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古属巴国,后为集州,先秦两汉就有政区建置。
南北朝时期的梁普通六年)始建难江县(取江水难涉之意),距今1480年,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改难江县为南江县(江水绕城南而名)至今。
2003年1月13日,南江县撤销小河、沙河、下两、长赤、正直、大河、赶场、贵民、上两、杨坝10个区公所(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3]6号批复)。
2004年辖11个镇(南江、沙河、正直、大河、长赤、乐坝、桃园、东榆、下两、赶场、杨坝)、62个乡(凤仪、朱公、花桥、黑潭、和平、双流、菩船、元潭、凉水、东垭、高桥、平岗、长征、仁和、石滩、关门、兴马、瓦池、白院、北极、关路、关由、红岩、旭光、桥亭、沙滩、贵民、沙坝、西清、柳湾、新立、红星、汇滩、上两、关坝、坪河、流坝、甘溪、新民、石矿、碾盘、水洞、桥坝、赤溪、燕山、八庙、金盆、高塔、团结、红光、傅家、红顶、红四、竹岭、红五、天池、侯家、九顶、双桂、寨坡、光明、玉泉)。
2005年辖11个镇(南江、沙河、正直、大河、长赤、乐坝、桃园、东榆、下两、赶场、杨坝)、37个乡(凤仪、朱公、黑潭、和平、双流、元潭、高桥、平岗、仁和、石滩、关门、兴马、北极、关路、关由、红岩、桥亭、贵民、沙坝、柳湾、汇滩、上两、关坝、坪河、流坝、赤溪、燕山、八庙、高塔、团结、红光、傅家、红四、天池、侯家、双桂、寨坡)。
南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常年降水量1200mm,年平均气温16.2摄氏度,无霜期259天。
南江县境内现有最多、运量最大的火车站。
南江县汽车站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南江镇文星路48号,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畅通,汽车站的主体建筑平面主要由候车厅、售票厅两大部分构成。车站配备了广播、消防、中央空调等系统设施。
锅 魁
四川锅魁在各地随处可见,不分雅俗人人都吃。从味别上看,四川锅魁品种繁多,有甜、咸、白味、五香等种类;从用料上看,则有芝麻、椒盐、葱油、红糖、鲜肉等;从制作方法看,又有包酥、抓酥(抹酥、炒酥)、空心、油旋、混糖等是成都地区常见的品种就有三十多个。
锅魁在街头巷尾的小吃摊上多有出售,名小吃店内有它的地位,甚至高级筵席上也能见到它的踪影。有以此为早点的,有用它打尖的,有以它配食风味菜点的,总之喜食者众。
麻辣串
麻辣串,顾名思义,又麻又辣,且用竹芊串起方便食客进食的美味小吃。
麻辣串在四川很流行,被串起的熟食种类很多:藕片、土豆、豆腐干、海带、黑木耳、牛肉片、鹌鹑蛋......凡是可以串起来的东西绝不会漏过!
四川凉粉
四川的凉粉一般分为三种:用豌豆做的叫白凉粉,用大米做的叫米凉粉,还有一种用绿豆做的则叫“片粉”。四川名小吃中的“川北凉粉”即是用白凉粉制作的,“洞子口张凉粉”是用米凉粉制作的,而“梓潼片粉”则是用片粉制作的。
四川凉粉虽然分为三种,且三种凉粉质地不同,风味各异,但其加工方法却基本相同,即都需将原料经过浸泡——磨浆——煮制——成形四道工序制成凉粉,再对凉粉进行改刀和调味。
四川凉粉大多以凉拌的方法制成小吃,其中只有“洞子口张凉粉”是以煮的方法制成的。凉粉除了可制成小吃外,还可以用作烹制菜肴时的配料。例如,目前风靡四川的“凉粉拌鹅肠”、“凉粉烧牛肉”、“凉粉鲜鱼”等菜品,就是以白凉粉或米凉粉为配料烹制而成的。
下面就分别介绍三种凉粉的加工方法,以及用这三种凉粉制成的常见小吃品种。
白凉粉
1、白豌豆2500克洗净,用清水浸泡冬季泡24小时,春秋季泡20小时,夏季泡16小时后,另换清水,用石磨或磨浆机磨成粉浆。然后用纱布和箩筛过滤,除净料渣。将过滤后的粉浆用木棒搅匀,待其沉淀后,滗去上层清水不用,将中层水粉及底层坨粉分别盛入容器内。
