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沁水县城南40公里外的沁河西岸,坐东向西,背山面河,包括了郭南和郭北两个自然村。郭壁自古以来是沁河的一个重要渡口,是明清时期晋东南地区重要的商贸集镇,有"金郭壁"的美称。今日,郭壁不仅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还保存了基本完整的里、坊式建筑布局。郭壁的民居建筑基本以青砖砌筑,二至三层的四合院布局,重要的建筑均有十分华丽的门楼和照壁雕饰。目前,郭北保留有"进士第"、"大中第"多处,及"青缃里"、"三槐里"等完整的大院;郭南村口的崔府君庙内有明代初年重修的乐亭一座,村西的高坡上留有"行宫"和"岱庙"残址。
景区相关资料
郭壁村位于沁水县东南四十公里处的沁河西岸,村落依山势而建,背山面河。古为沁河的一个重要渡口,是明清时期的商贸重镇。因水运发达,经济繁荣,古有日进斗金之说,故当时人们称其为"金郭壁"。
伫立沁河东岸眺望,郭壁村保存的大量明清建筑鳞次栉比。这个流淌了千年历史长河的古镇,其古城坝明朗可辨,古渡码头原址尚存,铺着石板的古驿道穿村而过,楼映院连五里多长,历史上号称"五里金郭壁"。昔日的城廓遗迹、古朴的民居、恢宏的寺庙等古建筑,辉映在沁水古八景之一的"沁渡秋风"胜境中,充满了江南的风韵和水乡的情趣。
郭壁作为典型的城堡式村落,始建于明末清初。为加强其防御功能,把村内划分成众多的区域。在区域之间,又分别通过内门楼或过街门楼分成若干个互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街区。这些街区均以"坊"或"里"命名,如现存的"宁远坊"、"三槐里"等,仍保持着当年的格局。时过境迁,今人把郭壁分为南北,称为郭北、郭南。但它们自古以来就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脉联系。
文风之鼎盛,耕读之传家,使郭壁在明清两代权宦辈出。在众多的历史名人中,当数韩范为著。韩范为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进士,官至朝廷通政使右通政。因不愿与朝中奸党为伍,后还乡吟诗论文、著书立说。编修有《常评事集》四卷和《积粟备荒议》等文章。晚年在家训碑中写道:"为人要正,做官要廉,为民则勤耕、为仕则苦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显示了其刚直不阿、胸襟磊落的高尚品德。
郭壁村现存的明清大院为典型的北方风格,大都是二、三层的四合院布局。比较起来,郭北民居与古街保存相对完好,不仅气势恢宏,而且风韵独特。许多名门大院外观豪华绚丽,门楼、外墙和门内照壁均装饰有精美的砖雕、木雕和石雕。有的门楼外侧还保存着"忠"、"孝"二字的精美照壁,而且多数门楼上都有石刻或木制的门匾,题为"进士第"、"大中第"、"中宪第"等居多,甚至有些还刻有当年房主人历任官职的名称,身临其境,很容易使人想到当年古村的显赫和繁华。
村内有名的大院为"青缃里",古今称其为堡中之堡。它耸立在村西北的最高处,是为官至陕西、山东按察司兵备道王纪的府第。其高大的围墙、庄严的门楼、幽静的小街,显得古风犹存、叠层有致,很有曲径通幽之感。城门石匾上镌刻着的"青缃里"三个楷体大字,青者青色也,寓意名垂青史;缃者浅黄色也,代称书卷之意。注目而望,官宦世家、书香门第的王家气派便油然而生。城堡中的宅院都冠以"广心苑"、"乐善居"、"给谏第"等雅致的名字,只可惜不少院落已人去楼空、苍凉静寂。只有那高大的门楼和厚重的墙壁依旧耸立苍穹,似乎在向人们述说着它往日的辉煌和不平的遭遇。
令人惊叹的是,在郭壁村南的高坡上,建有一座巍峨的"行宫",在其后面的山坡上建有祭祀东岳大帝的"岱庙"。根据所存梁架题记,这两处建筑分别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和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现岱庙因年久失修,已略有残破,而行宫的"静远"、"耕读"、"树德"三处院落则保存基本完好。传说清乾隆帝外巡时曾下榻于此,并到岱庙上香祭祀东岳大帝。虽然对此还未确切考证,但此建筑形制却给古镇蒙上了一层传奇色彩。
郭壁南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古建筑为崔府君庙。该庙创建于北宋元丰八年(公元1086年),明清两代曾重修。现存主要建筑有前殿、正殿、钟鼓楼和舞楼。其中舞楼为元代的典型建筑,呈方形,单檐歇山顶,内部梁架结构系八卦藻井,屋顶为琉璃瓦脊兽,显得古朴雅致,玲珑别致。此舞楼虽然后世多次修葺,但仍保持了原建时的风貌和构件,它是我国现仅存的几座元代古舞楼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