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桥横跨大渡河,为铁索悬桥,净跨长100米,桥面距枯水位14.5米,由13根铁链组成。桥身有9根铁链,平行系于两岸,上铺木板,以作桥面;桥栏左右铁链两根作为扶手,每根重约2.5吨。历史记载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康熙帝御书“泸定桥”三字匾额挂于桥头,至今桥东仍然立有康熙《御制泸定桥》碑。 270多年来成为四川内地通往康藏高原的重要通道。1935年5月,红军长征至此,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枪林弹雨,缘铁索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守敌,红军遂过大渡河。毛泽东《长征》诗有“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之句。现建有陈列馆,展示了“飞夺泸定桥”战斗场景。
泸定桥横跨大渡河,为铁索悬桥,净跨长100米,桥面距枯水位14.5米,由13根铁链组成。桥身有9根铁链,平行系于两岸,上铺木板,以作桥面;桥栏左右铁链两根作为扶手,每根重约2.5吨。历史记载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1705)年,康熙帝御书“泸定桥”三字匾额挂于桥头,至今桥东仍然立有康熙《御制泸定桥》碑。 270多年来成为四川内地通往康藏高原的重要通道。1935年5月,红军长征至此,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枪林弹雨,缘铁索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守敌,红军遂过大渡河。毛泽东《长征》诗有“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之句。现建有陈列馆,展示了“飞夺泸定桥”战斗场景。
两岸桥头堡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亦我国国内独有。走在桥上,低头看波涛汹涌的大渡河,大家能否想象一下当年的工匠是怎样把这么沉重的铁链拉过河铺成铁索桥吗?
景点相关资料
泸定桥所在的地区,是四川通往西康、西藏地区的交通要道,来往的商旅甚多。在未建桥之前,人们大都依靠竹索、藤索或附近的三个渡口渡过大渡河,但因为水流湍急,过河十分不易。为了加强与康藏地区的联系,清政府决定在河谷狭窄、地势低平、水流较缓的泸定城西建造悬索桥梁。泸定桥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动工,次年竣工。因为是康熙帝御批建造的,因此它又叫做“皇桥”,而民间则称之为“铁索桥”。桥建成后,为保证安全,每天仅允许定时通行并限制同时过桥的人数。
泸定桥是一座悬索桥,跨度为101.6米,宽度为2.8米,底部距离枯水时的水面约14.5米。桥由13条铁索组成,其中9条为底索,索间距离33厘米,上铺横木板,横木板上再铺八道纵木板作为桥面。另外4条铁索则作为行人的扶栏。铁索每根长127.45米,重约2.5吨,有碗口粗细,由800-900个扁环扣链而成。
桥的两岸有桥台,高20米,上为梯形,下为方形,用条石砌筑而成。两个桥台的后面各开有一口深6米的落井,每口井都有生铁铸就的地龙桩7根或8根,与桥身平行地插在井底的井壁上。地龙桩下面再横卧一根铁铸卧龙桩,每根重1800斤。泸定桥的铁索就固定在这些卧龙桩上,由桥台和桥桩的重力来共同承受桥的拉力,坚固无比。两岸的桥台上都建有桥亭,既可防止雨水侵蚀落井,也是官府征收过桥税费的场所。东桥亭内有康熙“御制泸定桥碑”,记述造桥的始末,西面有康熙帝亲自书写的“泸定桥”三字碑。东桥亭背后还有观音阁,登临其上可俯瞰整个泸定城。
飞夺泸定桥
泸定桥因为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而被载入史册。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长征途中,被国民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军队围追堵截至大渡河边的安顺场。红军有数万人,手中却仅有数条小船,因此决定向北夺取泸定桥过河。王开湘、杨成武等率领着先头部队红4团,一昼夜行军了240里,摆脱多次战斗,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赶到泸定桥的西岸桥头。此时桥东面有两个营的守军,桥板也已被守军收去。在这种形势下,红军组成了22人的敢死队,冒着枪林弹雨,攀踏着铁索强攻前进。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消灭了守军,夺占泸定桥,使红一方面军得以安全过河。“飞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过程中的一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胜利,毛泽东曾为此吟诵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七律·长征》)。
1950年,泸定城以北新建了川藏公路钢索悬桥,泸定桥已不再承担交通要道的作用。1977年整个桥梁进行了重修,岸上还建造了陈列红军史迹的展示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