2、铁锅置大火上,掺入清水约3500克烧开,下入水粉搅匀。将坨粉用温水1500克稀释成浆,待锅中水粉烧沸时,下入坨粉浆,并用搅棒不停地搅动。当用搅棒挑起粉浆能看到起丝时,即改用小火,并继续搅动。待搅棒挑浆能呈片状流下且锅中不断起小泡时,即熟。
3、面盆用开水洗净,在盆内先抹少许色拉油,接着将煮熟的粉浆舀入面盆内,待冷却后再翻扣于案板上,即成白凉粉。用白凉粉可制成“川北凉粉”、“旋子凉粉”等小吃。
片 粉
1、绿豆2500克洗净,用清水浸泡约8小时,再洗一次并换清水,用石磨或磨浆机磨成粉浆。然后用箩筛将粉浆过滤以除净料渣,随后将粉浆装入缸内,沉淀约2小时,滗去上面的黄水不用,留下面的白粉,再加入清水1250克搅匀。
2、韭菜叶500克洗净,舂成极细的茸,再加清水250克调匀,去渣取汁;白矾15克用清水溶化。然后将韭菜叶和白矾水一起加入粉浆内,搅拌均匀。
3、铁锅置火上,掺入清水烧开并保持微沸。取圆形铝制平底烫锅一只,先在锅底抹少许色拉油,再舀入粉浆在锅内荡平约3毫米厚,随即将烫锅微微倾斜,让铁锅中的沸水流入烫锅内并从粉面流过,片刻,即将粉浆烫熟,之后连粉带烫锅一起放入清水中漂凉,即成片粉,依法逐一制完。用片粉可制成“梓潼片粉”等小吃。
米凉粉
1、大米2500克淘洗净,用清水浸泡6—8小时,另换清水2500克,用石磨或磨浆机磨成米浆。
2、铁锅置大火上,倒入米浆,边烧边用搅棒不停地搅动,煮至米浆半熟时,加入浓度为2%的石灰水35克,继续搅动,当用搅棒挑起米浆呈片状流下时,改用小火保温,继续搅动约25分钟,即熟。
3、面盆用开水洗净,在盆内抹少许色拉油,将煮熟的米浆舀入面盆内,待冷却后再翻扣于案板上,即成米凉粉。用米凉粉可制作“洞子口张凉粉”等小吃。
红色之旅
在大巴山的腹心——川之东北有南江,南江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的红四方面军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两年之久,曾有2.2万多名南江儿女参加红军,1.6万多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四百余平方公里的国家风景名胜区光雾山延绵起伏。这里不仅素有“红军故里”、“红色南江”之称,也有禹王宫、城隍庙、红军寨、将军石、红三十军医院旧址和红七十三师师部旧址等革命遗址,而且自然景观秀美,气势雄伟辽阔。景区地形复杂,峰峦迭嶂,洞穴幽深,山泉密布,云蒸雾绕,林海浩荡,胜景众多。古珍稀动植物为国内名山之首。四至五月,杜鹃盛开,层层叠叠、密密匝匝,簇簇丛丛散发着芬芳。映红了朝霞,映红了夕阳。
杜鹃花,南江人都叫它艳山红。花呈酒盅状,花瓣为单层,色红、酸甜,薄如蝉翼,花蕊细长成束状,色泽金黄。每当杜鹃盛开的季节,那河畔、沟旁、石缝间、悬崖上,只要有泥土的地方,哪怕贫瘠得令人可怜的一丁点儿泥土,就会有杜鹃的倩影。在暖和的春天红日下,伴着和煦的春风,杜鹃一丛一丛地生长着,鲜艳、清爽,红得透到了柄端,活似一团一团的烈火,一晃一晃地跳动着。它们摇拽着,风姿绰绰,优雅动人。
连片的红杜鹃,映照着天边彩霞,是光雾山最美的风景线。人在天地间,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童话中。看到灿烂若霞的红杜鹃,就会让人想起红军,想起巴山游击队。
那啼血的杜鹃,是当年红军和游击队流淌的鲜血,是革命烈士的青春。1935年初,红四方面军撤离时,决定由刘子才、赵明思率领红31军300余名战士组成川北留守游击队。这支游击队在巴山腹地依靠群众、扩大武装,建立了以南江桃园为中心纵横约150公里的游击区,在长达五年之久的斗争中历经26次战斗。到1940年,在国民党“川陕会剿”部队7000余兵力三次围剿后,游击队终因敌我悬殊而仅剩20余人。这20余人也令敌胆颤心惊,迫使敌人如临大敌的采取了“构碉储粮”长期围剿,“放水捉鱼”割断游击队与群众的联系,“扼制交通”以铁壁合围。尽管如此,游击队仍神出鬼没与敌周旋,他们夜行于冰天雪地,露宿于万山老林;渴了吃口雪,饿了啃树皮草根,最终与强敌决一死战,全部壮烈牺牲。
