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古镇始建于东汉年间,历史悠久,丰富的文化艺术远近闻名,有近两个世纪校史的“宝善书院”,有“湖广填川”八省移民联建的会馆宗祠,有象征西方文明的“天主教堂”,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四大“节”“孝”牌坊,上面更是留下红军北上抗日留下的豪言壮语。有“青石的街道向晚”,也有吊脚的窗扉虚掩,有全新的“河东走廊”,也有小桥下的流水依然。骑马柜台四合院,当街牌坊九重檐……每一个地方,每一处胜景都足以让人流连忘返。
景区相关资料:
景点历史
石桥古镇始建于东汉年间。隋唐时期两度为太平柳阳县治。明末清初因张献忠剿四川而战毁。清顺治二十六年,由八省九府十三州移民恢复性重建,史称“湖广填川”,移者大多来自湖北麻城县孝感乡,也有其他省的移民。移民迁移建造的新城,就是今天的石桥古镇。镇上有大小街道十一条,因为有挑水河及数条小溪穿街而过,上面架有数座石拱桥衔接东西街道,所以得名“石桥(河)”。
清嘉庆十二年(1808),绥定府设外委于此,委署设于后街,衙门口即因此而得其名。在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石桥先后设保甲公所、团甲公所、镇、乡,实行保甲制。其中的1933年——1934年,红军在此置区并成立了乡苏维埃政权。1949年石桥获得解放。1950年4月,保甲制被废除,乡下设村、组。1985年4月,以镇代乡,建镇至今。
景区看点
石桥镇历史悠久,丰富的文化艺术远近闻名。有近两个世纪校史的“宝善书院”,有“湖广填川”八省移民联建的会馆宗祠,有象征西方文明的“天主教堂”,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四大“节”“孝”牌坊,更有红军北上抗日留下的豪言壮语。有“青石的街道向晚”,也有吊脚的窗扉虚掩,有全新的“河东走廊”,也有小桥下的流水依然。骑马柜台四合院,当街牌坊九重檐……每一个地方,每一处胜景都足以让人流连忘返。
(一)街居庙宇
明末石桥被毁后,清初顺治时期移民入境,史称“湖广填川”,移者大多来自湖北麻城县孝感乡,也有其他省的移民。此后石桥开始新建。
1.老街
石桥场镇原有长短老街11条,分别由八省移民各姓所建。
抚州街(今红卫路一段):由江西省抚州市的移民所建,东起文昌宫,西至场口,全长195米。
广东街(今花市街):由广东的移民所建。后因长期从事棉花交易,更名为花市街,上与列宁街相接,全长130米。
梁子街:东从现石桥中学大门口外20米处起,西至大井街,全长240米。
大井街:东从梁子街起,西至红卫路,全长50米。因街旁有一口具数百年历史的大井而得名。
平桥街:北从文昌宫起,南至烟市街,全长53米。
烟市街:东接梁子街,西至平桥花市街,全长170米。
糖市街:北从文昌宫起,南至米亭子,全长53米。
后街:从文昌宫起,至新后街止,全长367米。
列宁街:原太平街、新场街、鲁家坪合为一条街。东起挑水河,西至鲁家坪,全长695.3米。
2.民居
石桥古镇以“列宁街”为主体的传统街巷格局套四合院的建筑保存完好,街面排列整齐,一律斜坡青石板街面,街沿走廊可供行人行走,街房建筑多为空枋逗榫,房屋正面多有吊脚木质柜台,屋檐下多有吊脚木楼,小青瓦屋盖,古镇风情犹存。
3.庙宇
石桥属移民场镇,各路客籍十分重视传统礼教和建筑风格。庙宇林立,镇辖内有寺庙27座,建筑壮观。但因历史原因,大部分被毁。而分布在街道的有:四宫、四庙、一馆、一堂。
禹王宫:由九府十三州的移民所建,建于明末清初,位于梁子街。
老会馆:由江西人阮、段、叶三姓所建,光绪3年建造结束,位于列宁街。
神龙庙:是八省公署,属山东、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广东八省的移民所建,位于列宁街。
万寿宫:是江西会馆,由江西徐、杨两姓人清初建,位于抚州街。
龙母宫:由李、柏、付三姓人修建,位于现石桥中学,曾办女子学校。
文昌宫:由冉姓所建,建于清同治六年,位于红卫路。
天主教堂:由天主教会李梦林、刘大义、董芝贵等人筹办修建,即现政府礼堂所在之处。
楼子庙:由徐姓所建,现政府侧。
地母庙:由陈姓所建,由尼姑主持,桥南派出所侧。
灵官庙:梁子街禹王宫侧
除此之外,距场镇3公里处的“三教寺”摩崖造像,清代凿于高8.5米,宽13米、距地面2米的岩壁上,现存佛像260余樽。
(二)“节”“孝”牌坊
石桥老街中心,有四座牌坊,分别为嘉庆、同治、光绪年间建造,经五朝88年。从东向西依次编为一、二、三、四号牌坊,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对象。
