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概况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在东经97°21′~108°31′,北纬26°03′~34°19′之间。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全省总面积是48.5万多平方公里。西有青藏高原相扼,东有三峡险峰重叠,北有巴山秦岭屏障,南有云贵高原拱卫,形成了闻名于世的四川盆地。川省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享有“天府之国”之美誉。
历史文化
在四川各地的市井街旁,乡村道边,都会看到一间间独具四川风格的茶馆。人们坐在竹椅木桌前,手端茶馆特有的盖碗茶具,品着清幽的香茗。
游客所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这一切,正是巴蜀文化的具体表现。巴蜀文化与中国其他地域文化一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地域特征。1986年四川广汉发掘出三星堆遗址证明,早在4000多年前,巴蜀文化就已逐步形成且具有相当程度的繁荣。
远在2000多年前,“蚕丛之国”的四川即开辟了西南丝绸之路,以成都为起点,经云南,过缅甸,入印度,远达中亚及欧洲。通过这条路输出了盛产于四川的丝绸、布匹、瓷器和茶叶;输入了宝石、玉石、珍珠、海贝和玻璃。开拓了四川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当时的蜀锦就以图案丰富,织纹精巧,色彩艳丽而被视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巴蜀文化的发展,使四川文人荟萃,英才辈出,中国已故川籍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在他的名篇《蜀道奇》中写道:“文翁治蜀文教敷,爰产杨雄与相如。诗人从此蜀中多,唐有李白宋有苏”。除诗中所提到的教育家文翁、词赋家杨雄、司马相如、诗人李白、文学家苏轼以外,中国古代大诗人杜甫、陆游、黄庭坚等都在四川长期生活过。杜甫诗作的三分之一创作于四川。
文学创作的繁荣,带动了四川古代印刷业的发展。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代四川成都的印刷业就与京城长安齐名,成为全国最繁荣、最重要的印刷中心。到宋代,四川的雕版印书业就进入了黄金时期,有“宋时蜀刻甲天下”的记载。
宋元至明清
宋、元时期在四川地区曾发生多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比如王小波、李顺起义。尽管如此,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四川地区仍较安定,使得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成为两宋抵抗金、蒙的大后方。元初四川地区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乱,使经济遭到巨大破坏。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发兵将四川地区并入明朝版图,辖区除现在的四川、重庆外,还包括今贵州省遵义和云南东北部及贵州西北部。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人川,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1644年~1646年),以成都为西京,清初的30多年间,四川一直处于战乱之中,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才进入稳定时期。康熙二十四年湖广填四川。嘉庆元年(1796年),四川爆发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历时9年清廷才将起义镇压下来。
宋末至清初,四川地区在空前的战乱下,人口锐减,经济调敝。于是,朝廷在明初与清初两次推行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历称“湖广填四川”。两次移民运动使人口缺乏的四川获得大批劳动力,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
旅游佳期
四川位于亚热带范围,因不同的地貌和不同的季风环流的交替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类型:东部盆地属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川西高原属高原气候,海拔3000-4000米是寒温带,海拔4000-5000米是亚寒带,海拔5000以上是永久冰雪带。川西南山地有完整的垂直气候分带,从南向北是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然后与高原气候相接合。
四川属于季风气候区,冬季在大陆干冷气团的控制下,空气干燥,降水稀少。在夏季暖湿的海洋气候来临时,有大量降水。盆地东部雨季为4-10月;盆地西部雨季为5-9月;攀西中北部地区雨季为5-10月。四川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达1000毫米左右。四川的降水量区域差异很大,其规律是由东向西减少,盆地多于高原,盆东多于盆中。全川形成3个显著和多雨中心区:盆地东部、盆地西部以及攀西中北部地区。
