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蛇山上的黄鹤楼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历史上的黄鹤楼由主楼、配亭、轩廊、牌坊、诗碑廊、古肆商业街组成。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吟诗作赋,其中崔颢的千古佳作《黄鹤楼》诗使黄鹤楼名扬天下。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1981年10月武汉政府重建黄鹤楼,1985年6月落成,高大雄伟、金碧辉煌,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 武汉长江大桥雄踞于黄鹤楼前,与它隔长江相望的则是高24层的晴川饭店和龟山上的电视塔,这组建筑交相辉映,使江城大为增色。
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的伟姿。 这里地处江汉平原东缘,鄂东南丘陵余脉起伏于平野湖沼之间,龟蛇两山相夹,江上舟辑如织黄鹤楼天造地设于斯。 黄鹤楼是古典与现代熔铸、诗化与美意构筑的精品。她处在山川灵气动荡吐钠的交点,正好映和中华民族喜好登高的民风民俗、亲近自然的空间意识、崇尚宇宙的哲学观念。登黄鹤楼,不仅仅获得愉快,更能使心灵与宇宙意象互渗互融,从而使心灵净化。这大约就是黄鹤楼美的魅力经风雨而不衰,与日月共长存原因之所在。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位于武昌蛇山上的黄鹤楼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该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以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成为千古绝唱,令其名声大噪。黄鹤楼公园由南楼、白云阁、毛泽东词亭、搁笔亭、千禧吉祥钟、鹅碑亭、岳武穆遗像亭、胜像宝塔、石牌坊、诗碑郎、黄鹤归来铜雕及陈友谅墓等景点组成。不登此楼可以说不算真正到过武汉。
景点相关资料
黄鹤楼公园位于武昌蛇山,西抵司门口大桥头,南临阅马场及红楼,北临京广铁路干线,海拔平均高度85米。黄鹤楼为公园主要景观。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吴黄武二年(223),隋唐时已成为墨客骚人赏景游宴之所,孟浩然、崔颢、李白都有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后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黄鹤楼多次兴毁。1981年以清同治年间式样为原型,重新设计、兴建。新黄鹤楼共5层,高51.4米;外形正方,四望如一;每边长35米,72根立柱拔地而起,全部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主楼于1985年建成开放。尔后又陆续建成"南楼"、"诗碑廊"、"九九归鹤图"、"西爽亭"、"紫竹苑"、"白云阁"、"涌月台"、"禹碑亭"、"岳飞塑像"、"梅园"、"杜鹃园"及140多个园林小品。该园已成为武汉市对外交往的窗口,至1996年底共接待中外游客3500余万人次。
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的伟姿。这里地处江汉平原东缘,鄂东南丘陵余脉起伏于平野湖沼之间,龟蛇两山相夹,江上舟楫如织,黄鹤楼天造地设于斯。
黄鹤楼是古典与现代熔铸、诗化与美意构筑的精品。它处在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交点,正好迎合中华民族喜好登高的民风民俗、亲近自然的空间意识、崇尚宇宙的哲学观念。登黄鹤楼,不仅仅获得愉快,更能使心灵与宇宙意象互渗互融,从而使心灵净化。这大约就是黄鹤楼美的魅力经风雨而不衰,与日月共长存原因之所在。
历史沿革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矾头,1700多年来屡建屡毁,最后一次毁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大火。名楼多传说,因此使它更有神奇色彩。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文”名遐迩
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古黄鹤楼“凡三层,计高9丈2尺,加铜顶7尺,共成九九之数。”新楼要雄伟多了,5层,加5米高的葫芦形宝顶,共高51.4米,比古楼高出将近20米。古楼底层“各宽15米”,而新楼底层则是各宽30米。因此,黄鹤楼不是修复,而是重建。它保留了古楼的某些特色,但更多的是根据现在的需要和人们对审美观点的变化来设计的。
1927年2月,毛泽东考察完湖南农民运动后来到武昌,写下了著名的《菩萨蛮?登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空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1957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如今重建的黄鹤楼在距旧址约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岭上。楼共五层,高50.4米,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在主楼周围还建有胜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黄鹤楼内部,层层风格不相同。底层为一高大宽敞的大厅,其正中藻井高达10多米,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瑾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
神话传说
据《极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关于这则美丽的神话故事,历年有三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这位仙人是黄子安,第二种说法认为是费祎,第三种说法没有仙人的名字,介绍如下:
一、以为是仙人黄子安:
依《南齐书州郡志》记载:「古代传说,有仙人子安尝乘黄鹤过此,故名。」指出黄鹤楼命名的由来,是因为曾有一位名子安的仙人,乘黄鹤经过此地,所以命名为黄鹤楼。
二、以为是仙人费祎:
依《图经》的记载说:「昔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还憩于此,遂以名楼。」认为黄鹤楼命名的由来,是指费祎尸解为仙后,曾驾着黄鹤回来,并在这栋楼休息,所名为黄鹤楼。
《太平寰宇记》则说:「蜀费文袆登仙,尝驾黄鹤憩此。」此指出费祎是蜀人,而与前面的费祎多了一个「文」字,《三国志蜀传》中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人,字文伟,尸解为仙的费祎、费文袆,是不是就是这位蜀人费文伟,因不见其它记载,不得而知,但是因为都是神话传说,年代久远,记载会有一些出入。
