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印经院,又称“德格吉祥聚慧院”。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藏传佛教印经中心之一。设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城东欧普龙山沟口。原是著名的德格土司官寨所在地。清雍正七年(1729),被尊为法王的第十二代德格土司却杰·登巴泽仁,为发展佛教,在其家庙贡钦寺内另建佛殿,刻版印经。其子杰色·索朗贡布继位后,又大兴土木,加以扩建,前后历16年始具规模,原名为德格贡钦寺印经院。
贡钦寺是萨迦派的主要寺院。经院中萨迦派的著述虽占有重要地位,但该院所刻印的佛教典籍,并不局限于萨迦一派。除各派共同的藏文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以及适合中派研习的《续部全集》和《修法大全》外,既有萨迦派的《道果释义》,也有...
在长江上游的金沙江畔、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境内,有一处古老、吉祥聚慧的宝地,那就是被称为“雪山下璀灿的明珠”的“德格印经院”,藏语称:“德格巴宫”( Tib. Dege Parkhang )。至今,它奇迹般地完整保存着22万余块木刻古印版,这不仅是藏族,也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德格县是我国藏区三大文化中心之一。其最具典型代表意义所在,一是被称为“东方伊利亚特”的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史诗》中的主人公格萨尔王的出生地,不仅格萨尔文化十分厚重,而且至今还十分活跃;二是享有美名的德格印经院,德格印经院在藏区三大印经院(另两个是西藏拉萨印经院和甘肃拉卜楞印经院)中,以收藏文化典籍最广博、门类最齐全、管理完备而严格、原材料制作考究、印刷高质量,以及对古建筑物、壁画、印版和其他文物全面而有效的收藏和保护而位居首位。
198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德格印经院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德格印经院”正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景区相关资料:
德格县位于甘孜州西北部金沙江东岸,东与甘孜县毗邻,南与白玉县接壤,西与西藏自治区江达县隔金沙江相望,北与石渠县相连。全县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6万余人口,辖25乡1镇。距州府康定588公里。
德格意为“善地”,来源于藏传佛教中的“四部十美”。据记载,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任帝师时途经德格,由于德格家族第三十二代族长索郎仁钦的恭拜和奉侍,受八思巴赏识,选定为“膳食堪布”,称赞索郎仁钦县有“四部十善”的品格和福分,赐名“四德十格之大夫”(意为索郎仁青具有“法、财、欲、果”圆满的四个条件和“草、水、石、木”各占二格共十格[即远、近牧草美;田、宅土持美;饮、灌水性美;砌、磨石质美]的优美品质)。及至第三十五代族长德钦司郎绒布将其统治中心从白玉萨玛迁至德格龚垭后,正式将家族“噶尔”更名为“德格”。同时将其统治势力范围亦改称为“德格”。德格土司势力在鼎盛时期疆域面积达4.5万平方公里,7万余人口,包括今天的德格、石渠县、白玉、西藏的江达县等。1909年,清“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改土归流,在原土司辖地设一府、二州、三县。1913年更名为德格县,为县治开始。
德格县是藏区三大文化中心之一,康巴文化的发祥地,岭·格萨尔王的故里,对藏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历史文化积淀十分丰厚。归纳起来有以下突出文化特色:一是德格印经院以收藏藏族文化典籍最广博、门类最齐全、完备而严格的管理、原材料制作考究、精湛的刻工技艺、高质量的印刷,以及对建筑、壁画、刻版及其它文物的全面保护,在藏区三大印经院(拉萨印经院、拉朴楞印经院、德格印经院)中位居首位。它不仅是藏族文化宝库,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二是这里既是岭·格萨尔故里,又是其英雄史诗的发祥地,德格版《岭·格萨尔王传》视为权威版本,有各种木刻本、手抄本,还有大量活跃在口头文学中的有关岭·格萨尔的说唱、民间故事和许多文物、遗迹;三是德格方言是康方言的基础和标准语,为藏区三大方言康方言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四是德格县是南派藏医药的发祥地;五是藏传佛教五大教派齐全,和睦相处,共谋发展,祖寺、名寺多,是藏传佛教文化圣地之一;六是文学艺术成就斐然,人才辈出,创立了“噶玛噶则”新画派;创立了德格藏戏、格萨尔藏戏;作家作品《莲苑歌舞》、《国王修身论》等为藏族小说,诗歌的典范;民间文化丰厚绚烂。
藏文化宝库德格印经院简介
俗话说:到康巴没到过德格不算到过康巴,到德格没去过印经院,不算到过德格。