在光雾山脚下,十八月潭景区就隐身于万倾林海之中,在3公里长的珠漕沟内,红花岗石铺底,20多道瀑布散布其间,瀑布上下均有无数溪潭,潭水流出又成瀑布,瀑布与溪潭构成动与静的完美和谐。溪内小鸟云集,水流环绕,十八月潭从下至上依次分别为“仙女潭、婚纱瀑布潭、情侣潭”等18个月潭,被誉为“川东北的九寨沟”。
十八月潭中最负盛名的是“赵公潭”。“赵公潭”面积约为100平方米,四周苍松铁檀,杜鹃满山,原始古朴。1940年3月,与国民党周旋达五年之久的巴山游击队营长赵明恩在此饮水时,被其手下叛徒(通讯班长杨芝芳)谋害。人们为了纪念他,在打造旅游景点时命名此潭为“赵公潭”。也许正是因为有了烈士鲜血的浇灌,十八月潭方圆一百多公里的杜鹃都是各色各异,唯独赵公潭四周的杜鹃一派血红,毫无杂色。游客走到这里,倍感庄严而肃穆。
这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才浸红了“赵公潭”周围的杜鹃花的。今天的“赵公潭”,处处“映山红”,指点长相忆。光雾山的每一朵杜鹃花都活跃着一个追求理想的灵魂;每一簇杜鹃花都珍藏着一段红色悲壮的故事;每一丛杜鹃花都蕴涵着一种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品格……
为使红军精神在老区代代相传同时建设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江县委、县政府在当年游击队指挥所旧址,建起了“巴山游击队纪念馆”。纪念馆位于川陕交界处的南江县桃园镇铁炉坝村,周围绿树环绕,环境幽静。它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光雾山——诺水河核心景区内,又与“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骨灰撒放区”标志纪念碑相邻。总占地面积73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118件。主题雕塑“忠魂”耸立于2100多平方的广场中央,经修葺的“赵明恩烈士墓”静卧广场东边,4200平方米的绿化带栽植有各色杜鹃,以巴山红杜鹃为主。火红杜鹃环抱着巴山游击队纪念馆,犹如游击健儿战旗飘飘,生动地再现了 “巴山游击队”当年英勇战斗的影子。
当地一位老人说,杜鹃在冬天是不开花的,自从巴山游击队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将鲜血遍洒光雾山之后,经烈士鲜血浇灌的杜鹃哪怕在严寒的冬天也能漫山遍野开出美丽鲜艳的花朵来。
如今,南江正在打造红色旅游新亮点,这漫山遍野的杜鹃不正是巴山游击队的无字丰碑么?
南江翡翠米
南江翡翠米的特点是无污染、营养丰富,饭粒光亮油润、口感柔韧、略带糯性。南江翡翠米
翡翠米仅产于四川省南江县长赤区。该区位于大巴山脉米仓山南麓。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秀美,森林覆盖率达42%,平均海拔800—1000米,日照充足,生态条件独特,是传统的稻谷主产区,被誉为“南江米粮仓”。在稻谷生产过程中,因地制宜,大量施用“农家肥”。长期以来当地政府,始终注重生态与环境保护,在种植业中,倡导保持传统耕作方式,发展“稻田养鱼”,明令禁止销售使用高残毒农药,大力推广生物技术防虫治病,使种植业与生态环境形成了良性互动。目前,该区已列为“巴中地区绿色优质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