三、只说是一位仙人:
这个传说的记载比较详细,出自《报应录》。原文是:「辛氏昔沽酒为业,一先生来,魁伟褴褛,从容谓辛氏曰:许饮酒否?辛氏不敢辞,饮以巨杯。如此半岁,辛氏少无倦色,一日先生谓辛曰,多负酒债,无可酬汝,遂取小篮橘皮,画鹤于壁,乃为黄色,而坐者拍手吹之,黄鹤蹁跹而舞,合律应节,故众人费钱观之。十年许,而辛氏累巨万,后先生飘然至,辛氏谢曰,愿为先生供给如意,先生笑曰:吾岂为此,忽取笛吹数弄,须臾白云自空下,画鹤飞来,先生前遂跨鹤乘云而去,于此辛氏建楼,名曰黄鹤。
这则神话的大意是说,以前有一位辛先生,平日以卖酒为业。有一天,这里来了一位身材魁伟,但衣着褴褛,看起来很贫穷的客人,神色从容地问辛先生,可以给我一杯酒喝吗,辛先生不因对方衣着褴褛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如此经过半年,辛先生并不因为这位客人付不出酒钱而显露厌倦的神色,依然每天请这位客人喝酒。有一天客人告诉辛先生说:我欠了你很多酒钱,没有办法还你。于是从篮子里拿出橘子皮,画了一只黄色的鹤在墙上,接着以手打节拍,一边唱着歌,墙上的黄鹤也随着歌声,合着节拍,蹁跹起舞,酒店里其它的客人看到这种奇妙的事都付钱观赏。如此经过了十年,辛先生也因而累积了很多财富。有一天那位衣着褴褛的客人,又飘然来到酒店,辛先生上前致谢说,我愿意照您的意思供养您,客人笑着回答说:我那里是为了这个而来呢?接着便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没多久,只见一朵朵白云自空而下,画鹤随着白云飞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鹤背,乘白云飞上天去了,辛先生为了感谢及纪念这位客人,便在此盖了一栋楼,取名黄鹤楼。
这三则神话,除了说明黄鹤楼命名的由来之外,还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酒店的主人辛先生因为不嫌贫爱富,不以貌取人,而得到仙人帮助,成为巨富。
以上当然是神话传说。三国时在这临江的山巅建楼,首先还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但后来逐渐成为文人荟萃,宴客、会友、吟诗、赏景的游览胜地。历代的名人如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夏竦、陆游等都曾先后到这里游览,吟诗、作赋。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干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从此名气大盛。
建筑特色
新黄鹤楼比旧楼更壮观。这是因为飞架大江的长江大桥就横在它的面前,而隔江相望的则是这24层的晴川饭店。这一组建筑,交相辉映,使江城武汉大为增色。黄鹤楼的建筑特色,是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仿佛是展翅欲飞的鹤翼。楼层内外绘有仙鹤为主体,云纹、花草、龙凤为陪衬的图案。
第一层大厅的正面墙壁,是一幅表现“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四周空间陈列历代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著名诗词的景印本,以及历代黄鹤楼绘画的复制品。2至5层的大厅都有其不同的主题,在布局、装饰、陈列上都各有特色。走出五层大厅的外走廊,举目四望,视野开阔。这里高出江面近90米,大江两岸的景色,历历在望,令人心旷神怡。黄鹤楼所在的蛇山一带辟为黄鹤楼公园。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还有一些牌坊、轩、亭、廊等建筑。有一个诗碑廊,收藏着许多刻有历代著名诗人作品的石,蛇山一带的古代景点都将陆续修复。黄鹤楼将成为位于我国心脏地带的中心城市武汉的一个标志。
主要景点
胜像宝塔
胜像宝塔 亦称宝像塔,因其色白,又称白塔或元代白塔。原在武昌蛇山西首黄鹤楼故址前的黄鹄矶头,1955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拆迁至蛇山西部、京广铁路跨线桥旁。1984年迁入公园西大门人口处内。位于黄鹤楼正前方约159米、白云阁以西433米处,是黄鹤楼故址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建筑。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胜像宝塔修建于元代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为威顺王宽彻普化太子建,是用于供奉舍利和安藏佛教法物的喇嘛塔。由于它的外形轮廓酷似灯笼,又有三国时诸葛亮在此燃灯为关羽水军导航的传说,曾被误封“孔明灯”的称号。因为该塔分地、水、火、风、空5轮,故也称五轮塔。有时还被称为大菩提佛塔。
这些名称和建筑年代,在清嘉庆陈诗等撰《湖北通志》、同治胡凤丹著《黄鹄山志》和《寰宇访碑录》上都有记载。
胜像宝塔塔高9.36米,座宽5.68米,采用外石内砖方式砌筑,以石砌为主,内部塔室使用了少量的砖。塔体内收外展,遒健自然;整体造型由基座向上逐渐收缩,尺度愈缩愈小,其轮廓线条大体呈三角形,看上去虽然不大,但庄重持稳,具有浓厚的端庄美。塔的外观分作座、瓶、相轮、伞盖、宝顶5部分。宝顶为合金制作。
南轩、北轩
南轩、北轩 从西大门进入黄鹤楼公园,在主楼中轴线的两边,有两座相对应的建筑,既精致小巧,又引人注目,这就是与黄鹤楼配套的南轩和北轩。两轩位于黄鹤楼以西106米、白云阁以西379米处。
两轩形制规模相同,轩长12米,宽5米,轩顶均为金黄色琉璃瓦铺设,轩顶四周为单檐翘角,把两轩装饰得富丽堂皇;轩的墙体和立柱为枣红色仿木漆装饰,南轩上有邓少峰书“凝翠”二字,北轩上有曹立庵书“云衢”二字。南、北两轩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视。由于黄鹤楼建在蛇山头,武汉长江大桥上的铁路和公路分别从主楼的北边和南边通过,噪声大、污染重。南、北两轩的修建,隔绝了火车和汽车的噪声对黄鹤楼的影响,营造了公园安宁的气氛,同时把游客的日光吸引到园内景观上。作为附属建筑,南、北两轩把黄鹤楼映衬得更加雄伟高大,金碧辉煌。
瞰川亭、揽虹亭
亦称南亭、北亭,位于黄鹤楼前台阶中轴线的两侧。系黄鹤主楼的配亭,起美化、装饰作用。
瞰川亭坐南朝北,揽虹亭坐北朝南。均呈八角正方形,长、宽各为9.5米,每边长2米,圆柱高8米,亭高13.85米。钢筋水泥仿木石结构,上置宝瓶式顶刹,檐下施斗拱装饰,底部设重台并环雕花栏杆,八角重檐攒尖顶,羽翼舒展,雄健俏丽。红柱黄瓦,流金飞碧。
瞰川中的“瞰”指俯视,“川”为水道、河流,其意为登楼俯视长江,江汉交流,波涛汹涌,气势磅礴;揽虹中的“揽”为采摘,“虹”是彩虹,指站在楼上便可把彩虹拿到,以此形容黄鹤楼的高耸。亭名分别由黄松涛、黄亮题写,字体遒劲工丽,清秀优雅。
西爽亭
亦称功碑亭。1987年重建于公园西区,在黄鹤楼东南约50米的通道旁、白云阁西南247米处。