德格印经院,全名“扎西果芒大法库印经院”,又称“德格吉祥聚慧院”,位于德格县城文化街,坐落在欧曲河所形成的洪积扇尾部小山坡上。整个建筑依山就势,坐北面南,占地面积1632平方米,建筑面积5886平方米。
德格印经院,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当时的德格第12代土司曲吉·登巴泽仁,为了弘扬藏族文化,也出于政教统治的需要,决定修建一座印经院,传播藏传佛教各教派的经典教义,关于它的选址有两个传说:一是:有一天太阳落山时分,当登巴泽仁土司在官寨外漫步时,听到小孩朗朗的读书声,寻声而去,于是,萌生了刻版印经的想,二是一个叫拉绒的人把自己刻的一部经书版用牦牛驮着去送给土司,不料,牦牛受惊,书版散落地上。登巴泽仁觉得这是个吉祥的征兆,于是决定在经版落地的地方修建印经院。印经院的修建,历时27年,直到德格第15代土司洛珠降措执政时期,方告竣工,后经历代德格土司的续建和扩建,逐步形成现在印经院的规模和建筑风格。
德格印经院采用“回”字形平面布局手法,外围一圈是用红褐色粘土夯筑的土墙,古朴庄重;中间一圈为长方形的外天井,四周建筑雕梁画栋,华贵亮丽,在内、外两圈之间的楼体建筑中,北楼是主体建筑,为三层楼;东楼和西楼均为四层楼,参差不齐;南楼是印经的正楼,为三层楼,其中第三层为敞式廊道,现在印经院的大门,就设在楼正中。印经院现在有大小房间三十多个。在底层,除北楼的底层为大经堂(佛堂)和小经堂之外,还有十余个房间,用作物资存放室和经书打磨加工室。二、三楼的房间、主要为藏版库、印刷生产用房和管理人员用房,其中8间藏版库、约占整个建筑面积的一半多,印经院的全部印版,均存放在这8个库房中,印经院的四楼,属参差错落的耳楼,专门用于晾晒印好的书页,俗称“晒书楼”。
德格印经院是一座独具藏区建筑特色的密梁平顶土木结构建筑,屋顶以藏式平顶为主,主体结构采用块石基础、夯土筑墙,木构梁架和粘土屋面,其中木结构为柱、梁、椽结构:立柱纵横成网,柱上架梁,梁与梁之间用企口连结,梁上铺椽、不用檩条过度,木结构和内外墙体,都是建筑的主体骨干,互为依存,共同负荷承重,属墙柱混合承重体系。
德格印经院所收藏的印版,最早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四十三年(1730年)左右,由德格第10代土司松吉登巴出资雕刻的约1500余块印版,早于建院时间约26年在印经院创建期间,德格第12代土司却吉·登巴泽仁,组织雕刻了《甘珠尔》及其它一些典籍的印版,并开始雕刻《丹珠尔》,使印版总数接近10万块,却吉·登巴泽仁去世后,由其长子继任为13代土司,一年后,次子彭措登巴成为德格第14代土司。在彭措登巴执政期间,完成《丹珠尔》和其它40多函典籍,传记的印版刻制。此后,第15代,16代德格土司,也先后组织各种典籍印版的刻制,使印经院的印版总数,超过20万块,到十九世纪,德格土司的统治势力和经济实力,已成衰退之势,印版的刻制随之减少,同时,由于土司内部的争斗和一些外部因素,还有部分刻版散落,1980年以后,对残缺印版进行补刻,同时还新刻制一些文献的印版。到1999年3月为止,已补刻和新刻印版43599块。
印经院历史上收藏的印版,最多时达到30多万快,现在仍保存有28万多块,印版都是用经过特殊处理的桦木板刻制。印版呈长方形,顶端有一个手柄,以便取放。印版的正反两面,均为雕刻的书版,其规格,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箭杆本”,相当于古代一支箭的长度;一种是“肘本”,相当于普通人一肘的长度;一种为“短小本”,长约30厘米。书版的宽度也有很大差别,最宽的有18厘米,最窄的只有5厘米。用印版印成的书页,因印刷用墨不同,分为红版和墨版两种。红版为朱砂印刷,通常用于印制珍贵典籍,如《甘珠尔》、《丹珠尔》等。墨版是用烟墨印刷。印刷用纸,是用一种名叫“阿交如交”的草本植物根须为原料制作而成这种纸的颜色微黄,质地较粗厚,但纤维柔软,不易折皱,吸水性强,同时还具有防虫蛀、防鼠咬,久藏不坏的特点。
德格印经院所藏的印版,可以分为书版和画版两大类。其中书版830部,包括著名的德格版《甘珠尔》、《丹珠尔》,以及藏佛传教五大教派经典著作、译著、传记和历史专著、此外,有关哲学、天文历算,医学,辞书文法,诗歌音韵,文学、音乐、美术以及地震等方面的著作也不少。德格印经院所收藏的木刻画版有887块,大体可分为三种:一促是唐卡画版,一种是坛城(曼荼罗)画版,一种是风马(龙打)画版。除单独的画版外,德格印经院还藏有许多书版的插画,其中《般若波罗密多经八千颂》的书版插画,多达一千余幅。
印经院除保存的木刻印版之外,还有大量珍贵的壁画。这些壁画,主要分布在大、小经堂的内外墙壁上,此外,在进门廊道的左、右两侧和顶部,以及藏经库中的个别墙壁上,也绘 有少量壁画,整个印经院的壁画部面积大约有950平方米,其中65%的壁画为早期作品。在众多的壁画中,除藏经库中一幅《绿度母》壁画为早期“门塘”派的作品之外,其余均为“噶玛噶则”画派作品。这些作品,代表了康区“噶玛噶则”画派的最高艺术水平和风格特点,同时也是该画派早期壁画保存较为完整的地方。
德格印经院以收藏的藏文典籍不分教派,珍稀版、印刷精良,文物保护良好,管理健全而位居全国藏传佛教三大印经院之首,被誉为“雪山下的藏族文化宝库”。德格县也此成名藏区三大文化中心,康区文化的发挥地。
1980年7月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将德格印经院公布为四川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将其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