一号坊:于清同治六年正月奉皇上“恩赐”,下达“圣旨”,为奉政大夫马春芳(祖籍江苏太湖)之妻许氏所建。该坊设正门为拱形,左右侧门为条形,两边共四道石门,基座3.3米,青条石厚0.57米,坊宽为7.04米,高7.09米。
二号坊: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7)仲夏,为马洲之妻郭氏所建。(其他字样因标语所盖,已不能辨认。)该坊正门为拱形,左右侧门为条形,两边四道石门,基座3.1米,宽9.49米,高8.7米。“列宁主义街”就錾刻在这座牌坊上。
三号坊:于清同治九年(1871)为故处士徐文点(祖籍江西抚州崇仁县,移居石桥)之妻李氏所建,匠师冯映明。坊标出于清朝御史吴政之笔。该坊两边共四道石门,基座2.7米,条石厚0.5米,宽9.48米,高8.7米。
四号坊: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1),系为“武生徐定国之妻汪氏”所建,上刻有“头品顶戴兵部尚书总督四川地方鹿奏请”、“圣旨”。“节孝”二字出于清朝书法家廖伦之手。中拱,左右侧门为条形,两边各四道石门。基座厚3米,条石厚0.58米,宽7.5米,高8.5米。
四座牌坊之间由东向西相距为:一号至二号119米,二号至三号为250.5米,三号至四号144米。四座牌坊全以青石为料,石厚为0.5—0.8米,条石长5—6米,青一色的三层斗拱,重重飞檐,除三号坊外,均以园雕龙凤高筑正脊,飞檐翅角,都以镂空花卉为图案叠脊,尤显辉煌。“五龙捧圣”为每坊上端必备之作,其它各层装饰或雕“八仙过海”、“普陀岩”神话,或凿“桃园结义”、“三战吕布”、“二十四孝”等历史故事,或刻花卉、动物、棋琴书剑图案,匠心独运,各有所长。四坊共雕人物480个,动物16幅。红军在花卉等图案上镌刻标语时,对以上艺术创作无一损坏,因历史原因有少量损坏痕迹之外,大多保存完整,石刻人物可辨须眉,彩绘侍女尚存红绿。
(三)红军文化
1933年9月30日(农历8月1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徐向前总指挥的率领下,发动了著名的“宣(汉)达(县)战役”,直逼盘踞在达城的川陕边防军督办署刘存厚部的老巢。红九军十一师由政委叶成焕、师长陈再道率领,从巴中、平昌挥师南下屯兵于石桥镇,并解放了邻近九乡八场的劳苦大众,迅速建立起各级苏维埃政权。宣达战役指挥部设在石桥文昌宫内,区、乡苏维埃俱乐部设在“剪谷堂”,区苏维埃设在烟市街黄家大院,乡苏维埃设在天宝栈郭云华店内。1933年11月10日至16日,中共江口县委和江口县苏维埃在江口场(现平昌县城)文昌宫召开了第一次工农兵大会,石桥的区、乡苏维埃李祖顺等20余名代表前往参加了会议。江口会议后,各级苏维埃政权积极贯彻会议精神,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赤卫军、游击队、童子团等地方武装巩固革命政权的工作。
红三十军政治部进驻石桥镇后,组织赤卫军、童子团、宣传队开展广泛的建政、扩红宣传活动,发动工农群众、社会青年、教员、学生参加红军宣传、表演活动,印发、张贴传单,书写标语口号,錾刻宣传标语。在进步青年冯占信、唐武典,潘志锋和石匠何光武等人的配合下,红四方面军先后在四座牌坊和一些石壁上刻下了“建立苏维埃”、“平分土地”、“消灭刘湘”等38幅标语。在众多标语中,尤为突出的是列宁主义街头二号牌坊上“列宁”二字,十分醒目,字大各一米,颜色鲜红,气宇轩昂,蔚为壮观。虽历经岁月沧桑,这些标语迄今仍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可辨。这些标语运用楹联艺术手法,讲究内容搭配,注意句式标点,力求与对称的建筑物交相辉映,给整条街道披上了血与火的风彩,它们既是红军的战斗口号,也是川陕苏维埃的战斗纲领。红军走后,反对派将所有的标语覆盖,有的铲掉,使其字迹难以辨认。解放后,又由本街一个叫段代贤的大学生牵头,用石膏填补、錾子修复等办法,将一部分标语进行修复。文革时,当地群众又用稀泥将这些标语糊住,由此保存至今。
錾刻在马许氏牌坊上的标语:
扩大红军 拥护红军—渠县苏维埃制
平分土地 阶级斗争—渠县苏维埃制
活捉刘湘 活捉杨森—渠县苏维埃制
巩固赤区 扩大赤区—渠县苏维埃制
谁是世界上的创造者 唯有我们劳苦工农
一切都归无产者所有 哪能容得那些寄生虫
錾刻在马郭氏牌坊上的标语:
列宁主义街——红三十军政治部制立
工农专政 无产独裁
打倒国民党统治 建立苏维埃政权
打倒国民党!!! 拥护共产党!!!