此亭宋代已有。据清代胡凤丹《黄鹄山志》载:西爽亭在涌月楼北,下临崖壁,上有唐代宝历年间(公元825~827年)的“西爽”摩崖题字。乾隆《江夏县志》说:“‘西爽’石刻在黄鹤楼后石壁,明直指宋公得之巉崖中,石巨不能移,乃摩二字于碑,碑已废,此崖故字犹存。”清代诗人有《西爽亭》诗序赞其“石刻”书法通古,诗曰:
曾开岩畔有奇字,西爽勒石当空窅。
藓蚀虫斑字剥落,土花瘗影不可考。
两字峥嵘不盈尺,漏痕钗脚都完好。
不书人地不书年,一片精魄成绍缭。
信如此气坚不磨,入石千龄静相保。
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在修复涌月台时,将“西爽”石刻铲平,而摹刻黄清老的“涌月”二字于岩石上。
1987年重建此亭时,“西爽”石刻因无拓片而无法复原,于是以清符秉忠联中的“爽气西来”句意命亭名。亭坐南朝北,长、宽各4米,高6.75米,呈十字型,12柱,八角重檐攒尖顶,顶尖呈葫芦形,仿青砖地面。亭中立有武汉市人民政府纪功碑,碑高2.16米,宽0.8米。纪功碑的西、东两面刻有武汉钢铁公司、武汉市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等26个单位捐款的分解数目。碑文由朱劲书写。亭名由时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的王杰书写。
宝铜顶
即清同治黄鹤楼楼顶,陈设在黄鹤楼正东92米、白云阁以西185米处。宝铜顶系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秋末,武昌府知府黄昌辅主持重建黄鹤楼时,为了和这座新修的名楼相匹配而下令铸造的。铜顶为青铜铸成,中空,顶高3.4米,底径1.8米,壁厚4厘米,重约2吨。整个顶分为三部分,上端为宝瓶攒尖顶,中部呈两个球体叠加形成的葫芦型,底部为莲花宝座型。
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黄鹤楼遭火灾,仅遗留此铜顶。从那时起,这个铜顶便长期被遗弃在蛇山上。1958年“全民大办钢铁”时,古铜顶的顶尖被人敲掉,据说是想把它拿去回炉炼铁,后虽被有关部门追回,但铜顶已经损坏,难以接上。1981年,3名窃贼居然用钢锯将直径为62厘米的铜顶小头从细腰处锯下盗走,并将其砸成碎块当作废铜变卖。接连两次遭劫致使古铜顶这个历史的证物被严重损毁。
1984年12月,武汉机械丁艺研究所秦汉干、孔立敏、吴昌懋、熊水清承担了在残存铜顶的基础上恢复铜顶原貌的重任,在青山造船厂的配合下,经过1个多月奋战,铜顶小头于1985年1月铸造成功。随后,攻关小组采用现代的加热炉通过升温——降温——保持恒温等加工变色先进工艺,较好地保持了铜顶小头的原貌。同年4月,又将新、旧部件进行组装焊接,两度损毁的“铜顶”终于恢复了本来面目,重新完好如初地展现在游人面前。
《黄鹤归来》铜雕
位于黄鹤楼以西50米的正面台阶前裸露的岩石之上,由龟、蛇、鹤三种吉祥动物组成,龟、蛇正驮着双鹤奋力向上,而两只亭亭玉立的黄鹤则脚踏龟、蛇俯瞰人间。该铜雕以其深刻的含义和精湛的雕刻工艺受到游人青睐。
“黄鹤归来”引于世传神话。相传古时大禹治水,感动玉帝,玉帝派龟、蛇二将协助,为镇江患,龟、蛇隔江对峙变为两座大山,形成“龟蛇锁大江”之势,从此水患平息,民安乐业。两只仙鹤俯瞰人间,非常感动,便脱胎下凡,以昭普天同庆。除传说之外,“龟鹤遐龄”是民间常说的颂词,“神龟寿鹤龄延年”亦被老百姓视为吉祥之兆,蛇则代表长久或长寿。
《黄鹤归来》铜雕融美丽传说和祝福之意为一体,给游人无限遐想留出空间。该铜雕高5.1米,重3.8吨,系纯黄铜铸成。其雕刻工艺极为精致,黄鹤、神龟、巨蛇既生动形象,又抽象写意,鹤的羽毛、脚爪的纹线,龟背的花纹和蛇斑清晰可辨。整体看,铜雕线条流畅,华丽高贵。1997年,该铜雕被制成模型,作为湖北省人民政府迎接香港回归所赠礼品,存于香港特别行政区。
该铜雕为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刘政德、李政文创作。
跨鹤亭
位于公园南区紫竹苑西北角,在黄鹤楼东南107米的半山坡上,距白云阁西南197米。亭名取自跨鹤之仙的传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神仙之说,有关黄鹤楼的仙话也在专谈“怪力乱神”志怪小说发展的背景下形成。跨鹤之仙的传说,最早出现在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笔下。他的《述异记》中的“驾鹤之宾”,后被鲁迅辑录在《古小说钩沉》里:
荀瓌,字叔伟,事母孝,好属文及道术,潜栖却粒。尝东游,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霄汉,俄顷已至,乃驾鹤之宾也。鹤止户侧,仙者就席,羽衣虹裳,宾主欢对。已而辞去,跨鹤腾空,渺然烟灭。
接着,南朝梁萧子显在《南齐书·州郡下》中有“夏口城踞黄鹄矶,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也”的记载,使仙人有了子安的名字。后有人穿凿说子安姓王,又有人辩解,仙人姓窦,并言窦子安是江夏人,性灵异,在他去世人葬后,一只黄鹤飞来停在他家门前的大树上,频频呼喊“窦子安”的姓名。窦子安真的出现了,他跨着鹤在屋顶盘旋几圈后向西飘然而去。
唐代阎伯理在《黄鹤楼记》中转述《图经》的记载,将仙人换成了真实的历史人物,即三国时期的蜀汉大臣费祎,第一次提出以仙名楼之说。这一说法一直延续到宋代。
《崔颢题诗图》浮雕
在黄鹤楼以东118米、白云阁以西163米处。位于主楼和南楼之间,与搁笔亭相对,是一座石照壁形式的浮雕。它被称为诗碑,又被称为题诗图。图上雕绘着唐代诗人崔颢在云霞缭绕间,长袖飘逸、峨冠博带、潇洒挺拔、运笔赋诗的形象,图的中央雕刻着他的千古名诗《黄鹤楼》。
崔颢早年诗多写闺情,后赴边塞,诗风转为慷慨豪迈。其所作《黄鹤楼》诗,由神话传说写至现实感受,文词流畅,景色明丽,虽有乡愁,却不颓唐,被后世公认为题咏黄鹤楼的第一名篇。
题诗浮雕长12米,宽8.2米,浮雕画面为4米X8米。1990年6月竣工。由于选用四川越西黑沙石和湖南长沙花岗石,整个雕塑显得古朴典雅、庄重大方。浮雕画面由四川省雕塑艺术学院赵树同设计,画面中七律《黄鹤楼》全诗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代主席沈鹏书写。
搁笔亭
位于公园南区,在黄鹤楼以东132米、白云阁以西南159米处。亭名取自盛唐时期黄鹤楼上“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崔颢,唐玄宗天宝年间为司勋员外郎,人称崔司勋。他从边地归来游武昌时,在黄鹤楼上写下了七律《黄鹤楼》。
此诗开头从楼名着笔,于广阔空间和漫长时间的背景上,一下子烘托出天长地久、世事苍茫之感,同时流露出作者对古人成仙得道的羡慕和自己事业无成的失落。本有报国之志的诗人,却不能施展才干,因而产生离世心情。但是当他把眼光转向近处的景色时,又勾起沉重的乡愁,这种先放后收的写法,把想像和现实两种境界结合得恰到好处。
据传,号冠“斗酒诗无敌”的诗仙李白不久也登上黄鹤楼,被壮观的景色所陶醉,诗兴大发正欲题诗,见到壁上崔颢的题诗,遂搁笔,并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浩叹。
