峰峦起伏,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棘人崖高耸的断壁处,石头与石头缝构成了一座天然的棘人石雕像。他昂首挺胸,注视着远方,那形象,那神态,不知不觉会把游人们带到那蛮荒久远的年代。遥望美女峰,更能动人情怀,她像婷婷玉立青春焕发的少女,那长长的秀发,说她原本就是天上的仙女,同仙鹤来到剑门山区帮助这儿的农民种茶、采药、织布、耕种,才使得茶园沟如此秀美。当地老人说,美女峰就是茶园峰。千百年来,仙女早出晚归,种茶、采茶,日夜辛劳。她的滴滴热汗浇灌了茶树,才使得剑门关的茶变得更加清香。年长日久,仙女变成了秀丽的山峰。每当早晨,晨光揭开她朦胧的面纱,她显得分外妖娆。

  茶园沟自古盛产名茶。相传,唐明皇奔蜀时,途经剑门,品尝了茶园沟的山茶,味美清香,得到了唐明皇的赞赏,赐封为“贡亲”。从此,这里名声显赫,茶商往来频繁,人丁兴旺,在茶园沟苦竹林一带建起了街道、茶庄、商行,很快发展成了一个县城的规模。宋末,蒙古军入川,这小山城毁于乱军之中。城虽被毁,但仙女传授的种茶技术流伟下来,至今剑门茶仍然清香味美,闻名遐迩。

  海子中的小岛更使茶园沟独具一格,它位于海子中心,小岛上花草茂密,藤蔓缠绕,白鹤和各类小鸟在岛上栖息。春夏之季染上各种颜色,绿色的青草灌木,深红的玫瑰,粉红色的杜鹃,把一个小岛装点得格外美丽,游人们划船来到这小岛上,再也不想离去了。

  茶园沟森林茂密,林海茶花,青松翠柏掩映着崎岖小道,漫步其间,心旷神怡,如入仙境。这里还盛产许多珍贵的药材,如当归、天麻、黄析、杜仲等,还有刺猬、獐子、鹿子、猴子等珍稀动物,也常在茶园沟出没。
 




剑门绿茶

  剑门绿茶,历史有名,《蜀中名胜记》有载:“有梁山寺,产茶,亦为蜀中奇品”。其实,早在唐代,剑门的绿茶已成贡品,宋代诗人陆放翁“细雨骑驴入剑门”时,曾在把盏品茗之后也即兴盛赞剑门玉绿,就是当年的中国工农红军攻克剑门关后,几位指挥战斗的将军们也称“雄关有茶香中华”。

  剑门山海拔千余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质肥沃,适宜茶叶生长。建国以来,剑门山区拥有茶叶基地十余个,面积万余亩,尤以位于剑门关七十二峰之颠仙峰观的剑门关茶场盛名。剑门关茶远销全国各地,其中“剑门玉绿”获中国西部农博会名优产品称号,“剑门翠云玉芽”荣获第五界“中杯茶”一等奖。从而,剑门绿茶盛名远播,信受茗君们的格外青睐。


剑阁手杖

  剑阁手杖,简称剑杖。剑阁手杖加工工艺独特,制作精巧,取材于剑门山区多年生灌木、荆棘、藤条加工而成,既是一种扶倚助行的旅游实用品,又是一种自然美和人工美相结合的工艺品。品种繁多,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自然杖。经断村、燎炙矫形、去皮整修,上明漆抛光而成,多属藤条杖;其余杂木形状有特色并易矫形者也可仿制自然杖,节理天成,吉朴典雅。二是雕刻杖。取材时即从根部砍伐或连根掘起,经矫形燎制毛坯,根叉部位做杖柄,因材施艺,精雕细刻,杖头、杖身刻人物山水、花卉虫鱼、飞禽走兽、故事传说等,精致者还有题刻。



剑门根雕

  树根雕工艺品采用剑门山区的珍贵“檀木”、“塔木”的根为原料,依据原料自然形态,经民间艺人精心雕刻,或珍禽异兽,或自然山水,或花鸟鱼龙等,再配以盆花、盆景成为实用的装饰品。木质细腻,色泽黄褐,造型美观,工艺精湛,融自然美与雕塑美为一体,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是厅堂高雅的装饰品。 1970年,成立剑阁手杖艺术品厂,1972年其雕刻作品经省选送参加全国第一次工艺美术展览。1982年为人民大会堂雕制“锦鸡媲美”、“鸣凤朝阳”等大型树根雕,获省科技成果奖。

 
 

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 版权所有 © 1997-2009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九寨沟旅游网) 邮编:610031
  电话: AAAAAAAAAAA AAAAAAAA  AAAAAAAA  AAAAAAAB AAAAAAAC  传真: AAAAAAAAAAC
  蜀ICP备05002088号
免责声明:本页部份数据由网友上传和热门链接自动获取生成,不代表本公司观点;如果您认为有不详之处,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公司联系,我们将进行相应处理。
本网站由 成都汉讯科技 提供WAPRSS技术支持与维护软件开发
友情链接:台湾旅游 九寨沟 峨眉山旅游 成都旅行社 青城山旅游 都江堰旅游 四川现代艺术学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