刘湘是帝国主义的走狗 刘湘是屠杀工农的刽子手——红九军制
刘湘是剥削工农的强盗 刘湘是奸淫妇女的魔王——红九军制
錾刻在徐李氏牌坊上的标语:
打垮了杨森、颂尧、刘存厚,要坚决消灭刘湘——红九军制
打倒帝国主义 武装拥护苏联
工农兵一家人 起来组织苏维埃政权——红九军制
再不让刘湘来整穷人,穷人就要将苏维埃办好——红九军制
刘湘、杨森不是川军,乃是整川里穷人的军队——红三十军政治部制立
錾刻在徐汪氏牌坊上的标语:
活捉刘存厚,拥护共产党——红三十军政治部制立
錾刻在鲁家坪张姓马蹄坟上的标语:
反对军阀混战——红九军政治部制
錾刻在龚家岩石碑上的标语:
扩大红军,打倒杨森军阀
与此同时,石桥镇还因此而传唱着许多红军歌谣。如:
叮叮当,叮叮当,快打刀斧,快造枪
打好刀斧造好枪,支援红军打刘湘
大哥莫学补鞋匠,鞋匠生活无保障
养家糊口靠借债,财主逼帐似虎狼
二哥莫学剃头匠,挎个包包转四方
挨门挨户求衣食,拉兵拉夫无处藏
今天来了共产党,人民从此见太阳
拥护红军杀白匪,参军就去胡家梁
保卫政权苏维埃,跟着主席何明刚
革命路上迈步走,扛着武器打刘湘
民俗风情
自“湖广填川”以来,地处浅丘的石桥,人们以农业为最基本的生产方式维持生计,数代人的不断迁徙成就了他们那超乎寻常的适应能力,也形成了凡事必胜的信念。“客居”的移民人家,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内地生活,其生活习惯已与内地的习俗基本一致(除天主教外),且更重视生活细节,更关注节气的交替,如春节的腊月,从杀年猪、磨豆腐到煮腊八,继而扫扬尘、贴门神,直到除夕的祭祖、送年守岁,开门炮、开财门、抢金银水等等。立春时要“接春”;元宵节要“闹灯”(孔明灯、烟火架);清明节要“祭祖”上坟;端午节门前必挂菖蒲、艾草,吃新麦包子,有河流的地方要划龙船;秋收后要“尝新米”、祭天神;七月半要 “祭祖先”,民间称之为“烧月半”;中秋节要“祭月亮”;重阳节称为“九月节”,要请老人吃饭。从这些习俗的形成、延续以及重视程度分析,不难看出与客籍人家长期的颠沛流离,无数次的迁徙跋涉有着密切的关系。
石桥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文艺甚多,至今广为流传,可以概括为“唱”“耍”“玩”“打”“吹”“烧”“扎”,如:
1.川剧座唱:继1912年广安全胜戏班落达后,石桥王国华组建了川剧班,1937年川剧班解体。解体后,由部分演职人员自发组织川剧座唱,多为丧、嫁、寿和茶馆开展演唱,延续至今。
2.火龙:石桥人为求得平安、风调雨顺,防止火灾,减少瘟疫,每年的元宵节前连续四夜,九名青壮年汉子只穿短裤、各举一节用麻布、竹篾做成的火龙,伴随着锣鼓声沿街高唱,街民用硝磺、柴炭、铁屑等原料配制成的烟花,尽情地对神龙进行燃放,使之火花四溅,让人喝彩不绝。
彩龙是根据传说中龙的形象,用竹篾、竹棍、布帛、纸张等材料装扎后加上彩绘而成的,只是白天游街舞、玩或在人众宽敞之地舞动,龙身随宝灯蜿蜒翻腾,引人眼花缭乱。
3.娃娃班:起源于清朝。用大方桌翻过来扎成花亭,两侧上木杠,台面安置小演员,扮成“辕门斩子”“空城计”“穆桂英挂帅”“庆丰收”“报平安”“贺新年”等古今角色,在锣鼓声中沿街转游,以示喜庆。
