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东40里处,承德县仑子乡三榆树村有一石崖,高约200米,海拔720米。石崖上部有一岩洞,“石窦嵌空,横贯山腹”,晓日初升,光射石罅,隔山可见朝阳(府志)。朝阳洞由此得名。洞处山腰,有上下二洞,上洞称“一洞”,下洞称“二洞”。
朝阳洞系指一洞而言,主洞全长65米,西口为入口,高2米;东口开阔,高4—5米,宽10余米,洞腑宽17米。东口外有一宽5米、长20米的自然平台,平台上有几株古木,外沿叠砌花墙。主洞上下周围,分布大小岩洞百余,大者可建庙宇,小者只容一人栖身。朝阳洞建有道教寺庙一座,名博阅观,康熙四十年(1701年)始建。正殿三间, 供奉观音、关帝和娘娘,娘娘像前立催生、送子。左配殿为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尧、舜、禹),分别管赐福、赦罪、解厄。右配殿为三神殿,供奉火神、药神、财神。三官殿北有两个小洞,分别建玉皇阁和老君堂。老君堂前悬“七十二司”画一幅。画的内容大致反映迷信观念,说人生现世行善,死后过金桥、银桥,可达天堂;现世行恶,死后上刀山,下地狱,受刑罚。有割舌头、锯拉、烙铁、油锅、磨研……。玉皇闻废额“万寿无疆”,郑闻赠题。主洞通道两侧,摆十八罗汉泥塑,是民国十九年热河都统汤玉麟增修。西口立石雕白马一个。东口山沿有摩崖石刻,中为“名山胜境”,左为“大观”,张贵良题;右为“洞天福地”,耿士瑞题。正殿有对联“宇宙大自然惟在无欲独观其妙,山城多胜迹苟志于仁众乐以兴”。三官殿对联:“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得退后一步自然宽”。三神殿对联:“常气欲以观其妙;天生民而作之师”。玉皇阁对联:“还观记开气蕃衍龙门宗派远,移宫逢同治遥临鹤御赤城高”。老君堂对联:“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娘娘殿前有古碑一通,为康熙四十年立,上书“朝阳洞”三个大字。东口右侧有一险洞,洞内有18个高低不等的石台,名十八铺炕。
朝阳洞是承德红色砂砾岩层中规模较大的溶洞。岩层微斜,二洞以上的岩石中夹有钙质砂岩的透镜体,易溶蚀。三百万年来,由于河水不断的冲蚀,逐渐形成洞穴。
早在清代,朝阳洞就被列入“承德十大名景”,又经整修,现在游人不绝,已成为承德市重要旅游点之一。
传说,康熙年间朝廷挑选秀女,朝阳洞附近的墩台村王姓家族有一妙龄秀女,性温柔,貌俊美,列入选纳名册;秀女知道后就偷偷地逃到朝阳洞,同看庙道人疏通好装伴尼姑躲避选女日期。自此,古北口外到朝阳洞进香讨药的人渐渐多起来;特别是年轻小伙子或者是有点身份的人听说朝阳洞新来了一个尼姑,长得仙女一般,不管真信神还是假信神总要去一趟朝阳洞,看看“仙子”,饱饱眼福。当时有一句歇后语叫“烧香看和尚(指‘尼姑’),一事两勾当”。朝廷储秀宫官员知道后,指使地方官府派兵丁到朝阳洞抓人,朝阳洞附近有18个石匠闻讯后就聚合到朝阳洞据守,保护“仙子”。朝阳洞东口处是几十丈的悬崖断壁,无法攀登。西口特别险要,一夫当关,万夫难开。兵丁攻不上去,就在山底下合围困守。困了一个月的时间,山上粮、水用尽。“仙子”为解救长老和众石匠,跳下悬崖,在半山腰被一匹白马驮住飞奔而去。长老和众石匠见姑娘已经得救,都愤然自尽,以示与朝廷抗争到底。此后每逢长老和石匠自尽之日,“仙子”都骑着白马到朝阳洞祭奠。十八石台就是石匠被困时每人凿的炕铺。后人为纪念这桩悲剧,就在洞口塑了一匹白马。白马是悲像,流着眼泪。
朝阳洞周围,奇峰耸立,怪石嶙峋,有猴山、鸡山、黑瞎子山、酒篓山、天桥山、秀眉洞……。各景形神必肖,争奇斗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