崔颢《黄鹤楼》—诗竟令李白折服搁笔,很快为人传涌,一时注家蜂起,黄鹤楼的声名传扬得更为久远。不仅该楼又被称为“崔氏楼”,武汉被喻为“白云黄鹤的地方”,崔颢也因之蜚声诗坛。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称:“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至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清戏曲作家、诗人和金石鉴赏家孔尚任应友人邀请,兴致勃勃来到武昌。游黄鹤楼时,最令这位老者感慨的是崔颢题诗竟使李白搁笔之事。很显然,他服膺崔颢的杰作,也敬仰诗仙李白的气度,颇为黄鹤楼景区内没有纪念此事的建筑为憾,于是起意将楼附近一无名小亭命名为“搁笔亭”并为之赋诗。孔尚任在《题搁笔亭》诗前的序中写道:
黄鹤楼在黄鹄矶头,其名虽久,实显于崔颢之诗。李太白见崔诗……遂搁笔而去,是崔之诗名又显于太白。后世盛传白云黄鹤之句……至于太白遗迹,竟未有及之(指搁笔事)者,更一缺事!闻旧有太白堂,一廊直通楼下,规模甚壮,今改为亭……游者历阶而过,不知此为何迹也。予徘徊亭下,遍读近人之诗,因口占四绝,书之粉板,并拟亭名于诗前,特为此地补此缺事。
此后,有人为搁笔亭作过多副亭联。其中有无名氏的“辛氏有楼谁贳酒;谪仙搁笔我题诗”,方秀卿的“谁唤祢生同问月;敢邀杜老共题诗”,沈用增的“仙人又有楼居,不知十二年跨鹤行踪,来栖何地;翰林虽将笔搁,仍冀三千界钓鳌巨手,到此题诗。”此外,还有陈曾望的题联“太白无诗,竟成千古恨;长安不见,更上一层楼”。
清江夏陈本立《黄鹤楼名胜记》载:“楼(黄鹤楼)之东为亭者二,一搁笔亭,初名太白堂。重檐覆道,公私燕游之所。”搁笔亭也是文人墨客的唱酬之所。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刻印的《新刊黄鹤楼铭楹联诗赋》书中即辑有咏搁笔亭的两首诗。其中一为刘灼的《黄鹤楼望搁笔亭诸胜》,一为江夏人、道光进士彭崧毓的《和干臣军门辩搁笔亭》。彭崧毓在诗中吟道;
搁笔伊谁构此亭,痴人说梦几时醒。
竟忘斗酒诗无敌,直立生花管不灵。
捉月何曾江上见,落梅争恐笛中听。
廓清赖有如椽出,净扫云烟睹日星。
此亭清同治年间毁于兵燹。
1984年在规划黄鹤楼园林文化景区时,设计者很自然想起“搁笔”这件体现“文人相亲”的美谈,遂确定重建搁笔亭。
1991年4月重建的搁笔亭,坐南朝北,长8.5米,宽8.25米,高8.72米,钢筋混凝土仿木石结构,有12根古铜色粗柱,柱高3米,柱围l米。亭中间置有石长条案,案上放有石墨砚和笔筒,并配4个石腰鼓凳,别含雅趣。亭柱上的楹联系清嘉庆年间江夏县令曾衍东为太白堂所拟的旧联“楼未起时原有鹤;笔从搁后更无诗”,由湖北潜江籍戏剧家、时任中国文联主席的曹禺所书。亭名行体字由诗人臧克家重新书写。
奇石馆
奇石馆建于1990年,原称文苑,是书画、工艺品展览场所。该建筑位于黄鹤楼正东偏南153米、白云阁西南133米处,附近有《崔颢题诗图》浮雕、搁笔亭和米芾拜石等景点,是从公园西区到公园南区参观的必经之路。
1997年,公园将文苑辟为奇石馆,该馆分为室内和室外展区两部分。室内展出奇石262块,室外有奇石35方,分别来自新疆、甘肃、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广西、贵州、云南、湖南、湖北等¨个省(自治区)。分为山形石、像形石、抽象石、纹理石、画面石、古生物石、天外石、文字石、工艺石、矿物标本等10余大类;石种有神龙石、菊花石、灵璧石、孔雀石、墨石、紫襟石、水晶石、崂山绿石、牡丹石等。这些石块尤不流光溢彩、姿态万千、鬼斧神工、灵韵天成。有的重峦叠嶂、雪水苍茫、浓墨重彩、沉雄浑朴;有的云淡风高、月移花影、点染写意、素雅飘逸;有的肖形寓意、托物寄怀。这些奇石中,大者逾几十吨,据称为华夏奇石第二,可陈列庭院轩堂;小者若蛋点,可置案几架头,供人摩挲咏吟,把玩欣赏,怡情养性。该馆于1998年正式对外开放。
紫竹苑
位于蛇山南坡,在黄鹤楼东南176米、白云阁西南“6米处,东毗诗碑曲廊,西临跨鹤亭。
紫竹苑,原为“东山小隐”之地。清同治《黄鹄山志》记载:“东山小隐者,石城徐公之所筑也……高观山之阳构小园,肩舆独往,时时招诸名流觞泳。康熙壬戌秋,稍加展扩,增置亭台竹树,遂移家焉,颜其堂曰东山小隐。”其实,所谓“东山小隐”乃是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湖北布政使徐惺作为隐居之用构筑的一座私人宅园。最初搭盖的房屋均为竹结构,名曰“竹园”,因依山势呈阶梯状,高低错落,隐现于山林之中,故称为“东山小隐”。康熙二十一年以后,陆续修建诸多房屋,其中有“此山”、“桂实”、“梅雪”、“翠微”四堂;石砌高台上建有“即山”、、“半峰”、 “鹊巢”三楼,“止山”、“皆江”、“吸江”、 “空香”四阁,“舫”、 “秋”、 “湮”三亭,“洗梅”、“语石”、“花影”三轩。还因树为屋,曰“树屋”。诸建筑皆南向。园主独具匠心,在“隐”字上作文章,追求“平步而登,不知其下有堂;花树茜茂,不知屋内有园”的隐景效果。园内铺廊设亭,十分精美,遍植花木,景色宜人,成为当时文人雅士流连唱和的胜地。至清末,该园逐渐荒芜。
现建筑是在原址上修建的,史书记载此地多紫竹,旧名“紫竹岭”。相传有鹤腾于紫竹间,因而得名,竹林中还有一座占刹,名“古竹林寺”,是一处幽静清雅的地方。“紫竹岭”原为古黄鹤楼附属景点之一,由于昔日连年战乱,湮没已久。为保存这一景点的名称,故将新建筑定名为“紫竹苑”。
紫竹苑是1988年利用原旧房改建的一座仿古建筑,为传统的四合院结构,占地面积l 410平方米,其中:天井280平方米,内走廊9l平方米,正房内圈430平方米,正房外圈570平方米,门庭为41平方米。黑瓦白墙,具有明、清建筑的风格。
南楼
旧时称白云楼、安远楼、瑰月楼、楚观楼等,它与黄鹤楼、头陀寺、北榭并称为古时蛇山的“四大楼台”。1985年重建于公园南区,在黄鹤楼东南185米、白云阁西南100米处。
南楼的文化渊源可追溯到东晋。晋成帝咸和九年(公元334年),荆州刺史陶侃病逝,庾亮代镇武昌,任西征将军。据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载,庾亮秋夜登武昌南楼,与僚佐们洒落不拘地谈笑。这个故事被后人引为佳话,同时也成为南楼文化的滥觞。不过,当时庾亮所登的南楼不在武昌蛇山,而在今湖北省鄂州市中心的古楼街。
南楼始建年代无考,其兴废沿革及其名称变更,地方志书和古代的一些诗文中有所记载。它的诞生至迟不晚于唐代。据元惠宗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宋民望《重修南楼记》载:“楼之建虽在武昌置郡(公元279年)后,南之名已定于歧丰肇夏之初矣!”最早将南楼人诗的是李白,曾写过“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的诗句。诗人杜牧在其《南楼夜》诗中写道“玉管金樽夜不休,如悲昼短惜年流,歌声袅袅澈清夜,月色娟娟当翠楼”,那时的南楼只能是黄鹤楼旁游客娱乐的场所。
据清乾隆《江夏县志》载:“南楼在黄鹄山顶,宋元祐(公元1086~1094年)中,知州方泽重建,自为记。建中靖国初(公元1101年左右)再修。乾道初(公元1165年)重建,嘉定(公元1208~1224年)中又修。”又据南宋词人姜夔《翠楼吟》小序曰:“淳熙丙午(公元1186年)冬,此楼重建时,一度改名为安远楼。”
元代以后,南楼于中统、元贞年间(公元1260~1296年)进行过重建,但已逐渐失去了昔日风采。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巡抚宋贤即其址建白云阁,之后巡抚宋一鹤移补阅兵楼,阁再毁。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七月南楼焚毁后,总督喻成龙、巡抚刘殿衡再次重建,乃名白云楼。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人们在古南楼的遗址上建起斗姥阁。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在斗姥阁的基地上建起官胡二公祠。