4.车车灯:原是青年男女反对封建包办婚姻,赞许自由恋爱的一种戏曲形式。在每年的春节,彩车中的舞女扮演美丽的新娘,乘车缓步行进,车前是能说会唱的情郎,以打动人心的言词,说动新娘,争取过上幸福生活。
5.划旱船:因石桥没有河流,每逢春节便以划旱船替代龙舟。旱船用彩纸和竹篾相扎结成,船中部扎一彩亭,船系在一个俊俏的舞女腰间,船前一个船公做撑船动作,伴随着唱腔将金钱棍的两端交替敲击。旱船一路行游,一人领唱,众人齐唱和。
6.哭嫁:姑娘出嫁时,邀请好姐妹互唱歌曲,畅叙友情和离别祝词,以表达养育之意,教育儿女出嫁后要尊老爱幼,勤俭持家。演职人员一般5人左右,以连唱方式进地。
7.巴山背儿歌:解放前,交通不便,内地产品要通过人力背出关外,换回商品,经常以三五十人,甚至上百人结队上路背运,背力人为消除疲劳,自创的以山歌为主要形式的歌谣。
8.石工号子:是广大工匠在长期的开山打石过程中,为了齐心协力,共同参与,独创的开山打石歌谣。石工自编歌词,可随心所欲,随口即唱。
9.气功:石桥独创的“法门气功”源于清雍正年间,主要是健身祛病。继世传人郑宗周,依据中医理论结合气功的独特治疗方法颇有影响。目前,石桥武术协会的四代传人正在将此功发扬光大。
10.武术:石桥的武术历史悠久,它包括刀、枪、箭、戟、散打、拳击等多种武艺,颇受青少年的喜爱,现石桥巴山精武馆学员济济。
11.狮舞:狮子系兽中之王,石桥人把狮舞列为各种喜庆活动的重要内容。狮舞一般为金毛狮,表演大多是舐抖、搔毛、打蹁等动作,阵分为文阵三十六、武阵七十二、文阵平地起舞,武阵高台子表演,同时配有锣鼓助阵,甚是热闹,颇受欢迎。
12.翻山跤子:由4—6人与锣鼓组成表演方阵,表演人双手持长绳系钵,上下左右翻打,响声、动作一致,使观者眼花缭乱。
13、烟火架:其传人易德明是他纸扎艺术中的一绝,其制作方法是用篾条做筋,外壳糊纸,形似蜂巢。大小根据内容多少而定。一般高4尺,宽3—4尺,内分若干层,每格内容或是一折戏,或是山水人物,或是飞禽走兽,或是政治宣传,或是喜庆恭贺等等。燃放前,将做成的“烟火架”凑空高悬。燃放时,只要在地下对准“烟火架”就靠一根精心安排的火药线的燃烧,让其内容有先后次序一层一层、一格一格的从整体中脱离出来。每一格就是一个表演内容,表演中既有爆竹上下左右的翻飞和各种节奏的震响,又有五颜六色的烟花凌空爆泻。无论是人物的活动或飞禽走兽的争斗全都靠引燃的火药驱动来完成动作。每个“烟火架”的燃放过程一般都在一个钟头左右。整个燃放过程不仅内容紧凑,而且绚丽多彩,丝丝入扣。一个个形象各异的人物,滑稽浪漫的凌空表演,往往令观者喝彩不绝,大饱眼福。一般每年正月十五日的晚上看过龙灯,再放“烟火架”。为一睹为快,方圆数十里的人都扶老携幼不愿错过良机。
在石桥还有很多历史传统文化,如孔明灯、小丑剧、打花鼓、金钱板、抬花轿、踩高翘等,在当地已流传甚久。这些民俗文化的广为流传,也带来了有新时代特色的新文化,如今天在石桥文化市场中的鼓号队、腰鼓队、威风军乐队、太极拳、太极剑、精武馆等,十分活跃。这些队伍在各项重大节日和喜庆活动中,给广大人民带来了精神粮食,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