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光寺在成都市新都区宝光街,占地1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是我国历史攸久、规模宏大、结构完整、文物众多的佛教禅宗丛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开放寺院。宝光寺现任方丈意寂法师,是中国佛教禅宗临济正宗第五十六世、宝光寺清代中兴以来第二十五代方丈。宝光寺相传建于东汉,唐代开元年间(713-741年)己享有盛名。广明元年十二月(880年1月)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李儇南逃入蜀,曾在宝光寺后修建行宫驻跸,并迎请高僧知玄(悟达国师)住此,重修宝光寺、塔。宋大观三年(1109年),中国佛教禅宗临济宗第十一代祖师佛果克勤(国悟国师)在此“修持说法,接众数千”。元代寺院残破。明代经内阁首辅大学士杨廷和、状元杨升庵父子捐修,殿宇宏丽。 明末清初,宝光寺毁于兵燹。清康熙九年(1670),临济宗第三十五代祖师破山海明派弟子笑宗印密禅师重修宝光寺。经康熙到光绪两百多年间的不断扩建,宝光寺与文殊院、昭觉寺、草堂寺并列为成都“四大精蓝”;与成都文殊院、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并列为长江流域“四大丛林”。解放后,宝光寺一直享有盛誉,早在1956年即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59年以来,朱德、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宝光寺视察,对寺内文物保护给予高度评价。宝光寺的建筑为木石结构,施用石柱400多根其主要由一塔、五殿、十六院组成,四面经墙环护,绿树萦绕。中轴线上,福字照壁、山门殿、天王殿、舍利塔、七佛殿、藏经楼、紫霞山依次而立;两旁有钟楼、鼓楼,客堂、云水堂、斋堂、戒堂、罗汉堂、禅堂,东方丈、西方丈相对称,展现了中国佛教禅院的整体风貌宝光寺是我国唯一保存了早期佛寺“寺塔一体、塔踞中心”的典型布局的寺庙。寺中舍利塔建于唐代,迭经培修,是一座高30米的13级密檐式方形砖塔。罗汉堂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内塑佛、菩萨、祖师59尊,罗汉518尊,每尊高约2米,造型优美,彩绘贴金,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它是我国罗汉堂中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泥塑罗汉堂。宝光寺文物众多,著名的有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1540年)的千佛碑;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的施衣功德碑,唐僖宗行宫遗础,元代金银粉书《华严经》、明永乐年间的“尊胜陀罗尼”石幢,清代《大藏经》、玉佛和石刻舍利塔,以及被称为“镇寺三宝”的舍利、贝叶经和铜优昙花等。各殿堂挂金匾176块,嵌碑刻24通,石柱刻楹联76副,陈列古代工艺品和名人字画400余件,烘托了宝光寺的历史文化氛围。
新都桂湖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初唐,原名“南亭”,明代著名学者杨升庵改名为桂湖,为中国官署园林典范作品。全园占地七十余亩,以湖为中心,四周布景,继承了早期园林一池三岛的传统,园中无大的建筑、明显的中轴线。园林景观以植物见长,“六月荷花八月桂”是桂湖最大特色。桂湖荷花始栽于唐代,至今已成为全国十大赏荷胜地及全国五大赏桂地之一,园内明代紫藤被誉为中国最大紫藤。桂湖有升庵祠纪念杨升庵,杨升庵名慎,字用修,四川新都人,明代伟大的民族豪杰,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新都桂湖自明代以后即成为纪念杨升庵的处所,是全国收藏杨升庵文物资料最丰富的地方。桂湖园内至今尚保存有隋朝古城墙和唐代山石湖池遗存,有著名的桂湖碑林,还存有东汉石刻“石门关”,汉代说唱俑、画像砖、唐代金杯、巴蜀铭之戈等近千件馆藏文物精品。新都桂湖园林自然简练,人文历史丰富,夏秋两季粉荷凌波,桂蕊飘香,是人们休闲旅游观光的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