古楼既废,“楚观”代兴。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一座位于古南楼之左的城内的鼓楼——楚观楼毁于大火。楚观楼,在今蛇山司门口跨线桥处,唐代时是建筑在城门上用于嘹望的谯楼,后改为纪念牛僧孺的奇章堂,宋时在其址建戏彩堂,未久改名奇章阁,明弘治年间布政使韩镐主持修建,恢复钟楼以报告时辰,改名楚观。据清陈诗《湖北旧闻录》载:这次楼毁后,湖广总督毕沅主持重修,仍取黄庭坚“鄂州南楼天下无”之意改称南楼,“并仿江宁(今南京)南楼式,柱包墙内”,在楼墙上嵌入“南楼遗胜”石刻一方,但民间仍俗称其为“鼓楼”。
清末,地方政府将南楼(俗称鼓楼)下的蛇山洞穿,使司门口与蛇山之南的长街相通,此洞因之得名“鼓楼洞”。民国初年,湖北都督黎元洪捐资创办养正小学,将南楼作为校舍。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拆除武昌城墙时,南楼拆毁。1936年,为拓宽长街通道,鼓楼洞被推平。
1985年黄鹤楼重建开放,为了给嘉宾休息和聚会提供场所,在公园南区重建新南楼。新楼背山面南,面阔5间,长16.5米,进深3间,宽7.5米,高9.5米。上下2层。占地120余平方米。钢筋水泥仿砖木结构,歇山式顶,重檐飞角,青瓦朱楹,前加抱复,6圆柱,轩敞明洁。梁檩柱础,装配严密,格窗板门,朴素典雅,既保存了古迹风貌,又具有时代新意。其左右两翼,围以碑廊。虽址地东移,其恢宏绮丽则后来居上。正面檐下悬王篷常所书“今古一南楼”的大字匾额,黑底金字。设计大方,结构缜密,姿态健丽,装饰精致。正门楹联乃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铎所书清人袁太华旧联:
抱郭江流,触耳似闻仙笛弄;
凌霄楼起,举头仍见白云飞。
楼前有一棵百年开外的朴树,使南楼更增添了古朴之色。
一楼经营圆木雕刻工艺品及书画书刊;二楼布置有文房四宝、红木家具,以供有雅兴的游客泼墨挥毫。
毛泽东词亭
坐落于公园南区南楼东南侧,在黄鹤楼东南206米、白云阁西南90米处。
1918~1922年,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在去北京、上海及返湘途中,曾5次在汉停留,住在蛇山脚下的黄土坡、横街头,与恽代英、陈潭秋等人晤谈,探讨中国的出路。1926年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农委书记、国民党中执委候补委员兼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常务委员于年底由沪来汉,考察长江流域的农民运动情况,并于次年春在奥略楼下首的武昌黉巷(今红巷)举办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不久,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武汉国民政府汪精卫等亦策划“分共”。毛泽东看到形势的危险性,于4月27日向在武汉召开的中共五大会议提交了“迅速解决农民急需解决的土地问题,建立农村革命政权,大力发展农民武装”的书面意见,但中央委员会未将其提交大会讨论,并将毛泽东排斥于大会领导层之外,剥夺其表决权。一种回天无力的苍凉、悲怆、痛楚在他的心中浸漫开来。暮春时节的一天,毛泽东穿过拥挤嘈杂的街道,登上蛇山,在黄鹤楼故址前盘桓,只见楼台倾圮,满目荒凉,隔江望去,烟雨朦胧,唯独龟、蛇两山雄峙,大江东去,从眼前的景物想到目前严酷的政治现实,一首《菩萨蛮·黄鹤楼》从诗人的胸臆间流出: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号上。关于词的写作背景,作者在1958年自注道:“一九二七年春,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直到逝世时的37年间,毛泽东似乎对“白云黄鹤之乡”特别钟情。他36次来到武汉,多次登临蛇山,其中居住最长的一次达168天,并18次畅游长江武汉段,游程达100多公里。1956年5月31日,毛泽东从黄鹤楼故址的上首入水,穿过正在建设中的武汉长江大桥桥墩基地,顺流直下,首次畅游长江。6月2日、3日,游兴未尽的他又两次到江中畅游,并写下了《水调歌头·游泳》一词: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作者在这首词中写出了第一次畅游长江的感受与心情,同时言及“截断巫山云雨”,提出在长江宜昌处建立三峡大坝的构想。
词亭于1992年建于现址防空工事约2.16米高的台基上。亭坐北朝南,长、宽各为6.6米,高9.5米,为四角攒尖重檐舒翼、造型典雅、青筒双层铺面的四柱方形建筑。亭中央矗立着一高3.2米、宽1.8米、厚0.245米的大型青石碑,南北两面分别镌刻有毛泽东1927年春登临蛇山时填写的《菩萨蛮·黄鹤楼》和1956年6月畅游长江后填写的《水调歌头·游泳》,系采用作者本人手迹放大而成,词书并茂。亭名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伍修权书写。
白龙池
位于公园南区,南楼南侧,在黄鹤楼东南240米、白云阁偏西南90米处。它的北面是大型浮雕《九九归鹤》图,南面与鹅池紧紧相连。
据史书记载,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1568年),武昌及沿江一带火灾频繁,民大骇。有云游方士献策,居民在楼左以铗为池,注江水供奉白龙以镇祝融,果久不被火,后人皆称之“白龙池”。
现在的白龙池是1986年重新挖掘的。水面200多平方米,水深2米,池中睡莲片片,喷泉若雾,景色极佳。池中碧波荡漾,白云阁倒映其中,水借山景,山以水秀,山、水、景合为一体。白龙池壁上的四个明代镌刻的石雕龙头,龙颜眉骨圆起,双日旁挺,嘴唇翻卷,腮部云头突起,肩颈背爪鳞甲结络,背纹胡须清晰,其造型雄浑,雕刻技法纯熟细腻,为传统的吉祥之物。它是在建设南区时从地下挖掘出土的明代楚工宫建筑遗物。围绕池边修建雕花栏杆,植以垂柳,使白龙池更具江南园林风韵。
《九九归鹤图》浮雕
在黄鹤楼东南240米、白云阁西南85米处。位于黄鹤楼公园白龙池边,是国内最大的室外花岗岩浮雕。整个雕塑呈红色,极为突出、醒目,画面生动,逼真传神,99只仙鹤呈现着各种不同的舞姿。为什么是99只呢?据说加上当年神仙驾驭的黄鹤,就凑成了100只;而现代黄鹤楼的建成,距同治楼被毁的时间,恰好100年,两个100,反映了好事成双的传统思维定式,包含着“黄鹤百年归”的寓意。“归鹤”二字系雕塑家刘开渠题写。
浮雕依蛇山山势,呈不等距Z形。全长38.4米,高4.8米,总面积达184.32平方米,总重量约240吨,由343块长宽各为80厘米、厚30厘米的枣红色花岗石镶嵌拼接组成。整个浮雕画面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气韵,云衢霞蔚,日月同辉,江流不息,生机盎然;99只不同动态的仙鹤,或栖,或舞,或鸣,或戏,或翔,无一重复,和谐地分布在松、竹、梅、灵芝、流水、岩石、云霞中,象征黄鹤归来的各种姿态。
古碑廊