东部盆地年平均气温14℃-19℃,比同纬度地区高1℃。一月平均气温3-8℃,盆周略高;四月平均气温15℃-19℃;七月平均气温25℃-29℃,是全年最热月份;十月平均气温15℃-19℃,接近该区年平均气温。四季分明:春季候温10℃-21.9℃,长约3个月;夏季候温大于22℃,长3个多月;秋季候温10℃-21.9℃,长2.5个月;冬季候温小于10℃,长3.5个月。
交通信息
四川昔日交通闭塞,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如今的四川历经时代变迁,已形成了集现代航空、航运、铁路、公路运输为一体的立体运输体系,成为了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
航空
总部设在成都的西南航空公司已拥有航线102条,其中国内航线96条,国际和地区包机航线6条,以西南为中心辐射全国,连接曼谷、香港。成都-北京航线(全长1700公里),是国内主要干线之一。此外,成都-上海(全长782公里),成都-广州(全长1493公里)等均是重要的民航线路。宜宾、西昌、达州、泸州等机场也有多条国内航线,它们是四川同外省进行政治、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铁路
现已建成宝成、成渝、成昆、内昆、达成5条铁路干线和三万、小梨、资威、成汶、德天、广岳、攀枝花、广旺、宜珙9条支线。
宝成线北起陕西宝鸡,过略阳、阳平关进入四川,再经广元到达成都,全长669公里,四川境内374公里,它是四川与全国沟通的第一条铁路,又是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成渝线连接成都-重庆,一直通往贵州和华南地区,全程505公里;成昆线南接南昆线,是成都经昆明至广西北海的主要铁路线;内昆线是由内江至昆明的铁路干线;达成线是连接川北的铁路干线。
公路
全省公路以成都为中心,干、支线公路呈辐射状分布,同时,又辅以东西、南北线路的相互交织。主要的公路干线有:川藏线,以成都为起点,一条经康定、巴塘、八宿林芝至拉萨,一条经康定、甘孜、昌都、那曲至拉萨;川青线,一条通往青海久治,一条通往青海玉树;川陕线,一条通往陕西汉中,一条通往陕西安康;川陇线,一条通往甘肃临夏,一条通往甘肃文县;川渝线,以成渝高速和原川鄂路为主;川云线,东路经隆昌、泸州、贵州入云南,中路经内江、自贡、宜宾入云南,西路经西昌、攀枝花入云南;川滇线,由川藏线上的甘孜、理塘经乡城入云南中甸。
成都汽车中心客运站是四川最大的公路客运枢纽站。成都—都江堰、成都—绵阳、成都—乐山—峨眉山、成都—雅安以及内江—自贡—宜宾,都有高速公路把省内各主要景点连成一体。
水运
四川是全国水运发达的省份之一,长江横贯全省,是水路运输的干线,并与岷江、金沙江等支线沟通,在境内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水路运输网络,全省有19个市、120多个县和1400多个乡可通航运,主要工业区和重要城镇都有水运联系。
餐饮美食
川菜是中国四大菜系(川、粤、京、苏)之一,以其麻辣味闻名于海外,以“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鲜明个性著称于世。四川历来享有“烹饪天国”之誉。
川菜常有的家常味型有鱼香味型、怪味型、麻辣味型等20多种,花色品种4000种以上。著名菜肴有八味冷碟、九色攒盒、樟茶鸭子、葱烧乳鸽、鱼香凤爪、锅巴肉片、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小煎鸡、家常海参、酸辣蹄筋、抄手肉片、回锅肉、蚂蚁上树、玉笋鸭舌、水煮牛肉、东坡肘子、粉蒸牛肉、酸菜鱼等。
四川名小吃有2000多种,著名的有龙抄手、赖汤圆、夫妻肺片、钟水饺、担担面、珍珠元子、韩包子、龙眼包子、陈麻婆豆腐、蛋烘糕、樟茶鸭、王胖鸭、重庆王鸭子、治德号小笼蒸牛肉、自贡火边子牛肉、成都张老五凉粉、川北凉粉、宋嫂面、二姐兔丁、牛肉焦饼、老四川灯影牛肉干等。
四川还盛行火锅美食。四川火锅吃法上讲究涮、煮、蘸3种,别有风味,深受当地人民和国内外游客的喜爱。一般来说火锅的价格都相当经济实惠,普通酒楼多为自助式,28元/人—35元/人不等。而小酒馆更为便宜,三个人,花上20元左右即可饱口福。
休闲娱乐
四川自古地方富庶,历史上甚至是中国最繁华的地方,直到今天,四川仍是西南中枢,灯红酒绿自不会少,造就了四川的独特魅力。不仅歌舞厅、影剧院等大众娱乐场所遍地开花,保龄球馆、射击俱乐部等高雅的休闲娱乐场所也发展迅猛,川西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各种独具特色的歌舞表演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购物消费
四川旅游商品资源极其丰富,品类繁多,涉及到食品、纺织、工艺、美术、医疗保健、电子、机械等行业,共有20多个大类,5000多个花色品种,蜀南竹海的竹根、竹雕,攀西的彝族工艺品等闻名海内外。主要巴蜀特产如下:
酒:五粮液、泸州老窑、剑南春、全兴大曲、郎酒、沱牌大曲。
茶:蒙顶石花、峨眉毛峰、青城雀舌、早白尖功夫、三花牌茉莉花茶。
食品:涪陵榨菜、宜宾芽菜、天府花生、夹江豆腐乳、郫县豆瓣、叙府糟蛋、广汉缠丝、江安血橙、梁平柚。
工艺美术:蜀锦、蜀绣、瓷器、竹编、江安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