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鱼乡位于雅安市城区以南35公里周公河的上游,毗邻洪雅县瓦屋山镇,因茶马古道在此设有驿站而形成场镇。望鱼老街建于明末清初,主要建筑坐落在突兀于山腰的一块巨石之上,因巨石形似一只守望着周公河游鱼的猫而得名。望鱼古镇的选址虽因驿道而兴起,但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念,即“枕山、环水、面屏”等要素。这里盛产鲜笋、雅鱼等天然产品,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赋诗赞美称“想见青衣江畔路,白衣紫笋不论钱”,杜甫赞曰“鱼知丙穴由来美”。
景点历史
望鱼古镇位于距雅安市区南端34公里处,是“三山旅游环线(峨眉山——瓦屋山——周公山)”上重要节点,是昔日南方丝绸之路、临邛古道进入成都的重要驿站。依山傍水,群山环绕,因主要建筑群在一块巨石上,巨石状似一只猫望着河中的鱼而得名“望鱼”。古镇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四百余年,古为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
据资料,很久以前,茶马贩运正是兴旺之势,有些背儿哥就从雅安开辟一条道路到达望鱼,再翻过马耳山过荥经到达康定。那时有个精明的老太婆就在这块数百平方米的巨石上开了一个简陋的茶铺,过往的客商和背儿哥得以在此喝茶、休息。明末清初,是场镇的鼎盛时期,有人开始在此聚居,兴修房屋庙宇,还有酒厂、酒馆、药店、绣楼、银庄、旅店、戏台、铁匠铺等,又开设了乡衙门,形成场镇,取名“望鱼”。
望鱼古镇,故事颇多。传说当年女娲补天的时候,有一把宝剑掉在望鱼旁的周公河里,后来宝剑就变成了如今的雅鱼。更为神奇的是,雅鱼的头上就有一个形似宝剑的小骨刺,晶莹剔透。又传说清代雅安举人李景福曾以雅鱼上贡慈禧,太后吃后连说:“龙凤之肉,恐亦难与比美!”于是,望鱼古镇脚下周公河的“雅鱼”便闻名遐迩。那时周公河的雅鱼还多得不得了,鱼儿成群结队在河水中游弋,在巨石上也能看见。
在望鱼的镇口,立有一石碑,这标志着望鱼古镇的红色历史。那是民国24年即1935年冬,中央红军曾经到过望鱼。红四方面军进入望鱼后,在古场镇火烧坝用一张桌子搭起宣传台,宣传动员“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后因国民党中央军薛岳的部队进剿,红军被迫转移,曾在望鱼乡的将军坡、土地垭展开狙击战,镇口的那块石碑就是红军会议旧址纪念碑。
景区看点
望鱼老街是一条狭长的一字形长街,一条青石板路纵贯全街面,路面已被岁月打磨得幽幽发光,漫步其上令人遥想起当年茶马古道上来往的客商与马帮。街道两侧全部为木结构青瓦房和吊脚楼,精致的瓦楞、墙角、窗棂和柱基石上的雕花显露出昔日的繁华。这些建筑曾经是衙门、银庄、当铺、药店、绣楼、旅店、饭馆、茶铺和戏台,现在大多已成为民宅。老街的两头古时设有栅道长长的石梯,可达到河边,并与新街相连,要进入老街,必须顺石梯登至山腰,表现出易守难攻的防卫性,是古集镇出于防御山匪流患的需要。
望鱼老街因地形限制,整体形态呈狭长形,建筑由长街串连布成,且多采用下店上宅或以天井分割前后不同功能,具有复合型的特点。房屋门面多为门板、滑槽和门枢孔构成。房屋的地坪有一定高差,有的门口还设有若干级石阶,台阶与街面有各种花疑义式样的孔洞相连,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雅安古称“天漏”,当地雨水较多,住宅多用四合头式,又称“四水归池”式,四面屋檐相连,落雨时行人可从檐下走通各处。从老街朝山上走,可见一些人家的宅院建在山坡上,相比老街的居住建筑,院落的规模更加宏大,并留存有大量精美的木雕与石雕。望鱼古镇后来还成为电影《被告山杠爷》的外景拍摄地。
望鱼古镇四周山水环绕,古驿道穿越其间,蜿蜒而行;周公河横贯其旁,山水相宜。这陆路和水路是古时望鱼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也是古时望鱼兴旺发达的经济命脉。有关望鱼的相关资料很少,从当地一些零星资料记载中得知,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的支线驿道也由此而过,这条驿道吸引了周边的土产资源自发地集聚交易,望鱼由此成为周边物产交易的场所而逐渐繁荣。明末清初之时,望鱼形成了各项公共设施均较完整的一个独立的商品贸易集镇,并形成了每逢农历一、四、七赶场的风俗,每逢赶场交易,热闹非凡。当地众多的公共建筑皆为当时修建,望鱼古镇因此而兴。解放后,古驿道废弃,周公河后也因水利建设而隔断,周公河对岸那条雅望公路就成了望鱼与外界联络的唯一渠道。
望鱼古镇虽因驿道而兴,但也体现了中国传统风水观念在选址和形态结构上的特点。“佚佚斯干,悠悠南山”,望鱼古镇坐落于望鱼石上,靠山面水,下有周公河穿越,周围有群山环绕,正是应了“枕山、环水、面屏”之说。
望鱼地处深山,规模较小,还不为人们熟知。像其它古村落一样,这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去了,只留下一些老人和孩子,生活悠闲,与世无争,显得宁静而安详,完全没有了当年茶马古道驿站的热闹,更没有现代都市的喧器。正是这淳朴的民风和古朴的老街融为一体,成为望鱼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