在黄鹤楼东南200米、白云阁西南100米处,是一座依山势而建,近似轩廊的假二层廊庑,长30米,高15米,主要用于保护、保存历代古碑。
古碑廊中汇集了历代名人的诗词、题字书法真迹碑刻23方。它们是燕人群花碑(2块)、梅花碑、带字碑、华原碑、文联碑、寿字碑、古碑(小楷书法,整个碑约百余字,碑石断裂,文字剥落不清。下款为同治三年八月唐方训谨记)、尚书碑、竹碑、篆书碑、鹅字碑、天涯碑、月夜碑、满江红碑、如此江山碑、兰草碑、奉橘碑、开通蛇山碑、富贵寿考碑、壮观碑、清平碑、吕诗碑。
鹅池
位于公园南区,在黄鹤楼东南209米、白云阁西南103米处,与白龙池紧紧相连,是南区景观的中心。
世传书圣王羲之在黄鹤楼下放过鹅。一日他与一书生聊天论鹅,言鹅是“禽中豪杰,白如雪,洁如玉,一尘不染”。他越说越兴奋,情不自禁地在地上写出一个鹅字。书生爱之,遂临摹藏之。为纪念这一佳话,后人立碑建池。还有一说,系王羲之辟池养鹅,并观其神态,从而练成一笔而就的鹅字,该池称天鹅池。
1986年根据这些传说修建了现在的鹅池。在形似弯月的水面上建一石桥,将池分为二瓣,水面较大的南部为鹅池,水面较小的北部曰白龙池。
鹅池水面面积约600平方米,池中植睡莲、王莲,还置有两座由太湖石构成的假山,水中红鲤、锦鲤悠闲漫游,几只白鹅“曲项向天歌”,构成一幅美丽的天然山水画。
鹅碑亭
位于公园南区,在黄鹤楼以东245米、白云阁西南约93米处。
清代,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曾有一方一笔草成的“鹅”字的刻石,俗传书圣王羲之在黄鹤楼下养过鹅群,有次与某书生聊天论鹅时情不自禁写下此字。好事者往往摹拓传布。其实,书石者实为清人门镇国(参见“园林胜景·雕塑石刻·鹅字石刻”)。
1986年,公园将依旧拓本重新刻制的鹅字碑立于形如弯月的鹅池东端。在碑的北侧建一石拱桥,以示与白龙池隔开,并以碑作亭壁,建六角亭,亭以碑名。
亭坐东朝西,面对鹅池,高6米,木石结构,呈六角型,单檐翘角,粉墙黑瓦,古朴典雅。亭壁的青石上的“鹅”字高2.5米,宽1.25米。亭的左右面各有一扇高2.5米的通门,成贯通南北的通道,仿佛天然自成。人在其间,既可欣赏到笔力遒劲、气势磅礴的“鹅”字,又可看到池中的睡莲、如雾的喷泉、嬉戏的白鹅和绕岸的垂柳,颇有江南园林的风韵。
诗碑廊
诗碑廊位于黄鹤楼东南210米、白云阁西南130米处,环绕公园南区鹅池四周。
为区别于古碑廊而定名的诗碑廊,是公园重要的文化景区,碑刻内容为当代国内书画名家书写的历代名人吟咏黄鹤楼的诗词名句(亦有部分当代诗作)。碑墙上共嵌有石碑124方。它们均是从黄鹤楼重建开放以来书法家馈赠的墨迹中挑选出来,并根据真迹描摹镌刻的。
这些风格各异,情趣盎然的作品或潇洒古朴,或雍容典雅,或雄浑厚重,或隽逸瑰奇。其中有知名书画家李可染、邵宇、沈鹏、尹瘦石、董寿平、欧阳中石、陆俨少、赵少昂、刘艺、刘炳森等的手迹。这些石碑所镌刻的文体有诗词名句,也有联语、骈文;书法则是楷、草、行、篆、隶兼备;刻工也各具特色,精雕细凿,体现出书家风格,给人以历史知识和艺术享受。诗碑廊中还留有20方空碑,以为将来佳作预留一席之地。
这条于1985~1986年历时两年建成的游廊式碑廊,全长约200米,穿过公园南大门和两座圆形拱门,既节省空间,又自然随和。碑廊宽2.6米,高3.8米,上为尖顶屋檐,廊的内环每2.8米便立有一根廊柱,柱的上方有小花格装饰,下方为可供游人歇息的石条栏杆。整个碑廊黑瓦白墙,尽显江南风格,既古朴,又典雅;配上分别选自大冶的青石和崇阳的黑青石,更为庄重、和谐。
落梅轩
建于1993年,位于黄鹤楼东南300米、白云阁以南97米处。西与公园南区接壤,南近黄鹤古肆,北濒白云阁,该轩长约50米,宽15.5米,高17米,建筑面积1 750平方米。
落梅轩虽是一座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但外表酷似木制的重檐翘角、吊楼、撑拱、漏花窗、缤纹格门窗、木雕挂落、景门以及抱鼓石、卷棚屋面、赭色琉璃瓦等,都给人以历史久远、古色古香的印象。它与公园内的黄鹤楼、白云阁等相映成趣,使千古名楼的文化气氛更加浓郁。“落梅轩”之名,源于唐代大诗人李白著名诗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黄鹤古肆
黄鹤古肆位于黄鹤楼东南290米、白云阁以南120米处,是黄鹤楼公园兴建的明清式仿古建筑群。呈东西向,坐落在蛇山山麓公园南大门东侧。是公园东区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个建筑群典雅明洁,比例和谐,高低错落,参差有致。
黄鹤古肆以表现楚地的民俗风情为主,是一条街景类似[日时汉口花楼街模样的买卖街。
古肆分为两期建设。第——期从1987年底破土动工,于1988年建成,称占肆西街,全长72米,建筑面积2140平方米,使用面积1413平方米,总投资125万元。所开设铺面均为一楼·底。主要经营古玩玉器、翡翠玛瑙、木刻根雕、美术陶瓷等旅游工艺纪念品。第二期从1988年动工,1989年底建成,叫古肆东街。东西二街合称黄鹤古肆,全长200米,面积5 500平方米,呈“T”字形,而实际上只有呈“一”字形的西街开张营业。古肆西街分为南北两厢,中间是青石面街道,街道宽4.5米,两旁是重檐琉璃的仿古建筑,檐高4.2—5.2米,最高点9.75米,每型结构由圆柱、梁、楼面、屋面及各种古典细致结构组成。街道两旁旗幌林立,再现厂旧时市场的景象。铺面专售字画、碑拓、仿古钱币、仿古家具、文房四宝等。
涌月台
涌月台位于公园南区,在黄鹤楼以东266米、白云阁西南角约10米处,是明清时期与黄鹤楼紧密相连的一古建筑景观。
1992年1月建在南区的涌月台,是比照毗邻首义公园的实物稍加放大的仿制建筑,呈四方框架形。白麻方石柱,柱高约4米,柱间距离3、4米,有4级台阶,占地面积54平方米。“涌月台”系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的黄绮书写。
白云阁
坐落在蛇山高观山山顶,在黄鹤楼以东约274米处。海拔75.5米,阁高41.7米,比黄鹤主楼仅低10米。因位处公园中心的制高点,也就成为统率东、南、北区的标志性建筑,是观赏楼(黄鹤楼)、山(蛇山)、江(长江)的极佳景点,也是观赏三镇云彩的最佳处。
白云阁历史上曾是南楼的别称,其渊源可追溯至公元4世纪的东晋(参见《园林胜景·楼阁·南楼》)。唐代诗人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抒发了远方游子的怀乡之 情,崔诗一出,历代不少著名诗人纷纷以“白云”人诗,为这座文化名楼着色添彩。毛泽东即有“白云黄鹤之乡”的名句,郭沫若也有“白云千载意,黄鹤为低回”的诗作。
崔颢及其以后的诗人描写黄鹤楼上的白云,并非虚构,而是真实反映了武汉地区的天空状况。从武汉的气象史料看,每年万里无云的晴天不多,月均仅3天左右,即使晴天,也多有白云相伴。处于江汉平原东端的江城武汉,周围江湖密布,水域宽广,空气湿度大,为其上空提供了丰富的水气来源。在晴天阳光照晒下,水面、地面增温,加快水滴向空中蒸发的速度,把近地面的水气输送到较高高度的空中,形成不同形状、不同高度、不同结构的云彩。这些云彩在自身运动变动中,受自然风影响,形状千姿百态。时而袅娜轻盈,时而奇峰林立;低空的洁白色明,飘荡游弋;高空的形成纤维状结构的卷云,在阳光照耀下更加晶莹剔亮,绚丽多彩。春秋两季是武汉上空白云较多、对流活动较旺盛的季节,游人在黄鹤楼上常可陶醉于“白云人伴白云留”的美景之中。
正因为如此,宋代之前,南楼在很长一段时间又被署名为“白云楼”。宋元祐年间(公元1086~1094年),郡守方泽重建南楼时,仍沿“白云”旧名。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巡抚宋贤重修南楼,仍题“白云阁”,故址在郡治正南黄鹄山顶。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总督喻成龙、巡抚刘殿衡重建时,乃名“白云楼”。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刊刻的《黄鹄山志》载:“白云楼在县城黄鹄山顶,一名南楼。”
费祎亭
1993年春依费祎跨鹤憩于黄鹤楼的传说而建。亭位于公园北区,在黄鹤楼东北约70米、白云阁以西214米处的山北坡上,离吕仙洞门前约8米。
人们巧妙地把费柿与黄鹤楼联系起来,自唐始,有人在黄鹤楼旁建有费祎洞、费公祠,称乃费祎升仙后栖息之所。唐人李宗孟《费公祠》一诗曰:“空遗费仙迹,江山余万愁。”不过,也有一些考据家引经据典,力主费祎登仙之说不可信。
费祎驾鹤之传说,可能因为《述异记》仙人驾鹤故事转化而来。文中的仙人荀瓌字叔伟,而费祎字文伟,在习惯以表字相称的年代,人们对“荀叔伟”十分陌生,而对“费文伟”却比较熟悉,加上费祎的名气较大,又是江夏人,于是以讹传讹,渐将两个人名混同起来。
1993年重建的费祎亭位于吕仙洞前,坐北朝南。
吕仙洞
又名吕公洞,依据传说中吕洞宾的故事而建。位于黄鹤楼东北脚下73米、白云阁以西206米处。
现在的“吕仙洞”是在原洞址上稍加扩展重建的。洞呈“U”型并贯通,内设有由一整块汉白玉石精雕而成的吕洞宾平卧雕像以及香炉等,整座雕像长3.1米,高1.7l米,重5吨,吕洞宾神态安祥、栩栩如生。洞门为青石牌坊,
“吕仙洞”三字为原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冯牧所题。
留云亭
由古时压云亭变名而来。建丁公园北区,位于黄鹤楼以东104米、白云阁以西170米处的山北坡上。
1984年黄鹤楼重建时,曾议取“压云”建亭。1992年议建此亭时,觉“留云”更佳,更富韵意,意在“难留黄鹤欲留云”。新建的留云亭,坐南朝北,亭有三段,两低中高,交叠对称形式。为八柱长方形,全长5.56米,宽2.6米。左、右段各长1.3米,柱高2.7米,顶高3.2米,中段面长2.9米,柱高3.2米,顶高4.5米。通体花岗石,歇山式坡顶。坚实牢固,奇特古雅。亭名由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白雪石书写。
百松园
位于蛇山北坡西端,在黄鹤楼以东150米、白云阁以西137米处。占地270平方米。园内植有松树百余棵,主要是马尾松、黑松、湿地松等。该园于1985年底动工,1986年建成。初 建时,将杂树杂木全部清除,从黄陂县(今黄陂区)、新洲县(今新洲区)、汉阳县(今蔡甸区)、武昌区、洪山区组织调运适于蛇山生长,且有观赏价值的大型松木马尾松、湿地松等100余棵移栽此园,当年即见成效,所植松木全部存活。后又陆续补种部分黑松、罗汉松等,逐渐形成了四季常青、松涛起伏的松林景观。
松为百木之长。仙鹤腾于松林之上被人们视为吉祥之兆,松鹤百年寓幸福永久之意。用松林来衬托金碧辉煌的黄鹤楼,使得千古名楼更加雄伟壮观。
石照亭
古称石镜亭。位于公园北区。在黄鹤楼东北150米、白云阁西北134米、吕仙洞以东50米处。
亭始建于宋代。据史志记载,北宋初年黄鹤楼西下临崖处有块石色苍涩的巨石,明亮如镜,光澈鉴人,每逢夕阳斜射,便炯然发光,名曰石照。于是人们在石旁建亭,亭因此而得名。宋代诗人贺铸诗曰:“东城石镜照,西城夕阳晴,有山分八字,共作两眉横。”亭当时位于山麓,黄鹤楼在石镜亭和南楼之间。南宋陆游在《人蜀记》说:“登石镜亭,访黄鹤楼故址。石镜亭者,石城山(今蛇山)一隅,正枕大江,其西与汉阳相对,止隔—水,人物草木可数。”据说,当陆游慕名看“石照”,只见是“粗顽石也,色黄赤皴驳,了不能鉴物”,大呼上当,批评其“可谓浪得名者”。明代好事者曾在亭壁上刻上吕洞宾的题诗,以示仙迹。明方孝孺的《武昌十景图序》上,此亭列入其间。明尹东郊、任家相曾有“仙人岩近花犹醉,石镜亭连笛换腔”、“玄都再人桃先种,石镜曾窥迹未遥”的诗句。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石忽失去,后亭亦毁废。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由湖广总督喻成龙、巡抚刘殿衡下令重建。嘉庆年间无存。
1993年重建的石照亭依山而立,背倚岩石,为二柱半方花岗岩石体,长3.59米,进深1.59米,亭高5.12米。亭内岩壁镶有黑砂石一块,以示石镜。亭周疏林环绕,奇石映衬,古色四溢。亭名由时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的饭牛(即田原)书写。
仙枣亭
又名吕仙亭。明初始建于武昌蛇山山顶。1993年初春复建于公园北区,位于黄鹤楼以东175米、白云阁西侧北坡100米处。
杜鹃园
位于蛇山北坡中段,距黄鹤楼以东217米,白云阁东、西、北的周围处,占地4 190平方米。1986年开始兴建时,从浙江宁波运来1.14万株杜鹃苗木,采用J顷蜿蜒起伏的地势覆盖栽植的治坡办法,广泛种植,次年即形成观。
杜鹃园以花期较长的夏鹃为主,花色以玫瑰红居多,少量为粉红、桔红色。每年5~6月,杜鹃盛开,簇簇山花,烂漫如锦。由于杜鹃喜荫,在蛇山北坡生长较为适宜,虽然冬季北风凌厉,杜鹃却花开不衰,为山地景观一绝。园内还配植少量红楗等小乔木,更把杜鹃园装扮得层次分明、高低错落、色彩丰富。
抱膝亭
民国初年湖北学界为纪念梁鼎芬而建。原在蛇山山顶,奥略楼后。1994年春复建于公园北区,在白云阁东北侧山北坡上52米处,距黄鹤楼以东326米。
梁鼎芬生平喜读书,性嗜酒,擅长书法诗文,与张之洞、陈三立、康有为常有诗书往来;与张之洞、端方的书法时称“三体”,常为鄂人仿效。梁居鄂17年,因晚年留下“我生孤苦,学无成就,切皆不刻”,“今年烧了许多,有烧不尽者见了再烧”,“勿留一字在世上,我心凄凉,文字不能传世也”的多次遗言,故其真迹留下甚少。
民国初年,武汉学界为纪念这位曾任两湖书院监督、湖北全省学务处总提调、湖北按察使等职的人物而建其亭。亭名取诸葛亮的“抱膝长吟为梁父”之语意。《魏略》书云:诸葛亮“每晨夜从容,常抱膝而啸”。“梁父”,暗喻梁鼎芬在武汉办教育最力,深得士子尊敬,同时也以记其性好吟诗。当时亭建蛇山山顶,重檐六角,登亭四顾,武汉形势了若指掌。1955年亭因建武汉长江大桥被拆毁。
重建的抱膝亭,六角重檐攒尖顶,羽翼舒展,筒瓦脊饰,6根石柱支撑。亭高7.2米,柱高3米,柱围2.06米,均有精致栏杆,清新雅丽,甚是精工。石亭整体全部采用白理石,石产自安徽屯溪。东西两侧均有汉白玉题额。亭名为梅阡题。
梅园
位于蛇山北坡东端,与杜鹃园紧临,在黄鹤楼以东418米、白云阁东北144米处。占地6 000平方米,是三个特色植物观赏园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园。梅园从1987年开始筹建,至1989年竣工。园内已植梅千株,共有20余个品种,多从东湖磨山的梅园和马鞍山引种而来。其中粉红朱砂、小红朱砂、变绿萼、小绿萼、银红台阁、玉蝶、丰后梅等俱为梅中珍品。
梅花是武汉市市花,它那傲霜立雪的品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深受人们的喜爱。公园在此依山植梅,以梅饰山,不仅增添了公园的景观,丰富了游览内容,更使得游客有了赏梅的好去处。每年早春三月,梅花竞开,红白相间,香飘十里,吸引了众多赏梅观景者。
1992年以来,公园在梅园东面又种植了一片腊梅林。腊梅性喜丰荫,花开隆冬,且清香怡人,为山北平添了一片诱人的冬景。
乖崖亭
位于公园北区,在黄鹤楼以东474米、白云阁东北约200米的山北坡上。为宋人纪念张咏而建。
据《宋诗纪事》载,张咏任荆湖北路转运使期间,经常到黄鹤楼作诗。从成都罢归后,曾写有《登黄鹤楼》一诗。诗中抒发了他在宦海浮沉中深感人世苍茫,慨叹仕途险恶,欲摆脱尘俗而栖隐蓬瀛的心情。
后人在他登楼作诗处建亭,以张咏的自号“乖崖”命名,以示纪念。清代的乖崖亭在布政司内(今武昌司门口),后毁。
1993年重建此亭,坐北朝南。亭呈六圆柱扇面形。亭高4.43米,斜坡顶。前弧长2.97米,后弧长6.80米,弧距3米,采用安徽黄山产红砂石建造,端庄古雅,别具风格。四周佳木笼荫,清丽幽静。亭名行楷字由黄均题写。
一览亭
位于公园北区,在黄鹤楼以东400米、白云阁东北侧北山坡上约126米处。
亭始建于宋代,以唐代诗人杜甫《望岳》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而来。据清同治《江夏县志》载,亭建在仙枣亭后,太白堂的左侧。
1994年在山北梅园重建一览亭,处在东垠石桥、南衔山脊之间。亭分上下两层,八角攒尖顶,层檐飞展,迭角高挑,筒瓦脊饰。下层背南朝北,无护栏,东西北贯通;上层朝北面南,从亭至山巅有小石桥通过,东、西、北有石护栏柱。亭高8.9米,8根青石柱的间距各为1.87米。一、二层的衔接处为精致的菊花石刻雕。此亭依山就势,结构精妙,型体峭拔,特别是位于半山之间,更显光彩照人。四周或古树布荫,或虹桥卧影,或流水琴鸣,画意洋溢,诗情涌动。站在亭间可鸟瞰山北的自然景色和繁华的市区容貌。亭名由诗人贺敬之书写。
奇章亭
位于黄鹤楼以东548米、白云阁东侧山北坡上274米处,距东区岳飞精忠报国石坊东北约20米。系为纪念唐敬宗宝历年间任武昌军节度使的牛僧孺而建造。
岳飞功德坊
它是岳飞景区建筑的门面,是石牌坊群中形制最高大宏伟的一块牌坊,以示光大爱国热忱和弘扬民族精神。此坊高10.7米,宽7米,4柱5梁,造型素雅庄重,选用优质的白色大理石精雕而成;4柱的下部有8个石狮作支柱,牌坊上部是由50组斗拱撑托的复式“品”字形的巨形牌楼结构。重檐翘角,其势若飞。翘角处,上有“屋脊鱼尾”,下有“角梁龙头”。牌坊上部的画壁上浮雕出“二龙戏珠”、“九龙翻腾”、“圣麟巡天”等气势恢宏的神奇图案。
牌坊的西、东横额上分别是书画家冯今秋、陈义经书写的“精忠报国”、“功业千秋”。其中“精忠”二字见于《宋史·岳飞传》,“精忠报国”则出自古代戏曲《岳母刺字》。据载:岳飞在任湖北宣抚使时,与金兵激战于汉水边,民众扎好木排协助岳家军强渡汉水,岳飞当即为民众题写“精忠报国”四字,后被刻成匾额,放在报国庵的正殿之上,岁岁祭祀。
夏坊,西面“荷花送香”;东面“竹露滴清”。蛇山多竹,历史上曾有紫竹岭之称,又多有盆栽荷花。唐朝诗人孟浩然在《夏日南亭怀辛大》一诗中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诗句,此横额题文即从此句简化而出,再现了夏日黄鹤楼特有的景色。题文由周永基、万军书写。
秋坊,西面“白花浪溅”;东面“红叶林笼”。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诗中有“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的著名诗句,题文是从中撷取的,由黄德琳、韩柏钝书写。
冬坊,西面“玉树参差”;东面“银洲浩荡”。元末明初诗人杨基在《雪中再登黄鹤楼》诗中有“玉树参差认汉阳,瀛洲浩荡迷鹦鹉”之佳句,题文在撷取时将“瀛”改作了“银”,以托出黄鹤楼的雪景。题文由巴南冈、邓垦书写。
第五座为岳飞功德坊,它是岳飞景区建筑的门面,是石牌坊群中形制最高大宏伟的一块牌坊,以示光大爱国热忱和弘扬民族精神。此坊高10.7米,宽7米,4柱5梁,造型素雅庄重,选用优质的白色大理石精雕而成;4柱的下部有8个石狮作支柱,牌坊上部是由50组斗拱撑托的复式“品”字形的巨形牌楼结构。重檐翘角,其势若飞。翘角处,上有“屋脊鱼尾”,下有“角梁龙头”。牌坊上部的画壁上浮雕出“二龙戏珠”、“九龙翻腾”、“圣麟巡天”等气势恢宏的神奇图案。
牌坊的西、东横额上分别是书画家冯今秋、陈义经书写的“精忠报国”、“功业千秋”。其中“精忠”二字见于《宋史·岳飞传》,“精忠报国”则出自古代戏曲《岳母刺字》。据载:岳飞在任湖北宣抚使时,与金兵激战于汉水边,民众扎好木排协助岳家军强渡汉水,岳飞当即为民众题写“精忠报国”四字,后被刻成匾额,放在报国庵的正殿之上,岁岁祭祀。
石牌坊群1992年5月动工,于当年12月上旬落成。石料均采自安徽九华山。由安徽省徽州古建筑研究所程极悦设计,黄山市屯溪石雕工艺厂建造。
岳武穆遗像亭
简称岳飞亭。位于公园东区岳飞铜像前,蛇山中部的山脊上,在黄鹤楼以东574米、白云阁以东302米、武昌路涵洞上偏东处。1983年被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曾在黄鹤楼下的鄂州(今武昌)屯兵镇守达7年之久。他3次北伐抗击金军都以鄂州作为基地。其所填《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词即出自这一时期。绍兴十一年(公元1142年),1—二月,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陷害致死。孝宗时为岳飞平反昭雪,下令恢复其官职,追谥“武穆”,以礼改葬;当岳飞之子岳霖到鄂州时,鄂州军民哭泣而迎,以表达对岳飞的深切怀念。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鄂州民众在武昌立忠烈庙以示祭祀。嘉泰四年(公元1204)岳飞被迫封为鄂王,忠烈庙改名为鄂王庙(俗称岳庙),庙旁移植有岳飞生前栽植的松柏,被称为岳柏、岳松。元代,统治者为压抑汉族民族精神,将鄂土庙拆毁。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重建岳王庙(亦称精武庙)于武昌大东门外。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置祠于宾阳门内。清同治初年,岳王庙及岳松、岳柏均毁。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岳飞成为激励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爱国楷模。武汉抗日群众团体在清理倾圮的岳王庙时,从瓦砾中发现一尊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四月镌刻的有岳武穆遗像和云南太和(今大理)人张翼先所撰四言像赞诗的青石碑,于是众人推举辛亥首义同志会的胡贽负责筹措资金,在现址东8米处建岳武穆遗像亭,置碑于亭中。亭以碑得名。
岳飞铜雕
位于黄鹤楼公园东区,在黄鹤楼以东612米、白云阁以东338米处,与石牌坊群毗邻。
岳飞铜雕高8米,它表现的是岳飞扶鞍勒马、不忍举首北望破碎山河的忧愤神态。岳飞身旁的战马仿佛在嘶啸着,四蹄意欲腾起,冲向敌阵。整座铜雕像净高6.3米,重16吨,塑像耗铜14吨多。由湖北美术院傅中望、陈育村和湖北美术学院孙绍群、项金国创作,武昌造船厂第二:铸造分厂铸造。铜雕背后,一座长达25.6米的青石浮雕,再现了岳家军驰骋征战、大败金兀术的场面。浮雕上镌刻有岳飞书《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手迹。铜雕旁边矗立一方岳飞手迹“还我河山”石刻。该浮雕由湖北美术学院陈人钰、郭雪、李江创作,四川省蓬溪县星花石雕厂承建。